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的愛中蛻變

在神的愛中蛻變

 梁燕雯 香港浸信會醫院院牧室 受訓督導 
引言:

{xtypo_dropcap}著{/xtypo_dropcap}名臨床心理學家及靈修導師David Benner指出:人「因愛、以愛、為愛而被創造。離開神的愛,人的存在就亳無意義。」1不少人認為上帝會對犯罪的人感到失望和憤怒,Benner描述這種上帝觀的後果非常嚴重。2事實,神主動尋找犯了罪的始祖並與他們復和 (創3:9),舊約和新約聖經分別以希伯來文hesed及希臘文agape去形容神對人的愛。3作為CPE督導,盼望透過本文「愛的神學theology of love」,來闡述神的愛如何轉化自己和學員的生命,探討的內容包括:(一)神的愛能使人從恐懼中得釋放、(二)神的愛能使人按本相接納自己及(三)神的愛能使人活出有愛的生命。

神的愛能使人從恐懼中得釋放

亞當和夏娃逃避神,因為他們「懼怕」(創3:10)。犯罪後,他們除了失去了與神、與別人、與其他受造物的關係外,自己內心亦充斥著罪疚、羞恥、沮喪、焦慮、無助和失去安全感 (創2:25、創3:7-10)。人為要消除恐懼,都花盡精力去逃避,始祖如此,我們也是如此。由此可見,人的恐懼不單是心理現象,更是靈性現象。 Benner引用丹麥哲學家及神學家祁克果(Sorën Kierkegaard) 指出:恐懼的真正源頭處於人的內在,而恐懼的核心是對自己懼怕,是自我內在的衝突。4 使徒約翰,一位被喻為「愛」的使徒告訴我們:「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壹4:18)。上帝的愛,是人恐懼的解藥,面對神,我們不需逃避,上帝全然接納我們的脆弱,使我們在恐懼中得釋放和自由,重新有勇氣去面對內在最深層的自己。這理解正挑戰自己作為CPE督導如何在履行督導任務中,實踐「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這真理。

美平 (化名)5,在修讀CPE課程期間,亦要應付忙碌的教會事奉及神學院學習。初時,她經常出現遺忘、混亂及大小不同的誤失。美平表達自己為種種疏忽感到內咎、自責和無奈。她亦坦言表白未能接納自己,為到自己的錯失而懼怕,也恐懼督導未能接納她。當時,我心裏即時浮現:「究竟自己是誰,神的愛全然接納犯錯的我,也全然接納犯錯的美平。」待美平分享後,我認真和誠心地告知她,每個人在神面前也會犯錯,無論她犯甚麼錯,上帝也愛她,神接納她,我也接納她,重要的是從疏忽中學習。美平因著感受她被神接納,也被督導接納,使她內心的恐懼減除,美平由開始滿臉眼淚轉為帶著一絲笑容離開,並表達會嘗試調較忙碌的事奉,使自己有更理想的狀態去繼續CPE學習。往後的日子,美平明顯地減少了恐懼,心中多了一份釋然和自由,更開放與督導分享並投入學習,誤失也減少了。

神的愛能使人按本相接納自己

神對人完全的愛不單除去人心中的懼怕,更令人接納自己受造時的本相。當人內在有恐懼、脆弱、羞恥、沮喪等感受時,會驅使人尋找一種使自己快樂的生存方式。心理學家指出這是人的心理防衛機制,一個內在自我保護系統,讓人可以不用去面對一些令自己很不舒服的情緒。6然而,聖經告訴我們,在神面前,脆弱的人可以得着憐恤、醫治、拯救,並隨時的幫助 (來4:15-16)。神以為父的心腸,照我們被衪造時的本相真我接納和愛我們。吊詭的是,當人以真我的軟弱、破碎、虛假、羞恥及驕傲,與神的愛相遇時,才能認識和體驗到我們被神深深愛著,我們的心靈便得著自由和釋放,這樣,我們的生命才可以轉化,這就是Benner強調人認識自己與認識神兩者有着密切關係:「因我們是被造的,所以,當我們找到神,便可以找到最真的自己;當我們越認識神,才能越認識自己。」7作為CPE督導,自己須先幫助學員檢視其負面情緒和行為反應背後的價值取向,並與學員探討其生存模式的核心問題,過程中,引導他們經歷神的愛,神接納他們的本相,督導也接納他們,鼓勵他們也學習接納自己,使他們的生命有更新成長。

秀青(化名)8,在學習過程中,當她遇到不懂適切牧養的關懷對象,她都感到很大挫敗和沮喪。秀青期望自己凡事都須要很快掌握,並且她自己可以處理所有問題,這源於她自幼已開始透過滿足別人的需要和解決所有問題而取得愛和肯定。督導秀青時,除了幫助她確認神對她完全接納的愛,還引導她確認神給她的特質恩賜,神造她是獨特的,她有自己的恩賜、性格、需要等,無論她的能力如何,神對她的愛永遠不變,同時,亦與秀青檢視她在牧養技巧的進步。經過幾次的個別督導,秀青開始醒悟她對自己原先的期望和要求並不合理,也會使她跌落了情緒低谷和強烈的自我否定。單元結束時,秀青漸漸確認神完全接納她的愛,她也多了接納自己的限制和欣賞自己的進步。

神的愛能使人活出有愛的生命

神完全的愛不單止使人從恐懼中得釋放及接納自己本相,並可以將愛的生命活現出來。對於人可以將愛的生命活現出來,Benner與另一位靈修神學家盧雲神父 (Henri Nouwen) 有一致性的看法,就是神像父親尋回失喪的兒子,除了讓我們享受祂的愛,另一心意是要我們學像天父。9上帝要求我們以祂的生命成為我們的生命,以祂的心成為我們的心,以祂的愛成為我們的愛。Benner強調人被造的目的是去學習愛,包括經驗被愛和去愛,這是神創造我們的心意,在過程中,我們可以獲得人性的滿足及完成神在我們身上的使命。10屬神的人降服主愛並遵行祂旨意,以真誠的愛去愛在我們生命中的鄰舍 (太22:37-39、可12:32-33),願意將愛與其他人分享,學習以神的愛去愛周圍的人。

志仁(化名)11,他認真投入學習,並對人真誠。單元接近一半時,志仁顯得愈來愈疲乏,上堂打瞌睡,人又變得沈靜,似是心事重重。督導和各同學都關心他的情況,在一次小組時間,志仁分享他的其中一位家庭成員惹上官非,他每天為著這事忙過不了,晚上才可以做CPE的功課同……時,他自己的心情也低落、擔心又無奈。全組專注聆聽志仁的分享,給予同理,為他禱告。整個下半單元,督導及同學除了不時關心事態進展外,亦繼續關心志仁的身心靈健康和學習,並為他禱告。單元結束前,志仁衷心多謝整個小組陪伴他走過這段困難的日子,因著大家真誠的愛與關懷,使他有一份安全感和有這個空間去分享,甚至可以放心流出眼淚,也有力量去應付每天的事情;志仁感謝神的恩典,這事件發生在他修讀CPE期間,雖然對他的學習帶來影響,然而,神為他預備督導和同學,與他共度困境,他相信這次的經歷對他日後的牧養關顧有很多正面的啟迪。

結語:

在脆弱中經歷神無條件的愛,人才能從恐懼中得釋放,亦可以安然去接納一個破碎的真我,同時,因降服在神的愛中,令人樂意按照祂的心意去愛,使生命活得更自由和豐盛。自己和學員的生命,就是這樣持續不斷地在神的愛中蛻變。

註:
  1. Benner , David著,霍玉萍譯,《天父給我的禮物》香港:福音證主協會,2005,頁12。
  2. Benner , David著,曹敏敬譯,《甘心降服主愛》,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6,頁9。
  3. hesed譯為:神對人的愛是一份盟約的愛:是憐憫、恩慈、良善、忠實和永不改變的,而Agape意思是指一種最偉大和崇高的愛。楊慶球主編,《証主聖經神學辭典》,香港:福音證主協會,2001,頁604、695及1029。
  4. Benner著,曹敏敬譯,《甘心降服主愛》,頁37 – 38。
  5. 內容蒙當事人美平(化名) 允許刊登。
  6. 葛琳卡著,《情緒四重奏》,香港:基督出版社,2007,頁80。
  7. Benner 著,霍玉萍譯,《天父給我的禮物》,頁28。
  8. 內容蒙當事人秀青(化名) 允許刊登。
  9. 盧雲著,徐成德譯,《浪子回頭》,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2000,頁156及159。
  10. Benner , David著,曹敏敬譯,《甘心降服主愛》。
  11. 內容蒙當事人志仁(化名) 允許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