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尋求理解」( Faith seeks understanding )不僅是神學的論述,也是個人認識信仰、回應呼召的態度。作為家族中第三代基督徒的甘院牧,不但年少時認真尋求信仰,更願意憑信回應呼召,尋求切合自己恩賜的服侍,最終成為院牧,透過關懷與佈道,與病人、家屬與醫護同行。
家庭孕育 追求信仰成長
性格溫文的甘院牧,像爸爸那樣沈靜、內向、自少就喜歡聽長輩們的故事,也喜歡聽媽媽唱聖詩、講聖經故事,培養了聆聽的特質和對長者的敬重,並以信仰為生命的核心。
可是,甘院牧的雙親先後患上腸癌病逝。父母早逝,讓他見證「患難見真情」,除了家人,教會弟兄姊妹一直陪伴父母直至他們離世,感到情誼的可貴。另一方面,因父母患病,令他對病患也有另一種「親切感」。
當逐漸成長,甘院牧積極參加教會與學校不同活動。在教會,他參加主日學、團契,擔任小組組長;在學校,唱歌、話劇、田徑均有他的份兒。可是充實的生活背後,甘院牧內心感到空虛。中五、六的時候,他更開始理性思考:世上是否有神?誰是真神?於是他嘗試透過閱讀、思考、並與人傾談信仰尋找答案。他敬佩孔子做人的崇高理想,但為何人卻做不到?就像聖經羅馬書提到「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後來轉到另一間教會繼續探索信仰,牧者鼓勵他更多研究耶穌復活的論證,經反覆思考與驗證後,面對鐵證如山,他不得不降服下來,並承認自己需要神的幫助,才有行善的力量;於是信心比以前更堅定,且確認信靠真神是人生之首要。
看見需要 確認關懷恩賜
甘院牧繼續在教會成長,後來更擔任成人級主日學組長,參與詩班、講台翻譯事奉,並有機會擔任執事。而在教育學院畢業那年,他決定回應呼召、獻心事主。「當時讀到約翰福音21章,耶穌查問彼得愛主的心,並托負牧養群羊職責,深深觸動我心。」畢業後,甘院牧直接進入中國浸信會神學院接受裝備,畢業後便回到母會未有牧者的分堂事奉,分堂附設長者中心,會內有不少長者,兒時喜歡聆聽和敬愛長者的特質,此刻大派用場。
在小型堂會內,牧者往往「一腳踢」,甘院牧要處理不少行政工作,反而自己最「享受」的服侍——個人關懷、牧養及佈道工作則未能盡情發揮。於是他開始思考事奉的方向,嘗試與不同牧者傾談,得著指導與鼓勵;加上以往服侍時曾探訪及接觸病者,還有年少時父母患病的經歷,令甘院牧選擇修讀臨床牧關教育課程(CPE),展開另一段事奉旅程。
生命重整 融合關懷佈道
不少修讀CPE的院牧也曾經歷:當中不但學習臨床牧關的知識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個人生命的重整。甘院牧也不例外,在他修讀CPE第一單元時,湯新南督導邀請他分享生命故事,他重述父母離世的經過,督導卻留意到他在敘述時表現得很理性。於是督導與他回顧這段經歷,終讓甘院牧多次深刻地流淚,並在督導的鼓勵下寫了一封給母親的信。「這過程幫助我面對至親離世的感受,處理自己的哀傷,讓我學會容許哀傷的出現,不是理性地回應自己或他人的情感,鼓勵他人表達感受。」這些體會對他往後院牧的服侍有莫大的幫助。
其後,甘院牧來到大埔醫院開始院牧的服侍。從前在小型堂會,人數不多;來到員工逾千人的大埔醫院,甘院牧學習謙卑地與他人聯繫、溝通、配搭,認識醫院和部門的文化和思維,讓醫護知道院牧的服侍情況。而在探訪病人的過程中,甘院牧一直用心學習如何拿捏及融合關懷與佈道。「個人體驗到『最好的佈道』就是學像耶穌,有血有肉地進入人群中關懷他人,讓人從我身上看見耶穌;『最美的關懷』是將人帶到神面前去認識祂,以致從中得力面對生命的危機,在其中仍能經歷豐盛。」
回想過去,有兩位離世院友令甘院牧印象深刻。其中一位院友病重之時,甘院牧鼓勵其女兒:「你爸爸快將離開,如有心底話,就要把握機會。」女兒最初不知怎說,直至爸爸昏迷了才說出:「爸爸,兒時你吻我,你的鬍子令我覺得很癢,但我又覺得很甜,因為知道爸爸愛錫我。」「那時那位院友立刻笑了,而且笑到出聲!大概這就是『含笑而終』了。」另一位院友在彌留之際,向太太示意想請甘院牧為他禱告。甘院牧鼓勵這院友要跟耶穌走光明的路,並為他祈禱。其後家人複述,院友帶著微笑離世。院友的兒子分享:以前他不信有「心靈的滿足」,但看見爸爸離世時的微笑,他終於相信了。「當我願意用心進入病人的生命,效法耶穌那樣進入人群中,神就讓我看見祂的大能與人性的光輝。」
服侍中,甘院牧感恩得到事委會主席及主任院牧的信任和支持,給予自由按恩賜服侍,院牧之間也有愉快的合作。院牧團隊更與不同群體保持良好關係,包括醫院管理層和不同部門、大埔區教會等,與基督徒員工及義工們更是密切聯繫,合作無間。
堅持初心 服侍繼續提升
甘院牧安排每年兩次個人安靜退修,在忙碌中重新得力。在職期間,他繼續跟隨湯新南督導、姚鏡鴻牧師和盧惠銓牧師修畢另外三個單元CPE課程;在伯特利神學院修讀教牧輔導;在院牧聯會完成檢證,成為檢證院牧。此外,他特別進修臨終與哀傷有關的課題,讓自己更適切幫助病人和家屬面對離世與哀傷。他也常訓練義工,也為神學生及教牧牧關工作坊講課,從中自己的牧養技巧和生命均得到整理與提升。展望未來,他堅持初心,效法主進入人群;並繼續提升關懷與佈道融合的藝術;他更期待傳承,希望有新一代的院牧和不同年齡的義工不斷承傳院牧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