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癌症病患牧養關懷

疫情下的癌症病患牧養關懷

 張麗碧院牧 沙田區醫院院牧事工 
過去三年,全球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香港更於過去一年經歷第五波疫情,對院牧服務帶來從未遇見的影響。不同專科、情況的病人在醫院留醫,但心靈卻渴望得著聆聽和關顧;為此,院牧聯會於2023年初舉辦第十二屆「病患牧養關懷」神學生研討日,當中邀請了四位有豐富經驗的院牧就不同牧養關懷病人及家屬的題目作專題分享,今年會透過此專欄與大家分享有關內容。
新冠疫情與癌症病人

過去三年,香港人都活在染疫的恐慌中,尤其身患癌症的病人,雖知道接種疫苗可防止重症,但又怕因而令病情惡化;若真的感染了,所有治癌的療程都要暫停,恐會影響成效,所以他們寧願留在家中,減少與親友聚會。若要住院,因醫院禁止探訪,病人無法見到家人,要獨自面對艱辛療程,會倍感孤寂。就連教會的支援亦因而銳減,牧者無法為癌症病人祈禱或洗禮,更不用說向他們傳福音。如他們不幸染疫身亡,家人無法送別,喪禮中亦不能讓親友瞻仰遺容。

故此,在疫情下,癌症病人在身、心、社、靈各方面,都面臨嚴峻考驗,我們作為院牧,會竭盡所能,藉著陪伴、聆聽他們心聲、安排與家人視像見面、為他們祈禱、傳講福音、按需要施洗、主領安息禮等,讓他們在困苦中仍能感受上帝的慈愛與同在!

個案分享

阿志(化名),45歲男病人,患上末期肺癌;認識他時,已入住紓緩病房。他自小遭爸爸虐打苦待,媽媽亦對他不好,於是他在七、八歲時離家出走,被一位外籍牧師收養。初中時,他再次逃走,之後過著「古惑仔」的生活,在麻雀館、夜總會「睇場」,打架、吸毒、一夜情,他說覺得自己「好污穢、好卑鄙」。他沒有結婚,卻有一個廿多歲、對他不理睬的兒子。兩年前找到一份保安工作,正想過些穩定的生活,就病發了。他有很多女朋友,但當患病時,沒有一個到醫院探望;他說,她們只是愛他的外表、有錢,當這些都消失後,再沒有愛可言。

一天,阿志向院牧重提他知悉患上癌症當刻的感受。

「我知道患病那天,正是我的生日…」
「這真是一份很大的生日禮物!」院牧用深沉的聲音回應。
「對,真是很大!」之後,他的雙眼通紅,流出淚水。接著說:「要面對死亡都會有點恐懼,我始終是一個人。」
「是啊,因為沒人試過死後回來告訴我們死是一回甚麼事,所以人會恐懼。」他點頭認同院牧的話。
「我之前不算是一個人(他自覺行為卑劣),現在想做回一個人,但恐怕沒太多機會!」
「只要生命仍在,你一定可以做得到的!」院牧嘗試給他一點鼓勵。

阿志眼見身體日漸轉差,已經慢慢接受自己將會死的事實。後來,院牧知道他有一個心願,就是參加教會崇拜,得到醫護、教會肢體的協助,最終真的成事;崇拜中,他坐在輪椅上,院牧坐在他身旁,一起唱詩、聽道、一起祈禱,是他想望已久的神聖時刻。

之後,他每天都要和身上的痛搏鬥,加上便秘、肺積水、痰多,他顯得更煩躁,多次向身邊的人發脾氣。一天,阿志跟院牧說:「我決定了!」院牧問他決定了甚麼,他說:「死!」他的意思是不再強求活下去了,他跟癌症已搏鬥了很久,已經很累,亦開始願意順服神的心意。終於,在一個深夜,他離世了。

還記得在他的安息禮中,曾在兒時收養他的外籍牧師說:「神很愛阿志,神知道他在這個時候會患重病,受折磨,又知他會在這一年離世,於是在幾年前,讓他在電視上看到節目《星火飛騰》,剛好是訪問我,他立刻致電電視台,找到了我。」阿志曾對院牧說,每當他見到牧師,感覺都很平安、很舒服,就好像見到自己的親人一樣。

至於真正的親人,阿志臨終前曾對醫生說,他不再怨恨媽媽;他的兒子亦對阿志說,會原諒他的過去。感謝神,在他離世前能感受到愛與被愛,能與上帝復和,又與家人復和,他已經可以無憾地離開。

一天,一個病人的媽媽問:「為甚麼不見了阿志?」院牧告訴她,阿志已經離世了,她很驚訝,哽咽地說:「他很好的,常給我兒子小吃,是個好人啊,為甚麼會那麼快……」阿志已經把握餘下的日子,做回一個「人」,去愛、去祝福身邊的人;雖然他沒有機會跟牧師到內地宣教、分享見證,這是他曾向院牧提及的心願,但神必定已經悅納了他,因他悔改的心是真的,憂傷痛悔的心靈,神必不輕看!

如何關懷癌症病人?

當要關懷受苦者的心靈,我們必須先透過真誠的聆聽、理解、接納去建立互信關係。接著,由於治癌的過程漫長且耗力,特別在疫情下面對的挑戰會更大,病人容易因為找不到被折騰的意義、自覺是別人的負累,便選擇放棄或以悲傷度日;通過「意義治療」(Logotherapy)中提出得著意義的三個途徑,以及從基督信仰而來的終極意義,讓我們嘗試找到幫助癌症病人心靈需要的要訣。

1. 創造意義的價值(Creative Value):「我有價值意義,因我有能力!」

人會藉著工作、成就、貢獻來獲取意義。阿志曾以為藉著在幫會中建立豐功偉績,便可擁有價值和意義。但在病中反思,他反而覺得過往行為卑劣,不配稱為一個人,一生只能用「渾噩」兩個字形容,他感覺自己一生毫無意義。他曾告訴院牧一件他過往做過極其卑污的事,院牧聽後,沒有批判,只表達理解;當下,他如釋重負,好像有一塊大石得以卸下,因為有人竟不厭棄他,仍視他為值得尊重的一個人。之後,他爭取回家度假;及後,提出想到教會崇拜。當他完成能力所及、有意義的事時,會感覺生命仍有價值。及至他的病情惡化,再不能做任何事,他要學習放下在地上擁有的「角色、能力、生命」。當放下的同時,他亦相信上帝已經接手,所以他能安心。

2. 體驗意義的價值(Experiential Value):「我有價值意義,因我能愛與被愛!」

人能從愛的關係中得著意義。阿志自小在一個缺乏愛的家庭成長,曾被父親逐出家門,要在冰冷的寒冬,瑟縮在停泊路邊的貨車車斗內過夜。長大後,他與黑幫分子混熟,想要賺快錢,爭取權勢,以為這樣別人就會愛他,不會再欺負他。只是,他遇上的都不是真愛,都是要在他身上找好處。到他患了重病,竟沒有一個手足到訪關懷。幸而,神讓他在幾年前與牧師相認,又在醫院認識院牧,他開始感受到何謂從神而來的關愛。當阿志感受到被愛,他可以「自我超越」,把關注焦點從自己轉移到他人身上,他會與院友分享食物;他的精神好起來時,會和院牧一起關心鄰床病人,即使身體差了,亦會提示院牧病房內有哪一個需要關心。到了臨終,他願意因為愛,放下多年對媽媽的積怨(他爸爸早已離世),也向兒子求寬恕。他的生命變得有意義。

只是,當獨處或病況轉差,再不能與外界溝通,當面對孤單與惶恐時,他需要一份終極、充滿饒恕與接納、能超越死亡與恐懼的真愛。從禱告中、在參與教會敬拜中,他尋見一份能延續至永恆的真愛,是從神而來的真愛。

3. 態度意義的價值(Attitudinal Value):「我有價值意義,因狹縫中,我仍找到盼望!」

人有自由選擇以積極態度面對苦難,當無法改變處境時,人可以改變看事物的態度。阿志入院初期,努力對抗頑疾,會盡量吃很多食物,到處走走做運動;也會為自己建構心願,就如希望可以回家度假、可以上教會、可以跟牧師到內地宣教,這些想法都會讓他的生活多一點目標及意義。當病情越趨嚴重,他亦希望可以有人永遠記得他、離世時有院牧在旁。在臨終前幾天,他向院牧表示已選擇迎向死亡,因他能確認死後的美好世界。

基督信仰是承載苦難的信仰,因主親嚐痛苦,為要分擔、理解人的痛苦,因此,祂的同在能強化我們受苦的能力。從阿志身上,院牧發現神人關係復和,才能叫人得到真正的盼望、釋放、滿足和意義。人藉著被聖化的意志與超越今生的視野,才能持續地肯定生命的意義,直到生命終結。1

1 梁智達編:《用愛擁抱晚晴》。香港:靈實司務道寧養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