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的豈只是失迷的羊

尋找的豈只是失迷的羊

 羅杰才 院牧事工聯會總幹事 

院牧聯會最近和誠信綜合治療中心合作,舉辦了一個一連四晚的公開講座,第三晚,蘇劉君玉博士在結束前提出,對精神病患者的開導,要教他們「轉念」;也就是幫助他們懂得從消極和否定的角度,轉向積極和有意義的角度。第四晚由我作回應講員,當晚的主題是「如何善用教會資源幫助精神病患者」。我的回應的重點亦是關於轉念,但我提出要轉念的,不是精神病患者,而是教會與教牧,並基督徒。

第一晚的講座完結後,和講員賴子健醫生閒聊,話題拉到教會對精神病患者及病人牧關方面,我心急口快的說:「對於幫助病人,特別是精神病患者,教會可說是沒有資源。因為教會的資源,絕大部份都是放在『有回報和成果』的事工上。」但教會是否真沒有資源?我認為是有的,而且很多。因為興旺的教會和富足的基督徒,實在不少。

其實耶穌在世時,當時的聖殿宏偉,會堂興盛,資源充沛,但人的信仰和心靈,卻是失迷乾竭。因為他們追求的,都是物質的豐盛,外在的虛榮。如果我們認真的思想耶穌的行動與教訓,不難發現,祂其實是不斷的努力,希望當時的宗教領導者(文士和法利賽人)「轉念」—明白“祂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太12:7);上帝是以謙卑人的心為居所,而不是住在石頭建成的殿宇之中。所以耶穌走近貧病的人當中,甚至用手觸摸長麻瘋的人,又釋放被鬼附的—也許當中有一些正是精神病患者。

也許一般人會把疾病、不幸、困苦;視為損失、限制、失敗,要推而卻之,但作為認識主耶穌的人,看法應該有所不同。因為即使這一切有令人難耐的地方,但它卻是能夠提煉出比金子更寶貴的——信、望、愛。而教會和基督徒所以能「見證」上帝的真實與慈愛,並給予「信賴和尊重」,豈不是因為我們懂得「轉念」,在黑暗中發現光明,在死亡中尋到生命;並且願意學效耶穌服侍那些軟弱的、患病的、困苦的人!

最近又讀馬太福音18章那尋羊的比喻,忽然明白比喻的重點不是尋羊,而是要重塑牧人的身份。原來牧人必需在意那些迷失的、受傷的和受驚的羊,並且要花上最大的功夫去尋找牠。因為牧人尋回的,不只是一隻羊,而是自已的身份;甚至即使最終找不回那一隻羊,他也不要失去牧人的身份。

轉念一想,原來關顧病患者,不只是他們的需要,更是我們的本份;耶穌是尋找迷失的牧人,而不只是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