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17:11-19
十個長大痲瘋的得醫治,九個一去不回,只有一個回來歸榮耀與神。由於這個故事充滿形象性,所以常常被引用為講道的題材。而最常聽到的,就是提醒我們要有感恩的心,不要忘恩。然而,這樣詮釋這個故事,可能太過著重於品德教育,並無意之中讓人以為神十分計較人是否向祂感恩,忽略了慈憐和悲憫才是祂的性情。
值得敬佩的病人
在未曾探及這個故事的核心信息之前,我們先從牧關的角度看看這十個人。這十個人應該是來自不同的地方,他們之間的信仰和習慣,本來亦有差異。可是大痲瘋(疾病)卻使他們走在一起。從耶穌說:「除了這外族人之外,再沒有別的人回來歸榮耀與神麼。」(18節)。由此可以推論其餘的九個人中應該有不是來自撒馬利亞的人,當中該有猶太人,甚至其他地方的人。這些人本來互不相識,甚至互相排斥。猶太入和撒馬利亞人就是例子。然而令他們感到絕望和無依的絕症,竟然讓他們放下了宗教、種族、階級的分別,為自己也為 「同伴」的命運互相守望,彼此照顧,明知絕望卻又帶著希望的冒險向前探索醫治的可能。這樣的情景,在今日醫院的癌症中心、肝腎的治療中心,其實也可以看見。
疾病會分隔人,痲瘋病就是最強的證明,但疾病也能團結人;疾病能使人輭弱,但疾病也能顯出人的堅強。不要以為病人只是同病相憐,其實不少病人因為疾病而破除了執著、自大,甚至還懂得關心別人。因此我們不應只看見病人的悲慘與不幸,更應該欣賞他們的堅毅和勇敢。
求恩的信心
認為那九個沒有回來的人是沒有感恩的心,或是沒有信心,這都可能有所偏頗。
試想想這十個人為了尋求醫治,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待了多少天,還得冒著缺水缺食,甚至可能被人用石頭擲死的危險,為的是等待耶穌經過他們的身邊。這樣的人,我們能說他們沒有信心嗎?因此,即使是那九個沒有馬上回來感恩,但他們最少也有求恩的信心,否則他們也不會「正去的時候就潔淨了。 」(14節)
而且這九個人經歷劫後重生,忽然發現自己好了,難道心裡不會感恩嗎?雖然他們沒有像那撒瑪利亞人馬上回去歸榮耀與神,但他們見過祭司之後,難道亦不會感謝神,或去找耶穌感謝祂嗎?如此經歷,感恩之心,肯定人皆有之。如果就他們沒有馬上折回就指責他們沒有感恩的心,也許是過於苛責了。但耶穌的確是對那九個沒有回來的人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麼,那九個人在那裡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麼!」(19節)問題是我們如何解讀耶穌這句話。是責備,還是婉惜呢?是為他們擔心呢,還是為神(或自己)不甘呢?不同的解讀,不但對這十個人有不同的判斷,也會使我們對神有不同的理解。
感恩的信心
在耶穌時代,患上大痲瘋的都要被隔離,除非得到當地的祭司驗證他已經潔淨(痊癒),否則他不能返回社區生活。這就是每次耶穌醫治大痲瘋的人,都吩咐他們給祭司察看的原因。
我們無法得知這十個人要走多遠才能找到祭司。但肯定祭司不是像今天的醫生,只要轉過街角就可以找到。我們也無法得知他們 「正去的時候」,其實是走了幾步之後,還是幾里之後;他們仍是走在一起,還是已經各自狂奔。這都會影響他們會否敢於馬上折回向耶穌感恩。因此他們應該是不敢(也可說是沒有足夠的信心),而並非忘恩。
這故事的焦點無疑是在那個撒瑪利亞人折回的行動。如果我們不能否定另外的九個也一樣會感恩,並獻祭歸榮耀與神;而神亦不會斤斤計較誰先誰快歸榮耀與祂,那麼這個撒瑪利亞人除了「搶先感恩」之外,又有甚麼與別不同呢!耶穌又為何對他作出「你的信救了你了!」的肯定。(19節)並且對另外的九個表示婉惜和擔心?
我們常見有兩種信心,一種是求恩的信心,另一種是感恩的信心。這十個大痲瘋,毫無疑問都有求恩的信心,否則他們不會走出痲瘋谷,也不會得醫治。然而,痲瘋病和其他很多的疾病一樣,「痊癒」只是代表疾病受到控制,或是疾病的破壞力量已經被終止,但並不等於疾病所做成的破壞已經被填補。這十個 「已經潔淨了」的大痲瘋病人,將會仍是滿身傷疤的回家,他們日後的生活仍然要在困難中重新開始。
在這個故事之中,那個撒瑪利亞人折回感恩的行動,最突出的是他有「感恩的信心」,因為他在祭司(人)接納他之前歸榮耀與神。換言之,他是仍在病人的狀態之中就獻上感恩。曾經患上重病的人都會經驗到,「痊癒」是一個漫長的歷程,甚至是一個不可能的目標。我們不知道這十個長大痲瘋的日後要面對多少的難處,但如果他們只有求恩的信心,肯定應付不了。但這個撒瑪利亞人有的是感恩的信心,因此耶穌對他說:「你的信救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