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西聯網醫療服務的新一頁

新界西聯網醫療服務的新一頁

專訪博愛醫院行政總監——李振垣醫生

羅杰才牧師    李振垣醫生     整理:梁婉琴
日期:08年6月11日
地點:屯門醫院復康大樓會客室

李振垣醫生簡歷:
• 79年於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隨即在香港及澳洲的醫院擔任麻醉及深切治療部醫生。
• 曾於香港及澳洲受訓,並獲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麻醉科)、香港麻醉科醫學院院士及疼痛科文憑、澳洲皇家外科醫學院  院士(麻醉科)、澳洲及紐西蘭麻醉科醫學院院士及痛症治療科院士。
• 99-03年出任香港麻醉科醫學院院長。
• 03-06年任屯門醫院麻醉及深切治療部部門主管,05年起出任新界西醫院聯網服務總監(臨床及日間醫療),並於06年起擔任博愛醫院行政總監。

博愛醫院創院於1919年,而現在又建好了全新的院舍,可謂既歷史悠久,又充滿著朝氣。作為一個新院的新院長,你會看這是一個挑戰,還是一個機遇呢?

我認為兩者都是,因為若沒有挑戰,就不會有機遇。新界西聯網的總人口超過100萬,一直以來只有屯門醫院提供全科急症服務,實在不足以應付市民的需求;現在博愛轉型成為一間急症醫院,對我們來說,這肯定是一個新機遇,因為這一區對急症服務的需求絕對是有增無減的。

提到挑戰,我想最困難的就是如何將醫院順利地過渡和轉型。為了不影響舊院的運作,新院的工程分了兩期進行,當第一期完成後,我們先將病人暫時遷至新院,然後再拆卸舊院和開展第二期工程。同一時期,屯門醫院的康復大樓也正式落成及於07年8月接收了博愛醫院的200多個康復病人。於07年9月19日,博愛正式轉為一間24小時的急症醫院,為新界西聯網揭開醫療服務的新一頁。

博愛在過去半年多的運作尚算暢順,我們現正不斷檢討,並計劃如何開展全面的服務。由於新界西對醫療的需求十分殷切,我們估計在未來的日子需要增聘人手,並要在有限的資源內發展更多更好的服務,以便滿足聯網內市民的醫療需要。因此,我們前面仍有不少挑戰,需要更仔細的思考、更週詳的計劃來逐一完成。

新界區的醫療,給人的印象是比市區的滯後。而新界區中,元朗區所處的位置,更是屬於最偏遠。它比北區和屯門都更遠離市區。博愛醫院的處境是否會比其他醫院多一點艱難?

我想從兩個層面來說,首先是地理位置方面。博愛醫院的公共交通配套實在不太理想,所以我們一直與運輸署緊密地溝通,讓他們知道隨著醫院的服務不斷開展,人流會有所增加,在交通設施上也要有想應的配合。剛才提過新界西有100萬多的人口,現時屯門及博愛兩間全科醫院應足夠照顧屯門和元朗區的市民,而政府早前也公告將於天水圍興建醫院,待落成後將可以全面地滿足聯網內的醫療需要。不過,為更有效地運用資源,三間醫院不會完全重複服務,而是互相配合和互補不足。

另一個層面是職員招聘。對於護士短缺的情況,這絕對不只是香港的現象,因為全世界的發展國家都會遇到這個難題,有些國家甚至要進口護士。至於我們,因著地處偏遠的原故,的確需要花多點功夫來招攬職員,所以我們會經常派護理人員到護士訓練學校進行推介和招聘;其次,我們接收不少護理系學生當實習護士,讓他們能更熟悉新界西這地區;另外,為方便由外區進來工作的護士,我們會考慮騰出屯門醫院康復大樓的一些空間,用作宿舍租給他們;醫院更正在探討為員工提供交通接駁的可行性。而較長遠的計劃就是在屯門醫院重開已停用的護士學校,並與大學合作,提供高級文憑的註冊護士課程,一方面吸引外來的學生,同時亦方便區內人士就讀;加上聯網本身是一個頗大的僱主,相信我們能吸納不少的畢業生,在未來數年應可逐步解決護士人手不足的情況。

近年漸多不同族裔移居香港,其中南亞裔的為數不少。在元朗、錦田、天水圍一帶,正有不少南亞裔人士聚居,博愛醫院在照顧他們時,會否有特別的壓力?而你們又有甚麼特別措施幫助這些少數族裔的病人?

這一區確實有不少南亞裔人士居住,他們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包括尼泊爾、巴基斯坦和印度籍人士。按我的觀察,醫院在照顧他們時,最常遇到的就是語言和風俗的問題。在語言方面,民政署是有翻譯服務提供的,但由於醫院的位置偏僻,未必每次都能夠提供即時的幫助。所以我們也會使用其他的資源,最近我們就與一個志願團體合作,透過電話來翻譯一些簡單的指示,如覆診的日期和時間等。

至於文化差異的問題,我們也計劃多做一點教育,讓同事對南亞裔人士的風俗習慣有更多認識。為了提高學習興趣,我鼓勵病人資源中心的同事多透過活動來介紹南亞的文化風俗。他們試過邀請一些巴基斯坦籍的小朋友表演跳舞,最近又辦過一些展覽和食品介紹等;我們希望能藉著軟性的接觸,促進員工與其他族裔病人的交往和溝通,讓他們在照顧病人時能更得心應手。

醫管局的政策是「醫療在社區」,作為一間有社區人士支持的醫院,博愛在這方面可有優勢,而你們又有甚麼責任和目標?

簡單來說,「醫療在社區」就是指醫院要在社區裏提供適切的支援和服務,從而減少不必要的住院,而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從數個層面著手。首先在臨床上,一些手術以往需要住院12至14天,但現在由社康護士上門跟進病人後,則可以把住院日數縮短為4至6天。此外,我們會盡量多做日間的手術,減少病人住院,從而增加病床的流轉率。

另一方面是由社區提供的醫療。大家都知道香港缺乏家庭醫生的觀念,但長遠來說,若要減少病人入院,市民大眾必須懂得照顧和掌握自己的健康,特別是一些慢性疾病,其實病人是需要改變他們的生活習慣,否則藥物和手術都不能解決長遠的問題。因此,醫管局正積極發展家庭醫學服務。此外,新界西聯網已接收了多個衛生署的普通科門診,若病人願意多使用門診服務,則可更有效地與醫院的專科服務連接。

第三方面涉及健康教育,這是衛生署一直致力去做的,而作為一間社區的醫院,我們也會參與,並會持續地做。同時,我們亦會與私家醫生合作,如合辦公開健康講座等,務求能更全面地教育市民。若上述三方面都能發展成熟,相信「醫療在社區」的理想是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