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的康復治療

全人的康復治療

專訪:九龍醫院及香港眼科醫院行政總監張光宇醫生

張光宇醫生簡歷:

  • 8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
  • 07年出任九龍醫院康復科部門主管
  • 11年被任命為九龍醫院及香港眼科醫院行政總監、同時兼任九龍中醫院聯網服務總監(基層及社區醫療)
  • 03至09年國際康復醫學學會理事會會員
  • 07至10年擔任香港內科醫學院康復小組委員會區域項目總監

□:張光宇醫生  ■:盧惠銓牧師  整理:梁婉琴

■ 張醫生的專長是內科及康復科,眼科是另一樣的專科,你管理兩間醫院,會否需要有很多的適應與調校?

□ 首先,在時間分配上的確是一個挑戰。雖然在醫管局的架構下,也有少數行政總監管理多過一間醫院的,但作為「雙院長」,除了負責兩院的行政管理,同時亦要關顧約2000多名員工,還需接觸聯網內其他醫療機構,所以每天都要善用時間和盡量提高工作效率。因遷就我的日程,有時會議需安排於早上8時進行,實在感謝同事們的合作和體諒。我亦關顧到臨床工作的同事也需要足夠的休息,因此不會經常作此安排。

雖然是管理兩間不同類型的醫院,但理念其實是相同的。因為所有醫護人員都是本著「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就以香港眼科醫院為例,成立至今已有20年,服務範圍覆蓋全港四份之一的眼科病人,而且員工都有很好的團隊精神,並致力持續提升服務質素,深受病人讚賞。承傳了這些固有的優良傳統,我的角色只是使她更上一層樓並協助員工引進更多的創新。同樣,九龍醫院的康復服務已有相當的歷史,我的任務就是協助同事發展出更配合現今社會需求的康復服務,特別是精神科方面。

■ 張醫生剛才提到,香港眼科醫院是全港性,而非地區性的醫院。香港的醫院主要都是綜合的醫院,為甚麼要特別興建眼科醫院呢?香港眼科醫院在香港醫療體系中,又有甚麼獨特的角色和使命?

□ 設立一間專門的眼科醫院,確實有其好處。首先,專科醫院相比綜合醫院在醫療發展方面會更聚焦;其次專科醫院在培訓人才方面也會更出色,而香港眼科醫院正正就是培訓全港眼科醫生和護士的基地;第三,專科醫院在學術科研上也會較勝一籌,特別香港眼科醫院與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一直有緊密的合作,研究基地也在香港眼科醫院。而事實上,香港眼科醫院的成就確實令人鼓舞,我們曾發表過的醫療科研文章超過1000份,很多眼科國際性學術會議都選擇在香港舉行。香港眼科醫院在亞太區已有一定的領導地位,並邁向成為國際公認的一所卓越眼科醫療中心。

■ 「復康」對病人十分重要,但是弱視或失明人士的復康,卻又與一般的病人不同。請問眼科的「復康」可以如何進行?張醫生在復康方面的專業和經驗,如何應用在眼科病人身上?

□ 從復康的角度來看,雖然不同科目的復康重點或有分別,但其實也離不開「全人醫治」這個共同目標,全人就是指傷殘如何影響康復者的整個人,即除了身體之外,還有他與家人和社會方面的接觸等。本著全人的理念,復康的方向也自然需要跨團隊合作。就以眼科為例,除了醫生外,還需有不同專業的參與,如護理、專職醫療、甚至是社康服務提供者,當然還有不可缺少的心靈關顧服務。而復康的過程則包括幫助復康者克服所面對的障礙,帶引他邁向功能上的進步,並適應因傷殘所帶來的心理和生理障礙。

另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為復康者度身訂造合適的康復計劃。因為每個復康者的情況和意願都不同,嚴格來說每個康復計劃也是獨一無二的,而且計劃必須具體和仔細,才能幫助病人。經驗告訴我們,病人積極參與是最重要的,也是復康成功的要素。醫療以外,家居改善和社區協作也是復康的助力,特別是失明人士,他們需要更多無障礙設施。所以香港眼科醫院也肩負著教育公眾的使命,聯繫更多社區組織,以致病人能在出院後得到適切的社區護理。   

■ 張醫生從事復康專科已有30年,接觸過無數病人,可否分享作為一位醫者的體會或從病人而來的啟發?

□ 我很深刻的體會是,從前的醫療模式都是醫生主導的,也就是由醫生為病人決定治療或康復計劃;但現在卻是以病人為中心,即是病人有知情權和選擇權。這是一個很重大的轉變,也是好的改變。因為沒有人可以比病人自己更清楚他的心路歷程和面對的艱難,包括醫生。就以中風病人為例,我處理過的個案不下一萬個,因為沒有親身經歷,我始終也體會不到病人真實的痛苦。雖然病人有選擇權,但醫者也要有一種專業的堅持。既要尊重病人及其家人的選擇,亦要恰當地提供專業支援。醫者需要中肯和盡責地協助病人及其家人找到最適切的方案。

■ 九龍醫院位處市區中心,但土地使用似乎未有充份發揮,未知醫院方面有沒有比較確實的發展計劃?

□ 九龍醫院的發展路向十分清晰,這裡將會繼續發展康復科、精神科、胸肺內科及社區服務。九龍醫院隸屬九龍中聯網,而九龍中聯網將會進行較大型的項目,包括伊利沙伯醫院的重建和在啟德用地興建新醫院,所以九龍醫院在未來數年仍是扮演協助的角色,配合九龍中聯網的各項發展計劃。其實九龍醫院的地方資源已算不少,但若能有更多空間作康復訓練,並讓精神科病人有更多私人空間,對病人當然會更加理想。

■ 院牧服務在全港的醫院提供服務,但對於復康醫院卻更加重要和有效,請問張醫生對院牧服務有甚麼意見和期望?

□ 首先要感謝院牧多年來為兩間醫院提供院牧服務,經驗告訴我,病人是否願意繼續參與復康,實在與心靈鼓勵有著很密切的關係,所以院牧服務在全人的康復過程中扮演著一定的角色。除了病人,院牧關顧家屬也是發揮著正面的作用。若院牧日後能舉辦更多病人和家屬的分享小組,相信更能啟發和鼓勵病人與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