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見

編‧見

 盧惠銓 

相信三年前沒有人會想到這趟疫情足足持續超越一千日,然而應對疫情的策略與措施亦隨著科學證據、境外境內的社會情況不斷更新改變。舉例說:去年初遇上第五波疫情爆發,每天確診人數數以萬計,醫院不堪負荷,探訪幾近全面停止。後來有一段日子疫情緩和下來,院牧探訪的審批稍稍微調放寬了,讓留院病人有更多機會得到「實體」的心靈關懷。但到了去年第四季,雖然確診數字又重上五位數字,院牧只要遵照醫院防疫措施規定,仍可有序地以實體方式回應轉介及進行探訪。這一切改變並非隨意,而是需要有所依據。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各地政府最害怕見到的是引發「失控」的情況,無論是人心焦慮、疫情傳播、醫療系統、物資供應、經濟生活等。普遍人很害怕失控,這些日子我們都有一段時間經驗過。過去幾年,起初各地政府和專家都想盡辦法,希望疫情很快「受控」,甚或希望此病毒早日消失。只是經過病毒一次一次的變異,一波一波的疫情此起彼落,大家越來越體會到,以現時的科技與智慧,我們無法完全控制這病毒往後的繁衍和影響,但與此同時,卻希望整個社會、經濟與民生早日復常。

走過了一段失控的路,又明白完全受控在短期內不可能出現,如今我們追求的目標是怎樣在「可控」的情況下,讓醫療服務及至日常生活漸漸重建起來。「可控」喻表仍存在一定風險,惟望透過人能作、可作的措施把風險管控至最低且可承受的水平,包括跨境出入、隔離檢疫、起居飲食、社交活動等,當然包括院牧最迫切關心的實體病室探訪。雖然視像探訪在沒有更好選擇的情況下可紓緩部分心靈關懷的需要,但是畢竟人心皆肉造,有靈的活人總是較喜歡實體接觸。

感恩上帝叫萬事都互相效力,深信整個疫情的發展仍是由祂掌控著。上帝介入有時、行事有時。現時「緊急」的應變措施雖仍未解除,但醫院管理層已從過去三年的經驗中更能掌握如何在可控的情況下,讓心靈關顧服務循序恢復常規運作,亦試行定點恢復臨床牧關實習安排,並冀盼倘若往後再有類似的疫情發生時(在所難免),醫院的心靈關顧服務可有更好的安排。

在這裡,也要欣賞各院牧事工委員會及前線院牧團隊。雖然在公營醫療系統中,我們只是義務提供服務的非政府組織社區夥伴,但在諸多困難中,從不退縮,完全配合醫院防疫措施要求,竭盡全力地在可行、可控的情況下關懷每顆有需要的心靈,繼續在這牧場裡彰顯主耶穌的臨在,履行從上而來的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