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院牧事工是從教會開始,因教會每月定期為地區的院牧事工奉獻,後來游少卿院牧跟隨丈夫來教會牧會,當時我是傳道部執事,多次參與東華東醫院床邊佈道、報佳音、病人聚會等。那時院牧聯會定期寄《慈聲》來我辦公室,我最有興趣看每間院牧室的動態,之後翻至底頁數一數,總共有多少間醫院已提供院牧服務,反而當中的文章甚少細閱。因此,對院牧服務的認識只在探病、傳福音的層面。而今日自己已成為院牧同工,我懷著感恩和喜樂的心向各位讀者分享,上帝是如何改變這個頑梗和自以為是的我。
我全時間奉獻是因家父於2002年患了肺癌,他先後在兩間醫院住了一段較長的時間,期間我聯絡院牧探訪他,亦得到教會眾弟兄姊妹的關懷,頻密地探訪、迫切地代禱;蒙神的憐憫;家父最終決志信主受洗,母親亦於同年平安夜決志信主,我禱告等候多年已蒙神垂聽所求,我決心向主獻上感恩的祭,回應祂的大愛,餘下光陰求主使用。
於是2003年8月辭去老人院院長一職,2004年一月進入信義宗神學院裝備自己,期間神學院安排我暑假前往大埔那打素醫院接受「臨床牧關教育」(CPE)訓練,但我當時心存驕傲,認為自己多年參與醫院探訪和床邊佈道,便以我家住鰂魚涌為理由,不願意三個多月長途跋涉跑往大埔,於是放棄了那一次的機會。之後,我前往沙巴短宣,短宣期間有一天安排探訪當地一間政府醫院,內容有講座及分享當地發展院牧事工的難處,那位講員曾經專程來港接受過CPE訓練,她的分享誠懇有感染力,令我深受感動,那時開始對院牧事奉有負擔,並立志成為院牧。
雖然決定走上院牧事奉的路,但我仍拒絕接受CPE訓練,我的理由是,我有多年參與醫院探訪及床邊佈道的經驗,本身是註冊社工,在院舍20多年亦無間斷地做牧養和福音工作,院牧豈不也是做類似工作,因此,不肯花時間去受訓。直至2007年神學畢業前最後一個暑假,神奇妙的安排,讓我自己情願地進入第一期CPE的密集訓練,那是因地點是柴灣東區醫院,而且是密集課程,這回我找不到甚麼藉口推搪,但心態是即管讀一次罷了,反正這個暑假不用往教會實習。
當課程進入第二周,我開始要單獨到病房進行實習探訪,站在病人面前,我運用以往的探病方法,打開話題,然後問病人身體狀況及問很多與病情有關資料。若病人因病患面對經濟問題,我社工的角色就會出現,教病人申請甚麼援助;若病人未信主,我傳道人的角色就出現,並急於進入信仰話題。這樣探了幾個病人之後,開始感覺不對勁,多重角色混在一起,內心受到衝擊,不禁問自己,我在做甚麼?我是在做心靈關顧麼?剛才做的與以前做的有甚麼分別?院牧的角色是如何定位?我當時外表鎮定,但內心卻不知如何是好。於是立即離開病房,返回院牧室喘息一下,並找資深同工講述在病房的體驗及面對的困擾,向他們討教,並向督導申請准許我明天不上病房,因我需要調較一下自己。第一次的實習探訪讓我對這牧職改觀了,也抱著審慎和虛己的態度再次求問主,尋求祂對我將來事奉的旨意。
2007年10月獲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基金會聘用為助理院牧,並於2008年1月正式上任。我內心非常興奮和雀躍,到處與人分享內心的喜悅,弟兄姊妹也認同我的事奉方向,紛紛道賀。入職後,讓我再次有機會接受第二期CPE訓練,但內心再浮現抗拒,並感到焦慮不安。上課兩星期後,一個早晨我如常起床梳洗,準備上班,忽然心跳加速,胸口不適,便到急症室求診,來往兩間醫院,完成各樣檢查都找不出病因,便留我在觀察病房。那個晚上,我有機會安靜下來,反省自己當下處境和內心境況。回想這幾年的奉獻路上,上帝恩手攙扶,細心引導給我機會,一切為我預備和鋪路。雖然借口去短宣逃往沙巴,但上帝又給我異象,顯明祂的心意,然而我一直只會領受神的恩典,而未行在祂的旨意中。思想後,我完全順服下來,內心又再次充滿喜樂。第二天大清早,我便催促護士找醫生辦出院手續,並告訴她們我要趕返醫院上課,她們知道是院牧同工就盡快處理我的要求,這一切盡見恩典。
至今我在院牧事奉只有兩年多,深深體會這份與生命攸關的牧職,豈是床邊佈道那麼簡單,作為院牧,我們需要審慎自己的言行,經常反省探訪病人的過程,常作檢討,並要緊記上帝的召命。我決心要對病人負責,提高自己的質素,現在我正接受聯會開辦的「在職院牧」CPE課程,但這次卻是主動報讀的。我如今不再抗拒,亦不再計算進修多少期CPE便足夠,因為每個病人的需要和面對的處境都不同,都應該審慎處理。院牧的出現,是要讓病人感受到有如主臨在其中。因此,我應當時刻虛己,不辱召命,而且只因學海無涯,惟主是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