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的憂慮

生死的憂慮

 趙崇明 香港神學院學術主任 神學及歷史科專任講師 
源於死亡而來的生之憂慮

哲學家維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曾說:「死亡並非生命中的事件,我們根本經歷不到死亡。」意思是死亡不可能是生命中的一種經驗,對我們而言,理論上它應該是不可知的奧祕。然而,正由於面對不可知和不能掌握的死亡,恐懼和憂慮不知佔據了多少人的心頭?為了減輕憂慮,也許不少人惟有選擇把死亡變成禁忌,以為不把「死亡」二字掛在口邊,就可以逃避死亡的魔咒。

劇作家莎士比亞曾透過筆下的哈姆雷特(Hamlet)提出一句經典的名言:「存在抑或不存在(To be or not to be)?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理論上任何人都會關心自己的生死問題,也許貪生怕死亦是很平常和自然的事,愈關心存在,可能愈憂慮死亡,因為死亡永遠跟存在形影不離,只要活在世上,死亡無時無刻地對我們的生命存在作出威脅,死亡甚至可以毫無徵兆地隨時臨到,突然死亡的事件豈不是也時有所聞!死亡的臨到,不但提醒我們人生苦短,轉眼成空,生命充滿種種的限制,更讓我們嚐盡人世間離別的痛苦。總之,死亡那種否定生命存在的威力,以及它的不可知、不可預測和捉摸不定的偶然性,實在令人們感到很大的不安和焦慮,事實上死亡就是構成人們憂慮其中一個重要的根源。由此可見,我們關心「死亡」,因為我們關心「存在」,人對死亡的憂慮,也就是反映了天下人最普遍和最基礎的對生存之憂慮。亦基於此,任何人若要根源地處理憂慮的問題,似乎就不能不反省死亡和自身生命存在的問題了。

耶穌也怕死?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祈禱,求父神將苦杯撤去。聖經更用上「憂愁」、「極其難過」、「甚是憂傷」、「驚恐」、「極其傷痛,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這些字眼來形容耶穌當時面對死亡的心情。為何耶穌好像有點怕死?為何他沒有用一種更輕鬆、灑脫、一笑置之的態度來面對死亡?為何這位全能的主也要忍受孤寂、無助、軟弱及有限?為何選擇道成肉身?為何選擇生於簡陋的馬槽,死於屈辱的十架?

當然在人生的各種苦難當中,死亡是人生的大限,可能是人生中最大的苦。其實死亡真的很可怕,其中一個可怕的原因,是因為死亡一旦臨到,就會把我們在人生裏面所擁有的事物化為烏有,一筆勾銷,死亡宣告在人世間所建立的一切關係都要畫上句號。人總會有留戀,會留戀跟某些人(尤其是親人)所建立的關係,甚至留戀一件物件。死亡意味着一切在人世間所留戀的關係都會終結,死亡是不會再相見的分離。在十架上的耶穌,同樣要經歷生離死別之痛,同樣要經歷跟祂所愛的母親那段母子關係的終結。

黑暗掌權之路

當耶穌被捕時講過一句說話:「黑暗掌權了」 (路二十二53)。耶穌行往各各他的路,是一條讓黑暗掌權的路,是一條忍受黑暗的路。祂要忍受的黑暗─就是被祂的門徒猶大出賣;被祂的愛徒彼得三次不相認;被一直跟隨祂的門徒在祂有難時捨祂而去;被兵丁、祭司長和文士侮辱和戲弄;還有就是被釘十架的痛苦與死亡。但更甚者,就是要忍受被父神離棄那種深不見底的黑暗 (可十五34)。十字架的痛楚固然是肉體的痛楚,但更令耶穌痛心的卻是人性的幽暗和脆弱,人與人的關係變得這麼疏離、仇視、嫉妒、脆弱。最令耶穌心碎的還是因罪經歷與神與人關係的隔絕。在上述種種關係的隔絕當中,耶穌經歷到死亡所帶來的那種全然孤寂和可怕。

死亡與生命─十字架與空墳墓

很奇怪,上帝處理人世間苦罪問題的方法,為何並非以其大能將苦難挪走?其實祂絕對有能力如此做。也許上帝完全知道我們的問題,因為很多時我們只倚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不過當我們的能力解決不來的時候,就會搬那位全能的上帝出來,以祂的能力來補足我們能力不及之處。然而,這種上帝觀可能令到我們,只將上帝看為擁有替我們解決人生各樣奇難雜症的能力的傀儡。故此,上帝解決人生苦難(包括死亡)的方法,並非彰顯其大能而將各樣困難的問題挪走,而是收攝自己的能力,並親自進入困苦當中承擔了痛苦,甚至讓人可以接觸到這位軟弱受苦的上帝的無能,以致人可以分擔祂所受的苦難。正如古利奈人西門,要分擔耶穌的軟弱而背起十架跟耶穌行最後一程一樣。

耶穌選擇了透過「在忍受黑暗掌權中」的方式來解決人生苦罪的問題─祂在忍受黑暗掌權中讓巴拉巴得到釋放;在忍受黑暗掌權中讓其中一個與祂同釘的強盜悔改;在忍受黑暗掌權中讓百夫長講出一句非常震撼性的說話:「這人真是神的兒子。」(可十五39)

事情就是這樣的弔詭,耶穌選擇以進入黑暗死亡,以及顯示自己軟弱無能的方式來使人認識祂,來使罪人與祂相遇。耶穌之所以用這種方法解決人生苦罪的問題。表明祂痛心於人類的苦罪,於是要以自己的苦痛軟弱來分擔人的苦痛軟弱。

耶穌沒有否認祂是猶太人的王,但這位猶太人的王,並非一般人心目中那位擁有能力、權柄、榮耀的君主和霸王。這位猶太人的王是神的兒子,但這位兒子竟然被父神離棄,這位猶太人的王是一位在苦難與死亡中軟弱無能,經歷孤寂被離棄的受苦受死的上帝。這位神的兒子,正是要以這種存在方式,來控訴要定祂罪那班人的上帝觀,以及他們人性中的幽暗。

為了承擔起世人的苦罪,上帝竟然成為一個真正的人,親嚐人世間一切的苦難和源於苦難的傷痛,而且甘心死在十字架上,甚至從不否認或壓抑來自死亡的憂慮。上帝正是透過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的行動,跟我們被死亡威脅的處境認同,祂自願地在苦難中跟我們成為一體(solidarity)。正如〈希伯來書〉所言:「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來二 14-15)

固然死亡並非道成肉身這故事的最後結局,重要的是還有耶穌從死亡裡復活過來。因此,空墳墓意味著對十字架的否定和超越,復活意味著對死亡的超越和克勝。對基督徒來說,復活裡的新生命(不是死亡)才是人生的終局,亦由於此,我們在生死的限制、困境和憂慮當中,才能仍有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