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山河牧師 香港五旬節聖潔會總監督/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堂顧問牧師
高聳的十字架,清雅的教堂鐘聲,永光堂不僅成了樂富區的地標,更見證著上主的恩典與同在。踏進六樓的會客室,寬敞的空間、遼濶的景觀、雅緻的擺設、整齊的典冊,還有牆上一幅幅精美的刺綉圖,使人有「在這裡真好」的感覺。
一間福音信仰的五旬宗教會
伍山河牧師由教會的靈恩傳統說起。「我們從不用『靈恩』來描述自己,由始至終我們都宣稱永光堂是一間福音信仰的五旬宗教會,這樣才能正確反映我們教會的本質,就是既高舉聖經真理,卻又是忠於五旬宗的根源。」他以沉厚的聲線重申了教會的信仰定位。
談到聖靈課題,伍牧師毫不迴避。「基督教絕對是聖靈啟發的信仰,因為聖靈叫人知罪、認罪,並相信基督就是復活的主。只是我們不鼓勵追求個人的聖靈充滿,這只是無止境感性經驗的追求,向來神魂超拔或賦權加力的經驗都容易使人驕傲。信徒應該追求的是屬靈品格的塑造和提升,要結出聖靈的果子。教會應著重聖靈的集體充滿,使整個教會降服在耶穌基督的主權之下,各人遵行聖經的教導,彼此順服,合一及合作。」
牧者必須要有榮辱感
由80年代在永光堂只有20多個會眾,發展至今日是6千多會眾的超大型教會。作為領航人的伍牧師認為教會發展的關鍵在於傳道牧者的素質。「我認為牧者必須要有榮辱感,而榮辱感又包括了個人和教會的榮辱感。我們都認同領袖要有從神而來的異象,但有異象的人必先有對教會的榮辱感,因為榮辱感驅使牧者不會只滿足於現狀,努力尋求改進,當這些尋求改進的計劃得到上帝印證,就成為異象。若人不盡人之所能,其實只是空談異象。」至於個人的榮辱,伍牧師認為傳道人應以正面的態度看待受苦受辱。「牧者受傷是難免的,但要學習不顧影自憐或順從人性還以報復,令對方成為另一個受傷者,虧損基督的身體;牧者應該效發耶穌在十架上寬恕的榜樣,祂是得勝者而非受害者。」高舉基督,放下自己,將生命的傷痕化為得勝的力量,對會眾來說,生命的見證從來都是最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
看得遠,能動員
教會發展的關鍵既然在於牧者,牧者的靈性深度和策劃能力,絕對影響教會的發展。「我認為教會的硬件發展(組織和設施)必須稍微快過軟件的發展(人數和人材)。教會的最高領導人至少需要為教會未來十年作計劃;一般的傳道人,最少要計劃九個月之後的事。若沒有長遠的目光,只為眼前的事忙得團團轉,教會只會原地踏步,不會有發展可言。」至於動員能力,伍牧師再強調牧者需要有感染力。「要有推動力必先有感染力,所以牧者本身的生命見證尤其重要;其次就是要有組織力,並要善於培訓,讓弟兄姊妹在參與事奉的過程中經歷基督的真實,並學習彼此服侍,從而建立對教會的歸屬感。我們教牧團隊的人數維持十三、四人,以6千多人的教會來說,這算是少的。因為永光堂是全民皆兵的,現時投身事奉的弟兄姊妹約佔會眾的六成。」永光堂的經驗印證了弟兄姊妹的委身是教會增長的原動力。
培養對教會的歸屬感
發展和增長固然重要,但從來不會放輕牧養。永光堂把「團契」稱為「家」,目的就是希望信徒視教會為屬靈的家。「要培養對神家(教會)的歸屬感,牧者必須臨在於弟兄姊妹不同的人生階段,更要切實明白他們的處境和需要。」伍牧師說近年已經較少在前線牧養,但對會眾的需要依然敏銳。「教會有很多小朋友,我發現他們很喜歡玩市面上的『扭蛋機』,就特意買了兩部回來,並請同工尋找一些益智健康的小玩具放入『蛋』內。小孩子和父母都開心不已,就這樣教導他們遵守規則和尊敬長者。」伍牧師一再強調牧養不應分界線,就是弟兄姊妹人生不同的事情,教會也應該照顧。「金融風暴時,因為擔心有弟兄姊妹在財政上急需周轉,便和教會領袖商量動用教會儲備,作好貸款準備!」但他補充說,教會寬鬆有時,嚴肅也有時,所以也會按需要執行教會紀律。但要做到情理兼備,實在並不容易,要正確拿揑,更需牧者的屬靈經驗和智慧。
讓傳道人的恩賜有更多更好的發揮
一些超大型教會都會植堂,甚至設立自己的神學院,伍牧師堅定的表示不會仿效。「我個人並不贊成植堂,香港只是彈丸之地,交通又方便,要到教會並不困難。但更重要的是植堂使資源不能集中,這並不是財政方面,而是牧者的資源。若要培養大氣質的牧者,建立教會的大異象,就要讓傳道人的恩賜有更多更好的發展,這是小堂會不可能有的。」他認為教會與神學院有各自的角色,採取協作方式會較合宜。「我常常強調一個高質素的牧者必須心胸廣濶,眼界高遠,並且要求學問和學養。所以我們鼓勵蒙召的弟兄姊妹到自己宗派以外的神學院受裝備。」開放、兼容,是自信,也是謙卑。
「石屋家園」教會與社區的橋樑
除了永光堂和永光書院,教會更準備開展「石屋家園」計劃。這是一個與發展局合作的活化古蹟項目,佔地35000多呎,地點就在華人基督教聯會對面,預計明年7月開始。有介紹九龍城區內文化和觀光的旅遊社,通識學習的培訓中心,一個公園,還有一個咖啡餐廳。整個計劃是以社會服務為主,並作為教會與社區的橋樑。伍牧師說「在公園內特別設計了一個明陣,基督徒可以在這裡靈修默想;也會開設讚美操和舉辦講座接觸區內的老人家。至於咖啡餐廳,目的是幫助失業青年,培養他們有一技之長,成為咖啡師。」將服侍和福音結合,把教會和社區溝通,永光堂不僅是蒙福的教會,更是施福的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