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是一種很平常的飛鳥,普通不惹得人注意。然而,牠卻有著特殊頑強的生命力,就連主耶穌打比喻時也選上牠,可見牠也真有過人之處。擠逼的環境,惡劣的條件,早已經把那些「優人一等」的畫眉、了哥、白頭翁拚了出局,只有麻雀仍依然在鬧市中找到自己的空間和生活方式。自幼在旺角、油麻地擠逼的環境中長大的李麗儀,不單生活上沒有享受過優閒富裕的日子,就是在情感方面,得到的眷顧也不多。像無數艱苦成長的青少年一樣,課餘就是工作,有暇就照顧弟妹。「少年時,沒有機會去玩,自小就要做大人的事,要負責任。所以很少興趣,朋友也少。」
因為家庭生活艱難,別人升上中學時麗儀已經要開始工作。但「想飛」是雀鳥的天性,就是麻雀也不會甘於失去翅膀的力量。麗儀開始半工讀的奮鬥,八一年入讀伊利沙伯夜中學,八六年畢業。由於期間父母遷入了屯門,每天往返的疲累使她和姐姐選擇了在巿區居住,「搬出來住的目的,是為了要努力讀書,也逼著自己提早獨立,獨自追求目標。」
在夜學的基督徒團契中信了主,但因為工作關係不能參加青少年團契,只能參加禮拜六晚上的青年團契,成了那裏的「小妹妹」;但在夜校團契中,卻又扮演「大姐姐」,當起職員,中學的階段,漸漸的培育了麗儀一顆願意去愛和被愛的心。在基督中心堂裏面,得到李苓牧師和劉銳光牧師的牧養,更對事奉產生了一份渴望。八六年中學畢業的時候,麗儀受洗表明委身基督,八七年就在夏令會中立志奉獻自己。
同年麗儀再在夜校升讀預科,日間則在一間幼稚園當幼師。八九年她入讀浸信會聖經學院修讀宗教學學士課程,五年後畢業。期間麗儀在教會作幹事工作,可說是已經開始了教會事奉生涯。
神學畢業之後,第一個事奉工場是在沙田基督教惠荃堂,七年來一直留在這裏,就是九五年轉入了院牧事奉的行列,也一直保持參與教會的生活。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麗儀也渴望有一個可以感到溫暖和關愛的家,這家正是永生神的教會。
明白到自己並沒有過人之處,但卻肯定自己仍有一股生命的動力。麗儀在還可以飛翔的地方,仍不斷的尋找新的空間。一方面她仍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斷地改善自己的性格,拓闊自己的生活。「九六年我在院牧聯會完成了第一階段的CPE,在院牧事奉之中,發現人有很多軟弱,也發現自己生命有扭曲的地方。這些發現令我十分感恩,過往我只想努力達到目標,卻忽略了生命的需要,院牧的事奉使我接觸『人』,刺激了自己反省,也逼使自己面對生命中扭曲的部份。」
繼續自我提升的麗儀,如今「工作」之餘,仍在浸信會神學院修讀一個輔導學的碩士課程,而且已經完成了一大半,學習上的啟發固然有助事奉,但更重要的是幫助她的成長。「由於成長的經歷是艱難和刻板的,所以我很忽略『去玩』,以前與人相交不夠深刻,個性上的發展並不足夠,生活的圈子要有所擴闊,如今已不斷進步了。」發現、承認、面對,正是邁向成長過程的重要步伐,麗儀已經踏出了。「多年的院牧事奉,同工們的支持,使我大膽了、放鬆了,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如今,休息的時間和質素也都好了。我的興趣不多,但正在培養,例如以前沒有看電影,如今會學習欣賞。」
在旺角鬧市的一隅,有一條園圃街,別稱雀仔街。那裏有不少雀鳥待人認購飼養,鳥籠之外,常有一些麻雀飛來飛去,牠們雖然並不起眼,卻是活得自由、勤奮、有力。耶穌說:天父看顧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