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喪親家屬牧養關懷

疫情下的喪親家屬牧養關懷

房麗芬院牧 基督教北區院牧事工
新冠疫情與喪親家屬

感恩現在香港新冠疫情已受到控制,醫院探訪正在復常。回想過去三年疫情的日子,因院舍和醫院的防感染控制措施,許多病人都無奈地被迫隔離,家屬也未能每日定時探望;家中有年長體弱者,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也減少了家庭聚會。不幸地,這段期間無論是患有任何疾病的病人,家屬都很難才獲准去探訪,唯獨病人在危急留彌之際,醫院才酌情地考慮批准家屬以恩恤原因陪伴患病者度過臨終的階段。這樣的安排,在病人離世的時候,喪親家屬的遺憾與內疚的情緒真的無法想像。有些家屬更因為自己主動要求送患病者入院治療而不幸在期間離世,便把所有的「錯失」都歸咎於自己,歉疚感亦沉重得無法承受,這既非亡者所願,更使生者的哀傷難以釋懷。喪親家屬一般會產生以下的心理、生理反應:

痛失摯愛的身體反應:

睡不好、胃口紊亂、胸口不適、四肢無力、身軀顫抖、心悸、時冷時熱、唇乾舌燥……當他們慢慢過度哀傷,這些症狀便會逐漸減退。
痛失摯愛的情緒和感受:

心碎、憤怒、麻木、震驚、感覺不真實、憂傷、孤單、無助、焦慮、自責、短暫失憶、內疚…每個人表現憂傷的情緒反應和哀傷的程度都不一樣,更多時候是百感交集,各樣思緒混雜在一起而分不清。
痛失摯愛的行為反應:

社交退縮、依賴、逃避、裝作繁忙、沉浸在回憶裏、搬房子以免睹物思人……這一切都是走過哀傷之旅的必經階段,只要沒有做傷害性的行為,可先讓自己隨心而行,多留一點空間給自己,也不必在意他人的目光或意見而增添壓力。

個案分享

阿友(化名),40歲,家中唯一的基督徒,母親是晚期癌症病人,有一位哥哥。父母彼此相親相愛,家人的關係非常融洽。他母親在疫情間曾兩次服食過量安眠藥企圖輕生,幸好每次及時救回生命。背後原因是她不想連累家人,不願意家人辛苦地照顧她,而且在疫情間醫院謝絕探訪,更不希望家人為她憂心牽掛。

一天,阿友向院牧細訴心聲,希望母親能夠正面面對病患。院牧聆聽他的擔心、沮喪與無奈,知道他很渴望院牧可以透過信仰幫助母親拾回盼望和安慰。院牧在幾次的探望中,讓他母親明白家人對她的愛護和關懷,隨後亦在醫院決志和接受洗禮。自從他母親信主後,就不再有輕生念頭,積極祈禱,以更大的信心和力量去面對每一天的治療。母親住院一個月後,回家休養了一個星期,享受難能可貴的天倫之樂,最後很安祥地離世。

母親離世未幾,哀傷還未療癒,正在辦理身後事之際,阿友的父親突然心臟病發離世,正是雪上加霜。他有種很沉重的歉疚感,不斷怪責自己未有好好照顧父親,竟沒有及早發現父親的身體出現問題。短短一個月內要面對兩位至親的離世,遇上雙重哀傷的衝擊,夾雜遺憾、無奈、憤怒及歉疚,相信直到今天阿友仍未完全復元過來,愛有多深,離別便有多痛。那麼喪親者的傷痛會如何得到療癒和轉化呢?
如何關懷喪親者呢?

1. 親自同在

還幸在疫情間從沒有禁止喪禮舉行。阿友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教會牧師義不容辭地為他的父母悉心安排充滿愛和盼望的安息禮,並邀請院牧出席作代禱者、同行者及陪伴者。身為阿友的關顧者,我們親自陪同,也是主親自臨在的表徵。主是偉大的聆聽者,熱切等待困苦憂愁的兒女來走近祂,一步一步把他們從死蔭的幽谷領出來。當天不一樣的安息禮中,院牧看見阿友和哥哥在眼淚中展現盼望和平安,並向院牧表達感恩之意。竟想不到母親離世前有機會在醫院信主甚至受洗,他視之為一個神蹟及上主給他莫大的恩賜。

2. 安慰不敷衍

許多人會害怕全心陪伴悲傷的人,因為他們不知道該要說甚麼話才恰當,以為必須說虔誠的話語,才能安慰悲傷的人,或者他們必須回答悲傷者所有問題。古倫神父提出:「陪伴不是諮商,也不是教導,陪伴就是專注地與悲傷者在一起,讓他們不致於感覺到孤單無助。」另外,哀悼的時間和程度因人而異,人總喜歡把人生經驗到的事情,給予一個解釋,容許我們不能將生死的奧秘擁有一個完善的答案,人生不需要時刻去掌握一切的事情。沒有所謂「正常」或「不正常」,亦不能以時間的長短來衡量與亡者感情的深淺,只需要尊重和默默地支持與陪伴,持續定時地給予適切的關心和援助。

以阿友的例子,在短短一個月時間,摰愛雙親先後離世,彷彿時間都停頓了,令他感到孑然一身,沒有容身之所,腦子一片空白,突然失去生命的重心。當關顧者實在無話可說的時候,有時肢體語言比說話更能表達出關懷與支持,例如默默在他身旁陪伴,給他一個擁抱,握著對方的手,拍拍膊頭,動作以自然而發為上,這樣無聲勝有聲,足夠給他無比的安慰和力量去紓緩痛苦,願意放下哀慟。

3. 喪禮中的感恩告別與交託

關顧者可以協助喪親者辦理喪葬事宜,若然處理得好,能夠健康地紓解對方的哀悼情緒,同時對方亦會以感恩的心作總結,這是莫大的裨益。阿友的摯愛父母離他而去,雖然是萬般不捨,在喪禮過程中,能夠訴說心底話,甚或在默念中,盡情傾訴,感受在悲傷背後的愛,容許這份愛溫暖他灰暗的環境,想像父母死後的美好世界,想像他們已得到真正的安息。他感謝逝世的父母在他生命中留下的姿彩,懷緬曾經一同度過有苦有樂的歲月,使他的生命更加豐盛,每想及此,喜悅會油然而生,人生雖無完美,但仍洋溢著甘甜。

阿友更體會到生死並不能由自己控制,他學會放下歉疚感,接受上主的慈愛,感受上主的臨在,相信上主關愛世人的應許。阿友學習將注目在世的眼光轉向永恆的價值,尋見上主應許世人的盼望,將過往的歉疚、對父母的遺憾同時交託上主,釋懷的微笑瞬間綻放。

4. 關顧者的向度

作為同行者或陪伴者,不要充當成為一位征服者,自信過高,只講求效率,動作快捷,以個人榮譽為重,這樣,未有真真實實的關懷。但求透切看待哀傷喪親者乃是個別獨特的主體,藉著聆聽與同理心表達關懷,謹記關懷者的臨在代表上帝的臨在。

當我們關懷一個受苦者,需要自我虛己,步履沉實,動作可緩慢,留有充裕的心靈空間和時間。喪親者的情緒反應不一,關顧者最好營造一個理想環境,從中觀察是否有平靜和理性的親友一起陪同喪親者或特別激動的親友。

心靈關顧者深悉我們不過是人,不要心力耗盡,緊記要善待自己,也要好好照顧自己,要寬容自在地去做我們關顧的服侍。

參考書籍
  • 梁國楝著:《生離死別的牧養關顧》。香港:香港基督徒學會,2003。
  • 蘇貝妮(Sue Brayne)著,吳梓明譯:《談論死亡》。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2。
  • 蔣慧瑜著:《讓我們無憾say goodbye 》。香港:青源出版社,2017。
  • 黃慧英:《療傷之旅—與你一起經歷喪親之痛》。香港:一丁文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