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見

編‧見

 盧惠銓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路加福音16:10上)

隨著三月份《慈聲》因疫情緣故停刊,接著五月份轉以特刊方式報導疫情下的院牧服務,編輯小組決定七月份循序恢復常規出版。沒想過因著這次疫情,過去整整半年,院牧團隊既得到醫院謹慎的「保護」,院牧服務同時亦受著很大的限制。原本以為疫情緩和下來後可有機會逐步恢復病室探訪,豈料社區再次出現爆發風險,理解醫院管理層十分審慎,不敢輕易下調應變級別或放寬防疫措施。像這樣不尋常的日子,未知還要持續多久?

曾聽說:「神的僕人要學習為神求大事,為神作大事。」這種極積進取,願意委身擺上的心志確實值得欣賞。同時也想起主耶穌關於好管家的教導,提醒我們若要好好裝備自己為神作大事,首先要操練在最小的事上忠心。馬太福音的版本是「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馬太福音25:23)

又曾聽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不要太多事」等等的民間智慧。過去一年,香港經歷過疫政及疫症。這兩場疫潮不但對社會與醫院帶來很大的衝擊,也給院牧事工帶來前所未有的危機。縱然如此,院牧仍然盡力留在醫院,緊守崗位,忠心服侍,實在很需要、甚至更需要有從神而來的智慧去拿捏何謂小事與大事。想做大事,先要把最小的事做好。

中國文化詮釋危機為有危亦有機、有危便有機。相信不少教會及福音機構因著過去半年的經歷,不斷反思事工的定位、牧養模式,以及為著未來可能出現的新常態作好準備。院牧群體也不例外。自疫情以來,院牧主管與聯會同工適時透過不同平台檢討疫情下的院牧服務,了解不同醫院的經歷及各種應變策略與行動,並檢討當中的強弱優劣,反思可有哪些「無中生有」的牧養機遇,是疫情出現前沒有看見與善用的。

現時,一方面可說院牧仍在耐心等候重返病室,另一方面也伺機而動、急及不待,冀盼解封之後為神作更大的事。多年以來,院牧們盡力實踐召命,在最小的事上忠心服侍,牧養關顧有需要的心靈;經此一「疫」,但願在未來的日子裡,神委派我們參與更多的事,為神作更大的事,同時在服侍中享受有主同在、與主同工同行的滿足和喜樂。

這些日子,更深深的體會到,原來大事必須從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