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輔助沉溺行為──青少年沉溺行為的背後

如何輔助沉溺行為──青少年沉溺行為的背後

 沈孝欣醫生、賴子健醫生 

很多行為上的沉溺,因為不牽涉任何的化學物質或藥物(藥物的沉溺較易明瞭),因此亦「無藥可救」,也是醫學上的一個新挑戰,而文獻裏對沉溺行為的定義也缺乏一個清楚的界定藍圖。從過往遇到的個案中,都看見同一個問題,就是有一樣東西在侵蝕這些年青患者的整個生活。患者都表現出絕望、氣餒、憤怒;然而卻看不見背後的圖畫。因此,我們必須與患者一起砌回一幅屬於他們完整的圖畫,包括他們沉迷前的人格、嗜好、能力、家庭和朋友等等,以致可以看到一個幫助他們的方向和指標。我們要拒絕接受患者消極的答案,並不斷以尋根究底的態度去認識他們的本質,協助他們尋找出路。

最常見的青少年沉溺行為是電腦上網,背後的成因都盡不相同:有由於父母需要外出工作,未及照顧和管束;有由於不懂處理友儕之間的問題,轉而尋求可隨時停止的網上友誼。此外,一些青少年會因家人或朋友,甚至教會的誤解而沉溺於尋找外間同聲同氣的朋友去肯定自己的價值,但當失去這班朋友時便掉進自覺毫無價值的深淵。這些沉溺行為雖然不牽涉藥物,也不影響身體運作,卻是很難戒除的。

青少年期是精神病發的高峰期,包括思覺失調、情緒病、焦慮症等病,而沉溺行為也多在這時形成。一個健康的青少年應該尋找自己的目標、方向、嗜好和價值觀。尋找不是等於聽命於別人或權威人士,也不等於閉門造車,並且投資所有時間精力於一件事上。尋找的過程應包括不斷嘗試,盡量接觸不同的人和事,並且勇於「沉迷」,但要在不同的時間「沉迷」不同的事物,「沉迷」過後能夠分析及取捨。這個不斷的拿起、放下的過程見證著年青人的心理成長。大部份少年人不會一早清楚知道自己的志向、嗜好、事業,甚至宗教;事實上,太早收窄自己的興趣和方向,在心理學上都是不健康的做法。所以,她認為要幫助這些年青人去重拾這種心態──勇於嘗試,不甘寂寞。

成癮或過量行為的形成未必與所花的時間成正比例,重要的指標包括狹窄的興趣和生活圈子,以及對平衡生活(學業、社交、健康、嗜好)的負面影響。電腦成癮行為有一個定了的指標:一)在思想及行為的重要性;二)興奮或快感的給予;三)耐久力不斷提升;四)吊癮的情況:引致負面的情緒如記掛、失落、焦慮;五)衝突的產生:包括與別人的、自己內心世界的或時間上的;六)失控的情況:曾經嘗試控制或減低行為但失敗了。

為甚麼青少年期較易有沉溺行為?我們需要去瞭解這時期年青人要面對的矛盾和挑戰:一)生理變化:他們會專注於自我形象和能力,但又時常感到疑惑。他們會嘗試挑戰自我的各種限度,並徘佪於自大和自卑之間。他們勇於嘗試,但又害怕失敗。因此作為輔導者,我們要幫助他們面對失敗,擴闊視野以致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接納自己和別人。二)角色轉變:擺脫孩童期的「聽」話,而去建立年青人的「自我」,在做人處世的態度上建立適合自己的一套信念。作為長輩的應該成為他們辯論的對象,並給予他們空間去嘗試及改變。在這個時期青少年的動機激發系統迅速發展(多巴胺物質),激發學習的動力和好心,故此青少年的衝動行為自有其原因。除此之外,能刺激動機激發系統(提升多巴胺功能)的因素包括:成癮藥物、生理需要(食物、性行為)、富獎勵性的事物(尤其是隨機、不規則、間歇和難於預測的獎勵,如電子遊戲、感情發展、賭博等等)、新的環境和事物。這說明了為甚麼那麼多人選擇電腦,是由於電腦提供一個完全個人的空間,並且是安全的(可以隱瞞身份,建立理想自我形象),沒有失敗的,並且會給予成功感。現實中那些沉溺者都多少有社交困難,得不到認同和滿足感。

在輔助有沉溺行為的青少年時,最重要的是體諒他們的處境,通常求助者都會感到沮喪、挫敗、無能為力,所以必須讓他們知道有人明白他們的矛盾和困境,幫助他們思考自身的矛盾,分析他們放棄了甚麼,並令他們感到有信心和希望,明白現實是可以改變的。當我們評估沉溺行為,重組一幅完整的圖畫時,要留意兩個重要的事項:一)小心尋找他們在過往嘗試改過時成功的例子(雖然成功短暫,也因此而被忘記)。分析成功的因素,提醒他們要對改過的過程中的起跌有心理準備。並要讓他知道,成功是在於當有起色時卻又再跌下,而能在那危機中再回轉並站起來。二)務要找出那些沉溺事物的吸引力,他們又因它/他們而放棄了甚麼。要協助他們說出失控的感覺,在輔導時可以將問題「外在化」,表明問題不是出於沉溺者本身,這樣會比較容易打開溝通的渠道。要開始改變,輔導者和受助者必須建立一個互信的關係,這是至為重要。在建立改變的動機時,輔導者要和受助者仔細分析沉溺事物的好與壞,找出其他的替代品或興趣,並堅持要尋根究底,務要找出背後真相。當一幅完整而清晰的圖畫砌好後,便可以對各個問題提供幫助和補足了。

本文是由院牧聯會與誠信綜合治療中心於○四年六月十五日合辦的牧關專題講座「為時未晚II──如何輔助有沉溺行為的人」之「青少年沉溺行為的背後」由沈孝欣醫生、賴子健醫生講授,撮寫而成。而由麥基恩醫生講授的「購買癖」,已刊載於上一期《慈聲》同一專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