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背景與性格塑造,這些東西如何影響了我們呢?當我們去探訪關懷病人時,一定會有情感走出來,那我就簡單解釋一個觀念,就是叫移情與反移情。移情是指在我生命當中有一些受傷的地方未被醫好,在一些獨特的氣氛、環境、人物、事件,會再次提起我們受傷的傷痕,而引出以下五項:
一.未被滿足的慾望
有一些東西或事情,我們很渴望得到,但卻是得不到,這就是未被滿足。於是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尋找某一些人可以提供這東西給我們,滿足我們的慾望。例如:我到一位同學的家中吃飯,當我看到伯母和世伯會說笑,子女又會玩笑,吃飯後又會一起談天。我覺得很舒服、很溫暖,然後發覺「愛上」了那位同學,更以她為結婚對象。其實我對她並不瞭解,但卻想娶她為妻。這個例子說出了,我只是愛上她的家庭氣氛,因為我的家庭很冷漠、常常吵架;但在她的家庭卻是這麼溫暖和開心,所以很吸引我,由於我很渴望有一個溫暖的家,以為愛上她就可擁有一個溫暖的家。這就因為未被滿足的慾望。
二.未被治癒的傷痕
我受傷了,但未被醫好,若被再度提起,我會再受傷。在美國,那裏的人很流行訂婚。當時我仍在求學,有一位姊妹訂婚,當另一位姊妹收到她的請柬時,卻說:「知你叻勒!」便很憤怒地走了。為甚麼她這樣的反應?1)可能將要訂婚的男主角就是她的前度男友,又或者2)她剛剛失戀、3)她一直沒有談過戀愛,並認為那姊妹是想在她面前炫燿,所以很憤怒。這就是未被治癒的傷痕。
三.面對權威的反叛
若曾經驗過一些高壓壓力,而現在又有人在你身上施加壓力,你便可能會反叛起來,與人硬碰。例如:我小時候常常被人罵,罵得很厲害,如有上司或團契導師要我盡快完成報告,我可能會立刻回應:「你逼我呀!」。我又有處理過一些個案,就是一些牧者與傳道人常常有衝突,這是因為他們帶著一些傷痕。傳道人感到主任牧師很高壓,但其實主任牧師只是分配工作,但他就立即反彈。又或者牧師問一下有關團契的情況,他又立即反彈,其實牧師可能只是想瞭解和關心,但他卻反抗起來。
四.依賴保護的需要
若沒有人理會你和愛護你,但突然有人關心,你會全然依賴那個人,甚至向他撒嬌。我的輔導方式會比較像父親,所以有些接受輔導的人會變成我的女兒一樣。曾有一位接受我輔導的人,每年都會寄聖誕卡給我,更稱呼我為爸爸。這就是依賴保護。
五.親密被愛的幻覺
若你是由小到大都沒有人關心,突然有人關心你,你可能會幻想那人是否喜歡你,希望嫁他或娶她就好了。又或者當遇到一些較投契的人時,就想著他會是你的另一半,很容易愛上人。這就是親密被愛的幻覺。
若你有以上所講的受傷、傷痕,但沒有理處,其實你會有以下的危險性。當你探訪病人或關懷別人時,往往會觸及你的傷痕。例如:若你未被滿足的慾望很深,你會很需要被人需要(need to be need)。就如:當你探訪時,病人需要休息,但你便會有「我需要你需要我」的想法,因此你會認為「我需要你需要我與你傾談」而不讓病人休息。其實我們探病是要看對方的需要,不是自己的需要。
當你有未被治癒的傷痕,若你向受助者傳福音或關心他們時,卻受到拒絕或不被接受,你會很受傷害。更可能會感到自已無用,或者痛罵病人一番。至於面對權威的反叛,如:護士請你說話細聲一點時,你就會有很大的反應,會與護士鬥過,或大聲講話。
而依賴保護的需要,可能使你不只是去關懷病人,反過來你會向病者撒嬌。親密被愛的幻覺,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問題,例如當你探訪病人多次後,你會幻想嫁給他或娶她。
若以上的情況到達失控的地步,情況愈失控,表示內裏的深層需要、深層傷痕就愈大,自我形象也愈不健康,更會出現一些過份補償的舉動和行為。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不在這裏講治療和更新,但我會集中講解如何適應更新。
一.自我省察:無論是用心理學的方法或是屬靈的方法,例如:默想經文。必需常常自我省察,去認識自己、反省自己,若不承認自己有問題,是沒有方法救的,也救不了。
二.寬恕和好:當認識自己之後,知道自己的傷痕後,必需要寬恕、和好。因為如果不寬恕、不和好,這一生永遠都會在痛苦當中。聖經記載雅各騙取了以掃長子名份之後,當以掃與雅各第一次相遇時,以掃主動的與雅各相擁,痛哭親咀。要和好才能讓生命有釋放,生命才會有自由。無論傷害我們的人在世或不在世,要學寬恕、學和好,釋放過去,我們才可以更新。
三.更新選擇:在寬恕和好後,要更新我們的選擇。我也是成長自一個不健康的家庭,但我作了一個選擇,就是不再被過往所經歷的事,在今日影響著我。這是我的選擇,若不是這樣,今天我仍活在苦毒的當中、怨恨的當中、憤怒的當中、憤世嫉俗的當中。過去的事,我選擇了不給它繼續的影響我,我小時候所受過的,我不會給我的孩子經歷,而當日我沒有的,我要我的孩子能享受得到,這就是我的選擇。雖然不一定都能做到,但我會很努力的在我家庭中實踐。
四.委身力行:因為當我們做了決定,就不代表我們的生命會自動懂得做,生命是需要不斷的重整改變。就好像我們的靈修一樣,你今天靈修了,不代表你的靈性已完全,我們的靈性是要不斷更新的。所以你也不會在一天裏聽兩堂講道,領兩次聖餐,然後兩星期不用讀經。事情不會是這樣的,是沒有累積的,是需要每天的更新,所以我們需要委身力行。
本文接上期《慈聲》三月號,撮錄自○四年九月二十日舉辦的「走進愛的『』間:新界區心靈關懷講座──關懷者的成長背景及性格塑造」,由屈偉豪博士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