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香港浸信會醫院行政總監--陳崇一醫生
羅傑才牧師 陳崇一醫生 整理:梁婉琴
日期:08年10月6日
地點:香港浸信會醫院行政部會客室
陳崇一醫生簡歷: • 78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 • 86年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進修一年,取得醫療策劃碩士 • 87年起任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院長 • 90年任香港醫務行政學會創會副會長 • 93年獲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社區健康) • 04-08年任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策略及規劃) • 08年起任香港浸信會醫院行政總監 |
陳醫生,你一直都在公營醫院和醫管局工作,是甚麼原因令你轉投私家醫院?是公營醫療令你失意,還是私家醫院有大好前途?
我在公營醫療服務已接近30年,其中大部份時間在醫院擔任前線和管理工作,而近年則在醫管局總部負責行政和策劃的事務;這些年來我都工作得十分愉快,亦感到自己能夠發揮所長,並為公營醫療服務作了點點的貢獻。至於為何會轉到私家醫院工作,我想主要有三個因素。首先,工作對我來說是一個從上帝而來的召命,所以我會經常問自己,到底上帝要我做甚麼?祂要在哪一個工作崗位上使用我?其次,就個人的恩賜或才能,我可在哪一方面發揮得更好?當我回望過去的日子,我更確認自己較適合在醫院工作,因為可以直接接觸前線,而且可以建構醫院的文化,與醫院一同成長、一同進步。當然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時機的配合。當我正思索自己在人生下半場尚餘的日子,還可以有甚麼貢獻時,剛好浸會醫院物色行政總監,我想這豈不是上帝為我預備的新崗位?最後,我決定放下醫管局的工作,加入浸會醫院,踏上職場事奉的新里程。
履新浸會醫院行政總監至今已有一個多月了,按你體會,公營和私營的醫院有甚麼不同?
曾經有人跟我說笑,謂公營醫院是「趕客」的,而私家醫院則是「搵客」的。這個說法雖不盡認同,但某程度也是反映了現實。公營醫院因著資源緊絀,難免要盡量減少可避免的入院個案;相反地,私家醫院為了生存,就不得不努力招徠顧客。但說回兩者最大的分別,私家醫院因為沒那麼多規章和架構,而且少了政治問責和官僚程序等制肘,所以自由度和自主度都相對較大,這也意味著私營醫院可有更多發展和進步的空間。
雖然我上任只有個多月,但已觀察到私家醫院在跨專科(multi-disciplinary)醫療服務上是遠遠不及公營醫院的。這也不難理解,因為私家醫院的醫生和專科都是十分獨立的,部門之間協調和合作較少,按共通的治療方案(shared-protocol)治療病人的更少。但面對著慢性病及癌症病人不斷增多,跨部門合作是勢在必行的。況且,公營醫療正是鼓勵更多私家醫院接手跟進慢性病人,這實在是對我們一個很大的挑戰,而我相信要在私家醫院建構起跨專科醫療服務還需有很遠的路要走。
你在公營醫療那麼有地位和經驗,而醫療又是關乎全港市民利益的事;今天你已沒有任何包袱,如果要你就香港的公營醫療提一些意見,你有甚麼肺腑之言?
平情而論,公營醫療在過去10多年的進步是有目共睹和值得肯定的。而我認為醫管局應該繼續走向現代化,其中包括風險管理、系統和流程的整頓,與及問責的文化等。至於剛才提過的跨部門專科合作,我認為未來的方向是要從醫院為本轉為社區為本。其實醫管局早兩、三年前已開始發展社區醫療,但必須持續和深化去做。因為現在的流行病已不是以往那些感染性或傳染性的疾病,而是慢性病和都市病,如糖尿病、血壓高、中風等等,若果沒有社區的醫療配套,這些病人一旦病情惡化,只會第一時間入院,造成醫院的負荷。因此,醫管局要落實設立的應該是社區健康中心,而不是在醫院內增加專科診所;而社區健康中心的模式就是由家庭醫生把關,再配合護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及其他相關的專職醫療人員,為出院病人提供更全面和更高質素的醫療和復康服務。
另外,我想一提的是,因著近年醫管局實行醫院聯網化,雖然帶來了一定的成本效益,但卻窒息了個別醫院的獨有文化和傳統,員工的調動和走動,更削弱了員工對醫院的歸屬感,我認為醫管局在這方面也需作出改善,免得影響了前線醫療人員對工作的投入和團隊的士氣。
我們曾經訪問過你的前任院長趙克暉醫生,他認為香港的私家醫院所佔的比例不足,這影響私營醫療的發展,你認同嗎?除了發展浸會的服務之外,你對香港私營醫療又有甚麼期望,香港應當有一個怎樣的私營醫療系統,才能滿足社會需要?
我認為發展私營醫療的大前提在於政府的政策和取向,而我也十分認同趙醫生的說法,就是政府應該先給予清楚的指示,以致其他的政策能夠配合,例如批地、人力資源的培訓等。目前私家醫院的床位數目約佔全港病床的10%,而市場佔有率亦大約佔一成。單從數字來看,我們的病床數目似乎是有增加的空間,但是否增加病床其實也要視乎政府的其他政策會否有所轉變。就以大陸產婦為例,現在私營醫院實在是應接不暇,但若政府一旦收緊政策,情況就可能很不一樣。再者,公營醫院要私家醫院接手跟進的病人,也是沒有確實的數目和清晰政策,例如藥費津貼,這些不明朗因素也會令私營醫院在未來的發展上採取審慎的態度。
有人提到香港可以考慮從醫療旅遊這個概念發展,又或打造成一個高品質的私營醫療市場,吸引區外病人前來使用,你的意見如何?
其實所謂的區外病人也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基本上是旅遊人士,他們並不是抱病在身,只是在旅遊期間順道作一些身體檢查或簡單的手術。換句話說,醫療就是旅遊項目的其中一個環節;但這一類的服務香港卻是比不上鄰近的國家,如泰國、印度等,因為我們的配套設施還未做得夠完善,價錢亦不吸引。第二類的區外病人,就是那些真正慕名前來醫病的,如癌症或心血管病人,他們需要的是優質專科醫療服務,而香港在這方面其實是有優勢的,而事實上現時亦有這類的區外病人來港就醫。近年醫管局積極發展的卓越醫療中心正可配合這方面的需要,若私營醫院要朝這個方向發展也是有一定的條件或基礎,因為在資源投放和運用上比公營醫院有更大的彈性。
你在那打素醫院時很致力推動「院牧服務」和CPE發展,而浸會醫院在這兩方面因為資源足夠,已經做得相當理想。你對院牧服務及CPE的未來的發展還有甚麼期望嗎?
我期望CPE訓練不單用於醫院,更是推廣至教會和神學院等,成為一個牧養的裝備,這正是我在那打素醫院時一直努力推動的。其次,我希望CPE能有本色化的訓練課程,並且有本地的認證機構,繼而發展成為一個區域性的CPE中心,吸引東南亞及國內的人士前來受訓。至於院牧服務,我期望能有限度地發展離院跟進及家訪的外展服務,特別是一些癌症病人或長期病患者,這方面當然要與教會配合去做,但我想也是時候構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