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彼岸的思緒

海洋彼岸的思緒

 羅杰才    院牧事工聯會總幹事 

九月底到台灣花蓮訪友,10月1日住在朋友介紹的海濱民宿。沒想到平靜的太平洋彼岸,發生了令人驚心動魄的南丫海難。10月2日,太太從手機收到香港發生撞船的消息,於是我們就打開手機查個究竟。馬上就不斷湧出許許多多的「短訊」。有驚慌的、有難過的、有疑問上帝的,也有禱告的和急於引用經文作提醒的、宣告末世的,甚至有幸災樂禍的,亦有就個別得到救援的例子馬上作「見證」的;更多的是要珍惜眼前人,感恩每一天的「溫馨提示」。由於遠離了海難的現場,無法直接感受得到那份「衝擊力」。但從海洋彼岸傳過來的消息,仍然讓我感到難過,也激起連番的思緒。

災難發生,處於災難現場的會驚惶失措,即使舉止失常,胡言亂語,也是可以體諒的。但若果只是「知情者」,卻也陷入慌亂的情緒,甚至作出胡亂和無意識的反應;無論是向上帝表達疑問的,還是急於引用經文作提醒的、宣告末世和幸災樂禍的,這些都只是「情緒反應」,而不是「信仰回應」。

「情緒反應」和「信仰回應」有甚麼不同?情緒反應是受了刺激而產生的行動,本身並沒有動機和目的,並且在反應作出了之後,因為情緒已經得到紓緩,反應的「目的」也就完成了。因此,情緒反應不會帶來實際的改變和持久的行動。但信仰回應則是經過思考而作出的行動,它的動機和目的不是為了紓緩情緒,而是有意識的要利用信仰資源,作出安慰和支持那些受難者和受驚者,把他們從災難處境中,帶回平常的生活裡。因此,信仰的回應不是以自己的情緒為出發點,也不是以重複災難的事件作主題,亦不應該借災難宣傳末世,或突顯上帝的保守。因為這都不是以安慰和支持受災者為目的,並且更會引來反感與傷害。

我們明白災難的確帶有震撼性,然而災難卻肯定不會是常規性。像南丫海難這樣的意外,的確甚少發生,如果我們以災難作為一個很好的提醒和見證的機會,其實作用不大,而且更可能被人認為「傷口撒鹽」、「幸災樂禍」。當然,我們相信基督徒都不會是這樣的存心,但在災難發生後的不當反應,卻的確會有這樣的結果。例如,有人就把獲得救援的基督徒,作為得到上帝保守的見證,並且四處廣傳,以「證明」上帝的能力和慈愛。我們當然不會否定上帝的能力和慈愛,也樂於和得到救援的人感恩。但災難的傷痛還沒有過去,相信即使是獲救的人,也應該先與哀哭的人同哭,而不是先與喜樂的人同樂。至於「趁機」宣揚主再來或渲染危機,不但作用不大,甚至會造成反效果。難道太平的日子,主就會延遲回來嗎?

面對災難,我們需要的是勇敢、鎮定、沉默、同情、謙卑,並上帝的憐憫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