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發展本土CPE所面對的挑戰

柳暗花明──發展本土CPE所面對的挑戰

 袁麗芳/盧惠銓 
赤子之心

「你為何想成為CPE督導?」這幾乎是每個ACPE督導候選人必須回應的問題?除了說這是從神而來的呼召、是個人的興趣和督導的啟發外,(這些理由與北美的申請人所提出的沒有多大分別),不約而同地,我們都曾分別作過以下的回應:希望回國後有一天可以協助發展融合中國/香港文化的CPE。這兩個評審委員會都祝福和尊重我們這顆赤子之心。

今天,這仍是一個歷久猶新,開始了卻尚未達成的使命。多年來的本土教學經驗,實實在在的加深了我們對昔日這個回應的反省。到底甚麼是融合中國/香港文化的CPE?如何建立呢?完全摒棄美國ACPE課程標準就是嗎?課程不再輔以英語就是嗎?只選用中文書籍就是嗎?相對而言,單由黑眼晴、黃皮膚的督導,以粵語來教學便是嗎?相信不是這麼簡單。臨床教學經驗「教導」我們,要發展本土CPE,必須面對其中三大挑戰。

缺乏反省和對話的學習習慣

香港百多年殖民地教育,培養出一種善於模仿,滿足試卷要求的學習習慣。大部份求學者報讀一個課程時,只求被「餵養」,期望得到老師教授三招兩式,便感到滿意。但CPE是以學員為本的成人教育,著重幫助學習者透過交流、檢討及反省,檢視自己之學習需要,重新整合自己的內涵,發揮所長,並主動尋求學習和改進。

就如定立學習契約的過程中,學員常常問:「督導,我尚未知道CPE是甚麼。你比我有經驗,請你告訴我作為第一個單元的學員,我應該定立甚麼目標?」差不多每個單元,督導都需要花上不少時間,鼓勵及協助學員主動地反省自己的學習需要,以便釐定一個度身訂造的學習目標。

模仿和滿足試卷要求的學習習慣,產生其中一個學習障礙,就是督導及學員之間缺乏對話。一是學員由於尊重督導的原故,對督導的意見便不假思索地照單全收。另一種是學員並不同意督導的意見,但礙於「尊師重道」的規範,便選擇了沒有溝通的拒絕。學員不會公開交流不同意見,卻在思想上離場。

耶穌在世時,懂得何時給予門徒清晰指引,何時引發他們對自己的信仰、生活及事奉作出反省。被喻為「萬世師表」的孔子,對著他的眾門生,也是如此。1 香港的CPE課程和香港的CPE督導,必需兼顧學員既有的學習習慣,把傳遞知識技巧(Informational)及提昇內省更新(Transformational)這兩大學習範疇,融合起來,取得平衡。

無根文化的成長背景

CPE的發源地是北美。北美的教育很著重學生必須認識自己國家的歷史及文化。背後的信念是每一個人都深受歷史文化薰陶,若要認識自己,必須認識自己的「根」。香港是一個國際都會,深受西方文化影響,像其他殖民地的文化一樣,混雜文化就是香港文化的一大特色。然而,中西合璧的文化特色並不能培養香港人對中國文化或西方文化有深入瞭解。

CPE的其中一個重點,學員必須瞭解個人成長背景和經驗如何塑造其牧養事奉。教學經驗告訴我們,無根的一代,會傾向著重「我想做甚麼?」「我有甚麼看法?」,卻忽略了「我如何成為今天的我?」「是甚麼促使我這樣做?」「是甚麼塑造我有這種看法?」旅居異地的生活和學習經驗,激發和深化了這種「無根」的體會。霎時間,醒覺自己原來活在中西合璧的假象下,對中國和西方文化只有很膚淺的認識。

要建立融合中國/香港文化的CPE,督導和學員都必須在認識自己文化根源這課題上下苦功。這雖不是一朝一夕可達到的目標,卻是不可欠缺的目標。香港的 CPE課程和香港的CPE督導,必需兼顧學員這種「無根」的成長背景,付出更多努力和鼓勵,一起為自己這個中國/香港基督徒的身份尋根。

鳳毛麟角的華人牧養神學

唸神學的時候已發現,神學反省不是一個科目,而是做神學的基本功夫。ACPE的督導候選人,必須先撰寫一篇神學反省的文章,經論文委員會評審通過後,才可申請檢證委員會的面試。2 委員會要求的是一篇有根有據,卻屬於自己的神學反省。過程中,我們遇上一個類似的挑戰:想找一位中國神學家已不容易,更遑論由中國神學家寫的牧養神學。這段日子的掙扎真不好受。不只因為寫不出屬於自己的神學反省,而是寫不出屬於自己的牧養神學。在缺乏華人牧養神學的資源下,更催迫我們嘗試從自己開始。感恩的是那些外籍督導循循善誘地引導和鼓勵我們做屬於自己的神學反省。

近年,香港的神學工作者作出了使人感到鼓舞的嘗試。雖然他們援引的文獻大部分仍取材自西方學術界,但可見牧養關顧這課題,已漸漸成為華人神學討論的一個範疇。3 香港的CPE課程和香港的CPE督導,必需兼顧現階段缺乏華人牧養神學資源的處境。事實上,縱使資源缺乏,不等於CPE學員沒有能力做神學反省。當看見不少牧者在課程完結時,都能因應個人背景和處境,更願意嘗試用文字表達出屬於自己的牧養神學,深信建立華人的牧養神學指日可待。

總結

發展融合中國/香港文化的CPE是一項龐大工程,敢問哪種神學教育不是如此?感謝神讓我們有機會參與其中,有人流淚撒種,有人忠心澆灌,但願他朝歡呼收割,見證著CPE從香港的土壤裏萌芽生長。

註︰
  1. 【論語】彙集了孔子與學生們的對話,當中不乏這兩面的例子。
  2. 參閱ACPE Certification Manual
  3. 【教牧關顧的神學反思】(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山道期刊)是其中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