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基督教聯合醫務協會院牧委員會主席 郭志丕主教
盧:盧惠銓牧師 郭:郭志丕主教 整理:余靄明
盧:郭主教可否先與我們分享一下,你是怎樣接觸院牧事工?可有一些較深刻的個人經歷或病患牧養經歷促使你參與院牧事工?
郭:1988年在外地修畢神學回港後,我被主教委派,開始在青山聖彼得堂事奉,擔任助理牧師的職事。當時是殖民地時代,醫院院牧服務是由聖公會及天主教當然負責,我也被主任牧師委派成為青山醫院的院牧,逢星期三到醫院主持崇拜,還有負責護士團契、病人關顧等服侍。後來,陳一華牧師與我聯絡,欲商議在屯門醫院開展院牧事工,其後逐漸發展成為新界西醫院院牧事工。
回想在外地修讀神學的時候,當時我有機會在一間眼科醫院實習,院牧安排我去探訪不同病人。有一次,我探訪了一位年輕女士,她因病患而失去了一隻眼睛;我與她傾談,她與我分享很多她的生命故事,印象十分深刻。後來我當上牧師後,有機會再到外地進修,期間有一年時間在一所提供寧養服務的醫院實習和服侍。所以我很早就有機會接觸院牧事工。
盧:你既是一個具備相當經驗的堂會牧者,近年更積極參與及推動院牧事工,你如何看兩者的關係?
郭:個人認為,院牧事工與教會是相輔相成的。教會的牧者帶領著教會的信徒到醫院去,透過探訪服侍祝福在醫院裡的人;另一方面,院牧事工提供訓練予前來探訪的信徒,信徒學習如何面對病人、認識病患。這些參與探訪的信徒當中,有些曾經患病,也有些是家人患病,亦有些是因使命驅使而參與,他們在學習和服侍中有所反省和成長。
作為教會的牧者,其實不可能不會參與病患牧養及接觸院牧事工,因為教會內總會有信徒面對病患及住院的情況。在聖公會明華神學院,臨床牧關教育(CPE)是必修的課程,不但讓神學生認識院牧事工,學習病患牧養,也讓他們能有個人生命反思和自我成長。
盧:作為事委會主席,你如何看自己以及事委會的功能與角色?你會如何形容院牧團隊,並彼此間的關係與合作?
郭:事委會的功能是制定政策(policy making),所以我們會問:「完善的政策是甚麼?」原來完善的政策不只是「從上而下」,亦要有「由下而上」的元素。我們需要知道前線的事奉經驗與反思,也需要了解政策實踐後前線的事奉情況如何,以檢視政策有否改善之處等;因此事委會聆聽前線院牧的建議,透過對話達至共融(fusion of horizon),以完善有關政策。現時院牧事工面對的情況包括:院牧面對其他宗教團體有意進入醫院服侍而帶來的協調安排、資源如何運用以及相關的問責,亦有院牧提議開展急症室的服侍等。事委會與院牧溝通,聆聽及思考有關情況,按需要修訂政策,讓政策越趨成熟。事委會成員雖然來自不同的背景,但是大家都很樂意聆聽意見,再透過理性思考與討論,嘗試整合各種意見以達至共識,大家都很合一和支持院牧事工。
盧:院牧同工都需要不斷裝備、反思與整合,你如何看持續進修和專業發展的意義?事委會對於這方面的意見如何?
郭:從事委會的角度來說,持續進修是首要的,業界可以慢慢培育一些豐經驗的院牧,讓他們起來訓練其他人,像訓練漁夫不單懂得釣魚,這漁夫將來更可以教導他人成為漁夫 (train the trainer)。我覺得可以鼓勵有一定學歷和經驗的院牧,特別是到達管理階層而又將快要退下來的院牧,他們可以培育更多院牧提供更優質的服侍,或是培訓信徒進行病患關懷的服侍,讓他們成為「有反思能力的實踐者」(reflection practitioner)。至於宗派方面,現時聖公會有二至三位牧師正在進修教牧學博士課程,主修臨床牧關教育(CPE),期望他們將來能成為CPE督導,訓練更多事奉者成為院牧。
個人認為,院牧的「專業」是清楚呼召在醫院裡服侍,具熱誠、委身的態度,並且願意接受相關的專業訓練,將最好的獻給主。回想起以前在外地進修神學時,當年我在寧養醫院實習,每星期我都有機會與醫生、護士一起討論個案情況,分享靈性上的牧養、有關面對死亡的課題等。作為院牧應該要接受相關專業訓練,不但學會如何牧養,而且學習如何與醫護團隊有效溝通、彼此配合服侍病人,在過程中讓院牧能有相應的發揮。
盧:可否給院牧團隊欣賞和勉勵的話?對未來的院牧事工又有甚麼期許和發展願景?
郭:院牧事工是獨特的,因為工作環境時常面對生老病死種種困難和挑戰,讓人對生命的無常和短暫產生許多的反思。院牧就是有獨特的召命在醫院這地方委身事奉。個人認為,不論宗派、教會或醫院,也應投放資源去發展院牧事工,因為缺乏資源會令院牧事工的發展帶來很多限制。長遠而言,個人希望院牧界能有適合而又具豐富經驗的院牧接受訓練成為CPE督導,以致將來訓練更多人成為院牧,讓這服侍得以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