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九龍中醫院聯網總監 – 熊志添醫生
熊志添醫生簡歷:
|
□:熊志添醫生 ■:羅杰才牧師 整理:梁婉琴
■ 07年訪問熊醫生時,你曾說:「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落差中取得平衡」。相隔6年,熊醫生認為九龍中的醫院(或公營醫院)的落差,相比當年是大了,還是小了?你又如何看市民對公營醫療的「合理期望」?
□ 若與07年相比,醫院的資源相對是增多了,因為由08/09 年度至現在,政府每年都為醫管局注入新的資源。所以不單是九龍中,而是每個聯網的資源都多了。但雖然如此,資源和人手其實是任何時候都不會足夠的。因為從經濟周期來看,經濟好、資源多,整個醫療市場都會暢旺,更多醫護人員會選擇加入私營醫療機構。相反,當經濟不好,資源便會收縮,但同時卻會有更多病人使用公營醫療,因此醫護人手又會變得相對缺乏。而且因著人口老化,公營醫療的壓力只會有增無減,加上醫療科技不斷發展,醫院亦要花上很多人力及財力資源才能與時並進,這些落差都是我們面對的挑戰。
至於市民的期望是否合理,或許參考其他地方的醫療才可以得到較客觀的結論。若以投入醫療資源的比例來看,美國是香港的3倍,而英國則是香港的1.8倍,但這些歐美國家的市民所得到的醫療保障,是否在質與量都比香港有相同倍數的優勝?而且當地市民交稅的比例都遠比香港的高,這又是否我們願意付出的?平情而論,以現在的醫療資源,我認為公營醫療已經提供了相當有效的服務。當然仍然可有改進的空間,而且高質素的醫療不僅在於處理病症(仁術),更要讓病人感受到一份醫者心(仁心)。
■ 熊醫生提到仁心仁術,實在道出了醫者的情操。你會如何比較「仁心」和「仁術」?前線醫護同事面對著沈重的醫療壓力,他們又可以如何做到兩者兼備?
□ 醫護很多時都會把焦點放在醫治病人的身體,但要達致全人醫治,病人的心靈需要其實不可忽略。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多是不爭的事實,他們未必可以給每位病人充足的時間,但他們至少可以用身體語言來表達對病人的尊重和關心。一個友善的眼神、一個微笑、一句簡單的問候,這些病人都會看在眼裡,落在心裡。我常常鼓勵同事要學習聆聽,明白病人說話背後的意思,並且多點運用同理心來與病人對話。我衷心盼望同事們都能向著全人醫治的目標而努力,能夠把仁心仁術都展現出來。
■ 2010年伊院和其他四間先導醫院一同進行認證(Accreditation),明年伊院又會進行第二次認證。認證對醫院帶來了甚麼實質的改善?過程中有沒有特別值得分享的經驗?
□ 醫管局引進公營醫院認證,目的是要提升醫院的整體質素,並作持續改善。自從 由2010年認證之後,其實每年也會跟進建議作出改善,也就是一個不斷檢討和改進的循環,並且會兩年作一小檢,四年一大檢。認證不單使架構、機制和工作流程得以改善,更重要的是帶來工作文化的轉變,就是培養一個以質素先行的觸覺。同事會主動尋找現行機制或程序是否尚有改善的空間。另外,認證也促進了醫護人員與病人的溝通,因為在改善服務流程中,病人的意見也十分重要,而很多雙贏的方案也由此而生。自發的推動力,遠比由上而下的壓力正面和有效得多。
■ 伊院在1963年啟用,今年是金禧。50年來,一直是九龍中醫院的老大哥,伊院有沒有一些優良傳統或特色可以和我們分享?
□ 伊院的特色就是「快」,更被公認為一間「行動型」醫院。若從服務的「量」來看,大家就會更容易明白。單是冠狀動脈血管介入手術(通波仔),我們每年處理的總量已是整個醫管局的20%;全港共有6個臨床腫瘤科中心,伊院接收的病人佔了27%;此外,我們某些特別出色的服務,如急性創傷及血管內腔手術,病人使用的次數都是相當的高。
伊院是一間急症醫院,早在80年代初,因應其他醫院因為種種原因晚上9時多後就沒有能力接收病人做手術,所有急症都會來到伊院。後來醫管局成立,雖然設有聯網制度,但救護車仍會把聯網以外的病人送來,所以急症室的壓力尤其厲害,而病床的需求就更是不勝負荷。但因為伊院的專科齊備集中,處理個案的機會特別多,同事可以豐富他們的臨床經驗,所以這裡成了一個很好的培訓基地。
■ 你由82年起就一直在這裡服務,對伊院定必有一份深情。明年你將調任新界東,離別在即,有甚麼特別感受嗎?對新界東,你又有甚麼期望?
□ 我人生三十個年頭都在伊院度過,上任聯網總監也有九年,對醫院和同事當然會有不捨之情。但我考慮去留時,著眼點是以醫院的利益為大前題,而不是自己的感受。作為管理層,我常常都提醒自己切忌因循,因為在位的日子長了,就會很難看到自己的盲點,甚至缺乏新的理念。所以若有新的管理層,引進新思維,對醫院也能帶來創新的動力,對醫院來說絕對是正面的。
至於新界東,我相信最大的挑戰就是要與同事建立關係,並得到他們的信任。我最大的期望就是盡量給予同事支持,並締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讓他們能有最好的發揮,從工作中感到滿足,又能令病人得到稱心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