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ACPE圈中有一句格言。「牧者的個人成長背景,對她/他的牧養事奉影響深遠,若牧者不瞭解箇中微妙的關係,她/他本人與其事奉皆冒著險。」CPE其中一個重要使命,就是透過持續不斷的臨床實踐與反省,啟發和引導牧者明白這微妙的關係,從而提升牧者的自我認識和牧養能力。到底自我認識,怎樣幫助牧者提升牧養能力?CPE的學習契約,是其中一個重要學習工具,幫助學員親身體會箇中的奧妙。
臨床個案
舉例:倩兒(化名)擬定了三個學習目標,包括:
- 明白及適切地回應關懷對象的感受
- 敏銳自己的感受
- 透過坦誠分享感受而促進與朋輩的人際關係
倩兒的三個目標有一個共同主題:「感受」。這主題涉及範圍包括一個牧者的牧養能力、個人成長與及人際關係。
牧養關懷
傳統的發展心理學理論,傾向把成長過程分為不同階段,並仔細闡述及分析各階段的特色和變化。二十年前,Robert Kegan在他的The Evolving Self:Problem and Process in Human Development一書中,提出了以建構發展(constructive developmental)角度看自我成長。書中除了提出另一個以階段為藍本的成長理論外,更備受關注的還有兩方面。Kegan對「從一個階段轉化到另一個階段」這過度期深切關注,他認為這過度期才是成長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為它蘊藏著一個既冒險卻邁向更成熟的機會。另一方面,Kegan認為「認識自己是誘發成長之先決條件」。只有一個自知不足(無論是透過認知或親身體驗)的人,才有真誠的動力去改變。
若把Kegan的理論應用於督導牧養關懷實務中,督導的主要功能在於幫助學員對自己有更深瞭解,鑑別出所需作出的改變,並提升求變的動力。與此同時,幫助學員勇於踏出改變的步伐,邁向更成熟的階段。
倩兒初期的逐字報告,確實反映了她容易忽略關懷對象的感受,對話內容像問症,傾向分析,並快速提供聖經金句或祈禱以示安慰。事實上,倩兒不單對關懷對像如此,原來對待自己和輩朋也是如此。倩兒在個案研討中漸漸看見了自己的關懷模式,也逐步明白她的「忽略」限制了牧養關懷的果效。起初,倩兒以為多讀一兩本關於專注聆聽和同理心的書,便可修補這毛病。倩兒沒想過,原來她對自己的感受也很陌生,很少容讓自己去感覺自己的感受。倩兒在個別及小組督導裏,分享小時候家裏對情緒表達的負面經驗,漸漸領悟到昔日的成長經歷如何塑造了今天的她。到這時候,倩兒鼓起勇氣,希望作出不同的嘗試。
倩兒在督導及輩朋的鼓勵下,願意加倍留意自己的正面和負面的感受,並在小組裏把這些感受與別人分享。最初,這種經驗對倩兒來說很陌生,她有點怕,也不是每次都成功。反省過程中也勾起了昔日一些久久未癒的傷痛。這時候的倩兒一方面不甘願走回頭,另一方面,卻未熟習那種新的習慣。此時此刻,倩兒很需要鼓勵、提醒、肯定和陪伴,繼續朝向更成熟的階段進發。
倩兒後期的逐字報告,也奇妙地見證著她的進步。當倩兒沒有像從前那樣害怕面對自己的感受時,她開始更敏銳關懷對象的感受,並能從容和自由地表達適切的關心。在輩朋的經驗中,感覺眼前的倩兒更真實,與她相處時感到更自然和舒服。
教學反省
差不多每個學員,都曾在學習過程中經驗過「離開了舊的卻未能完全抓著新的」的掙扎。督導如何在一個有限時間內,恰到好處地啟發和引導學員成長,或說經驗正面的改變?這是一項別具挑戰的督導任務,也是一種奧妙的藝術。過往間中曾聽見CPE學員分享他們的經驗,表示感受到「推反了昔日的技巧而如今不知從何入手」,「挑起了昔日的創傷而沒有適當的醫治」,「折毀了昔日的觀念而如今無所適從」,好像俗語所云:「兩頭不到岸。」這些經驗正和應著Kegan對成長過度期的關注。一個學員未必在十數周內,能完全改變那數十年以來的習慣,更重要的是掌握那促成持續改變的竅門。同樣地,一個學員未必能夠即時熟習新的牧養技巧,更重要的是憑著親身經歷過的正面臨床經驗,有信心地繼續操練,並相信這操練最終可以幫助自己更成熟。十數周的課程不一定能治癒多年以來的傷痛,更重要的是幫助學員鑑別自己進一步的醫治需要,且勇敢地透過具體行動來回應自己的需要。學員在「離開了舊的卻未能完全抓著新的」這掙扎中,到底經歷沮喪和氣餒,抑或盼望和期待,相信是每個督導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深切反省的課題。
總結
《論語》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偶爾仍有人誤解了CPE的主要目的,是教曉學員一招半式,以便在各種牧養處境中大派用場。事實上,每個牧者本身都潛藏著許多「招式」,包括「好招」和「壞招」。CPE著重的臨床學習方法,行動──反省──行動,正好讓我們嚴肅地認識「牧者是誰?」當牧者對自己有更深更正確的瞭解時,其牧養事奉必定更趨成熟,以生命來牧養,便會為別人帶來更大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