醫護同事的心靈需要
心靈的掙扎
隨著很多部門節省人手,不少醫生護士相繼離開,留下工作的醫護同事一般都感到頗疲累,另外,基於資源上的限制,醫護同事在身處的工作環境裏未能做到想做的事,因而會產生沮喪感;又或是當病人和醫護同事對立時,院方似乎多站在病人立場,不甚明白同事的苦衷,這些亦會導致同事的士氣低落。
對基督徒同事而言,掙扎會更大,因對工作有使命感,希望能做得更好,但客觀環境未必容許時;又或在非常忙碌中可能會情緒不穩,易發脾氣,甚至「黑面」,但過後又會感到內疚、不開心,形成內心多重壓力。總括來說,壓力和士氣是現時醫療同事面對最大的困難。
掙扎的出路
在個人層面,我們得調校心態,接受很多事情急不來,只要盡了力,以平安的心情面對,無須理會別人的看法,也就不會給自己太大壓力。
在同事層面,若能有基督徒同事互相支持、互相禱告是很重要的。我自己除了參與部門的祈禱會外,還有與幾位稔熟和工作範疇相近的弟兄同事有緊密的祈禱會,當中彼此不會有信仰和工作上的矛盾,能更坦誠地互相支持。平日也有醫生直接敲門進入我的辦公室找我傾談,我相信對他們而言是很好的支持。
另外,亦有同事參與醫療短宣,他們透過服事得著許多寶貴的體驗。在香港,醫院普遍是高科技的,每人的分工較細,彷似一條輸送帶,每人只需負責輸送帶的其中一部份,期間我們甚至連病人的樣子也不認得。但在較落後的地方,每人都要負責全套工作,與病人的關係較接近,有更多生命的交流,藉此得著更多的滿足感及成就感。
病人的心靈需要
要做過病人才能更明白病人的需要。我曾入醫院兩次,親身體驗病人的感受,那時自己感到「任人擺佈」,體會作為病人,醫生的一言一行,病人都看在眼裏,當看見醫生護士眉頭皺一皺,對病人來說已是很大的反應。因此,當巡房時,我會盡量與病人打招呼,問候他們;在看門診時,我會讓病人除下口罩,看看病人的面貌,以表關懷,病人普遍會因此而感到開心。我深信醫生護士對病人只需要有基本的關心和問候,已對病人有很大幫助,並給了他們心靈的醫治。另外,作為醫學教授,除了教授書本上的知識外,我也會讓學生學習如何對待病人,學習自然地對病人表達關心,這成為教學的一部份,我更希望自己能以身作則,讓學生從自己身上有所學習體會。
其實在許多情況下,藥物不一定能把病人完全治好,病人真正的需要是心靈的醫治。現在的醫院相當倚靠先進科技去治療病人,將焦點放在「病」上而非在「人」身上,醫生與病人的接觸較少,關係也較疏離,病人在醫院彷如在工廠,經由先進科技的修理後出院,期間病人缺乏心靈的關顧,醫生與病人亦失去應有的關係,這是醫學上的一個悲劇!
院牧的角色
在醫療隊工上的角色
除了傳福音外,院牧可舉辦一些心靈關顧活動,召集基督徒同事彼此認識、互相支持、同心服事。醫院內的信徒若能彼此認識,相信可緩和部門內或部門之間在工作上可能有的緊張氣氛。醫院是一個頗冷冰冰的地方,經過一天的工作後會感到疲倦,在工作以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較少,院牧可以是一個多方向的隊工,推動和召集信徒彼此關懷、鼓勵和支持。
院牧是醫療隊工的一分子,在提供心靈關顧的工作上,可以是醫生、護士的支授,另外,在醫科學生當中的「師友計劃」,亦幫助學生成為隊工的一員,而且,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較資深的可照顧經驗較淺的同學,讓薪火相傳。
因工作關係,我每星期會到大埔那打素醫院一次,感受到那裏的氣氛較好,沒有非常忙碌緊張和晦氣的情況,普遍同事會有多些微笑,整體氣氛較威爾斯親王醫院(威院)好,這可能與有較強的基督教背境、有較多基督徒醫生和護士有關,期盼威院的情況可逐步改善。
在服事病人的角色
一般病人都喜歡被探訪關懷的,除傳福音外,院牧可關懷病人肉身的需要,如幫病人抹臉,讓病人可以舒服一些,這樣以病人的需要作基礎的探訪關懷,便是看待病人如同看待一個人。
SARS對我個人生命的影響
SARS對我的人生觀有相當大的影響。當人在最無助的時候,與上帝是最接近的時候,面對病人和政治等的種種壓力,感到痛苦的時間很長,彷彿走在一條黑暗的隧道中,不知何時才能走出隧道,但在這期間,看見上帝的臨在,也是經歷上帝祝福最大的時候。
在SARS期間,病毒像災難般臨到,我覺得自己仍能與同事一起戰勝困難。但在SARS過後,當被立法局議員和記者追趕時,感到很孤單,覺得沒有人能幫助自己,從戰勝SARS突然變得很脆弱、很孤單、很不開心。當時雖然有許多朋友、律師關心和提出意見,但仍感到心煩,想關起自己,不想見人。當時唯有上帝的平安能修復自己的內心,上帝微小的聲音彷如昔日耶和華神微小的聲音臨到先知以利亞一樣(列王紀上十九:11-12)臨到,祂提醒我不要將事情看得太個人化,要將之放手交給神,縱然不知道事件會如何發生和演變,但相信神會給自己能力去承受和面對。自己信主已近三十年,感受到在面對這些極大的困難時與神是最貼近的,讓我深深體會人在最不如意最無助的時候,正是與神最親近的時候。
對同事和教會的期盼
醫療工作是一份榮譽、值得珍惜的工作。在醫院工作的每一位同事均有其特別的位置,我們都是在病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因此,我們不要只著眼自己未能做到的,乃是要多看自己能做到的事。另外,醫療工作常常有機會活出信仰,且面對和處理的都是生與死的重要事情,相對下工作時間的長短或補薪的問題便不太重要。
醫院是一個充滿社會問題、傷痕和悲傷的地方,病人很需要被關懷,若教會能安排弟兄姊妹來威院探訪病人,如聖誕節唱詩歌,將溫暖帶給他們,是很美好的事。
* 文章轉載自「沙田區醫院院牧事工通訊2006年6-8月」,承蒙允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