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號, 探病錦囊 如何處理「累己累人」的慨歎? 懼怕成為家人的負擔 「自己病已經夠辛苦了,還要家人奔波照顧,真是累己累人!」這是不少病人,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很深的歎息,害怕自己成為家人的負擔。若不妥善處理病人「 …
院牧剪影, 2004年3月號 不亦偉哉 一介弱質書生似的甘偉彪,在介紹自己時常加自謔,「請不要從名字去想像我,否則你會失望的。」其實,甘院牧喜歡行山、跑步,相信比一般的大塊頭還要健康。 能動能靜,重理 …
探病錦囊, 2005年3月號 如何探訪因病厭世的人 生命誠可貴!但是重病、久病磨人,當生命變得太沉重時,病人會表示不同程度的厭世。例如:「這麼辛苦,真是生不如死!」「病成這樣,做人真是一點意義也沒有!」「我已準備 …
最難忘的病人, 2005年5月號 他因信仍舊說話 第一次在病室探望林先生時,他只有五十多歲,但身體卻相當虛弱。然而疲乏的身軀中,雙目仍然烔烔有神,並自言要戰勝病魔,康復出院。他不知自己已經罹患末期癌症。 如何向 …
2012年5月號, 探病錦囊 向民間信仰者分享福音 在醫院探訪病者,必會遇到自稱是「拜神」的民間信仰者,並表示不需要我們向他們「傳教」。如果探訪者不知如何應對,便只好寒喧問候幾句就匆匆離場。但亦有些「熱心」的探訪 …
2017年5月號, 探病錦囊, 探病‧反思 我在千瘡百孔的生命中遇見祂 下逐客令 第一次探望謝先生(化名)時,院牧剛僅僅向他自我介紹及表明關懷的來意,他便即時一邊喘著氣,一邊使勁地吐出每一個字,向著一心想關懷他的院牧怒吼:「唔…好… …
2020年7月號, 院牧‧一丁 發揮關懷佈道恩賜 用心進入病人生命 – 甘偉彪 「信心尋求理解」( Faith seeks understanding )不僅是神學的論述,也是個人認識信仰、回應呼召的態度。作為家族中第三代基督徒的甘院牧,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