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福音帶給病人 . 將病人領到教會

將福音帶給病人 . 將病人領到教會

仁濟醫院院牧事工委員會委員—羅大鵬牧師

盧:盧惠銓牧師 羅:羅大鵬牧師 整理:余靄明

盧:可否先與我們分享一下,你是怎樣接觸院牧事工?可有一些較深刻的個人經歷促使你參與這事工,並成為事委會委員?

羅:昔日我在母會(協基會錫安堂)聚會時,教會已有參與屯門醫院的服侍,從而認識院牧事工。當時雖然我是初信主,但也有參與教會的街頭佈道。一次,我在街頭佈道時,認識了一位患有末期腸癌的男士,及後邀請他出席教會佈道會,他更願意決志信主。後來他入了醫院,我嘗試關心及探望他,可是當我接觸他的太太和女兒時,卻發現自己在病患關懷這方面有許多不認識之處。其後,我就參加了屯門醫院及青山醫院院牧部的探訪義工訓練課程,在這方面裝備自己。

初信主的我曾在紀律部隊工作,被派往醫院駐守。一次,我在醫院遇到一位自殺未遂的女孩子,看見她一直情緒低落,及後有機會跟她分享信仰,最後她信了主,並且不再想自殺。這件事讓我看見福音是神的大能,加上在義工訓練課程學到的技巧可以用得上。後來我有感動蒙召作全時間傳道人的事奉。

神學畢業後,我在一間教會牧會,及後來到宣道會荃灣堂(簡稱「荃宣」)事奉。荃宣一直參與仁濟醫院院牧事工的周六「午間閒情」服侍,我在當中跟病人分享信息,過程十分享受。後來我也樂意按教會的安排加入事委會,成為事委之一。

盧:作為事委,你怎樣看院牧事工?過去參與院牧事工的日子,你有哪些感受和體會?

羅:我相信福音是帶著改變人生命的大能;對病者來說,我們關心他們的不只是身體的情況,還有心靈的需要。耶穌的教導常常提醒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40下)作為牧者,我看醫院的服侍是讓信仰成為病人的支持,讓病者得著耶穌成為他們個人的幫助。在病患的場景與危機中,人的心靈更容易接受信仰。

對於關懷病人,我看他們不是「普通」的關心對象,是要加倍花上時間去關心的。荃宣義工參與「午間閒情」服侍,藉此接觸病者,但並不止於此,而是繼續關心合適的病者,再作跟進。有病人表示,我們這些「素未謀面」的人仍然願意關心他們,他們感到欣慰,並願意與我們建立信任的關係;我們就趁著適當的時機與他們分享福音。之前我遇上一位病人,其後離世;及後接觸他的太太,原來她曾與神關係疏遠了,但經過關心後,她願意重新回轉,最近更加入了荃宣成為會友。

盧:你如何看「事委」這角色與功能?如何形容「事委」與「院牧」彼此間的關係?

羅:個人認為,事委與院牧是合作夥伴,事委更是教會與院牧之間的橋樑,將醫院院牧事工的消息帶回教會,與弟兄姊妹分享並鼓勵他們參與。作為事委,我們盡心竭力支持院牧的服侍,因院牧在前線也是勞苦地服侍。我在事委會負責人事組,有「管家」把關的角色,但其實院牧也是主內弟兄姊妹,我會關心院牧事奉的情況與身心靈的狀況,看看如何支持他們的服侍。

盧:你如何看院牧事工與教會的關係?如何推動堂會以及弟兄姊妹參與及支持院牧事工?

羅:正如前面所言,事委將院牧事工的消息帶回教會,鼓勵他們參與;弟兄姊妹漸漸地「習慣」有這些事工,於是提前預留時間參與相關活動。當然,仁濟醫院院牧事工也給予教會和弟兄姊妹有正面的印象,才會令大家願意預留時間參與相關的服侍。除了前面提及的「午間閒情」,我更想起聖誕節愛心行動,每年教會弟兄姊妹都可以親身參與;但去年因疫情原故不能安排義工參與,我們感謝院牧代表眾教會將愛心帶給病人,實在是一件美事。

過去教會參與探訪義工服侍後,院牧都會為弟兄姊妹作解說(debriefing),這過程對他們的生命有幫助和成長。例如有些弟兄姊妹很少接觸及探訪病人,但參加了「午間閒情」後,他們多了機會接觸病人,更多了解病人的需要,自己的生命也有成長,並願意繼續參與院牧事工。荃宣亦有自身的社會服務,設有十多隊探訪義工隊,部分隊員曾受院牧事工探訪義工訓練,對他們的服侍也有幫助。透過這些服侍,希望弟兄姊妹學習及願意作無私的付出,讓更多人信主及得著救恩。

盧:可否給院牧團隊欣賞和勉勵的話?對未來的院牧事工又有甚麼期許?

羅:現時教牧及弟兄姊妹不能進入醫院,院牧的服侍就更加辛勞。他們要「靈巧像蛇,純良像鴿子」,在不能進入病房之際如何繼續關心病人。另外,個人認為,趁著疫情的機會,也可以加強義工訓練,讓弟兄姊妹學習如何探訪及關懷病人;若有病人出院,就可以轉介給教會義工跟進關心。(註:去年至今的疫情期間,仁濟醫院院牧事工舉行了七次進深義工探訪訓練。)期望教會能與院牧同心合作,將主的愛和福音帶給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