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讓病人不用住院也可以得到治療

盡量讓病人不用住院也可以得到治療

專訪舂磡角慈氏護養院及長洲醫院行政總監 —— 曾永華先生

羅杰才牧師 曾永華先生 整理:梁婉琴
日期:09年6月10日
地點:舂磡角慈氏護養院行政部會客室

曾先生簡歷:
• 78年起任香港註冊護士,92年獲英國註冊護士資格
• 01年取得英國醫療服務管理碩士
• 曾於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擔任護理總經理、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矯形及創傷(骨)外科及復康部部門運作經理
• 09年獲委任為舂磡角慈氏護養院及長洲醫院行政總監
• 現任「香港骨科護士協會」會長、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副教授及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中國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護理中心社區護理顧問

個人的訓練和背景,往往會影響他的處事方式,作為一個護理背景的HCE,你認為自己的關注和一個醫生背景的HCE有沒有不同?

有護理背景的行政總監在一間護老或護養性質的醫院工作,他的背景對醫院是有正面的幫助。事實上,舂磡角和長洲兩間醫院的角色都不在於高急性的治療,反而是以護理為主;而醫院要處理的是如何減少併發症的出現,加快病人的康復和鼓勵他們出院等。而這些目標又往往可能會引起病人或家人的不滿,甚或產生投訴等複雜問題。因著我以往的護理和行政背景,加上一直都有專注於康復護理,對於長期臥床和病人康復的問題處理,可能會有不同的地方。

曾先生提到病人或家人與醫護之間的角力,相信主要是由於家屬多數傾向病人能夠長期住院,以便得到更好的照顧。但作為行政總監,必須平衡資源,讓更多有需要的病人得到照顧。按你所知,病人和家屬一般抱有甚麼心態,而醫院又如何化解?

在康復病房,其實病人和家屬要求長期住院的心態也不難理解,因為我們病人的情況的確較為「棘手」,而且之前應該已經過一段頗長時間的治療,甚至住過其他公營或私營的護養院。但由於有些院舍沒有駐院的醫生和護士,而且護理的人手和服務水平亦欠理想。所以相比之下,這裏實在是一個「星級」之選,家屬自然很放心把病人交由我們照顧,甚至放心減少前來探望。久而久之,家人便培養了一種「倚賴」和「逃避」的心態,當完成康復計劃後,他們可能會拒絕出院回到家裏或轉到其他護養院舍。因此院方都會按病人的情況而定立康復計劃,定期與家屬會議,將病人的進展和安排,盡量與他們溝通和瞭解,對於一些難於處理的出院個案,醫院聯網有一個跨部門跨界別的工作小組,定期作出跟進和建議,務求善用公共資源,讓真正有需要的病人得到照顧安排。

你提到家人傾向逃避和依賴,相信這也是部份的事實;但社區資源不足會否也是一個客觀的因素,令到家人負擔不到他們本該要付的責任?

你說的是,其實兩者都有。若從經濟考慮出發,公營醫療的收費遠比私營收費為低,相差往往是兩、三倍的分別;而且從照顧的水平來看,有些私營的院舍的確比不上醫管局轄下的護養院。既然在費用和質素兩方面都有利於病人和家屬,他們很自然會選擇公營服務。就以舂院為例,現時我們津貼每張病床約九成的費用,病人所支付的則只有一成,可想而知政府的包袱是何等沈重。面對著香港人口的不斷老化,醫療資源的持續緊絀,我們最終也逃避不了一個現實,就是市民不能只倚賴政府,而是要自行承擔若干的醫療費用。

讓我們轉個話題,有人認為醫院是醫生的世界,護理人員被看為沒有那麼重要的角色。你如何回應這種看法,如果這是偏見,我們又如何才能改正這種偏見?

醫院以醫生為主的說法其實也沒有錯,因為醫院是一個治療的地方,只有醫生才有診斷和處方的資格,這是不爭的事實。而護理人員扮演的角色是護理照顧和康復,兩者的分工十分清楚,但同時也是缺一不可。我同意在臨床治療方面,醫生必定有主導的地位,但對於病人的康復或是治療某些特別的科目,護士的角色卻可能較為優勝,慢性病如糖尿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現在有很多護士主理的糖尿科門診服務,他們可以獨立地評估病人的情況,並且建議藥物調較。按我個人的觀察,過去十多年,香港護理人員在整個醫療制度中的地位已提升了不少,醫護之間的角色和關係也有合理的定位。

從病人的角度去看,醫生和護理人員的重要性不相伯仲。因為護理人員日夜照顧病人,他們的表現更直接影響病人的康復進度。你認為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所擁有的參與權是否足夠?如果不足夠可以如何改善?

我想應該先確定的是到底在整個醫療服務中,需要護理人員參與多少?而他們的專業水平又需要提升至甚麼程度,才能滿足相應的要求?現時專科護士/護士顧問參與臨床和康復的範圍正不斷增加,他們能夠改善病人治療效果和工作的成效,才能找到權限的範圍,正如先前提到的糖尿科,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相信隨著社區醫療的發展,將有更多的病症,特別是慢性疾病,由現在的治療模式延伸至護理,甚或健康生活的模式。即是說護士除了照管病人服藥治療外,更要鼓勵病人改變現有的生活或飲食習慣,從而教育病人學習自我管理和保持身體健康。所以護理性的服務其實牽涉更廣的範疇,要處理的不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全人的醫治,即包括身、心、社、靈四方面。按未來醫療的趨勢,對護理服務的需求必定有增無減,換句話說,護理人員的培訓和能力將有提升的空間。

醫生不足,護理人員也不足,這兩者的情況那一個更嚴重?護理人手的不足,將會是繼續惡化,還是將會改善?當下有甚麼對應措施?

醫生及護理人手是否足夠其實很視乎市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當越多人需要住院,病床就要相應增加;每增加一張病床,就自然需要增加醫生和護理人手。香港現時的人口已有700多萬,相信將來更會不斷上升,而人口老化比率加大,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亦會相應提高。即使醫管局有限度地增加病床,以現時每年培訓約幾百個護士計算,減去流失和退休人手之後,仍不足應付需求,即是說可能10年後也只能夠增加幾千名護士,試問怎能滿足實際的需要?所以,只解決人手短缺的問題並不足夠,如何減少住院的比例可能更重要。我們要一方面透過健康教育,幫助市民好好管理自己的身體,另方面加強社區的資源,盡量讓病人不用住院也可以得到治療,這樣才可以解決供不應求的問題。

隨著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護理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了。但是護理工作除了需要專業之外,更需要愛心和耐性,而我們的社會卻越來越顯得冷漠和急燥,從這角度去看,你會擔心護理專業的前景嗎?有沒有甚麼對策?

照顧長期病患者,護理人員固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其實家人的參與卻是更為重要。我們也常常鼓勵護理人員在照顧病人時要有愛心和耐性,所以除了在培訓和制度管理上配合來減輕他們的工作量,讓護士能貼近病人的需要和細心照顧外,更鼓勵他們從各種護理個案經驗,學習多角度看病人的感受。雖然如此,但畢竟他們也不是病人的親屬,病人對他們的感受也不會一樣。相反,若家人能更多探望,並且親身體會照顧病人是甚麼一回事,他們會更體諒醫護人員,從而願意更多與醫院合作;而對於病人來說,當家人更多陪伴和照顧自己,他們不會覺得自己是被遺棄,反而感到仍被尊重和有價值,這樣對於他們的康復肯定有更正面的幫助,而因著他們能早日回到社區或家中休養,醫療系統的負荷也可以同時減輕。

在我們的傾談中,曾先生也多次提及「全人醫治」,那麼你認為「全人醫治」如何在醫院或在我們的社會中具體地實現出來?

其實整個醫管局所提倡的文化都是以「全人醫治/照顧」為主導,所以除了醫護人員外,醫院裏還有社工、臨床心理學家及院牧等。而且醫院的政策和管理亦會作出相應配合,以便能夠實踐「全人醫治/照顧」,最近醫管局委任院牧為榮譽職員(Honorary Staff)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提升院牧為榮譽職員的最大原因就是要確認院牧等同醫院的員工,而並非義工。有了這個職份,即使在任何情況下,如現在醫院啟動了緊急警示,院牧仍然要到病房探訪和關懷病人。除了醫院的層面,更是要把「全人醫治/照顧」的理念伸展至社區,就是要喚起更多社區人士的關注和支援,包括志願團體和教會等,讓他們能夠承接離院病人和家屬的跟進照顧。當然,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有更多的資源和配合,但要成功就必須踏出第一步,相信現在就是開始行動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