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

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

專訪九龍西醫院聯網行政總監——陸志聰醫生
■:羅杰才牧師        □:賴福明醫生     整理:梁婉琴
日期:二○○五年四月八日
地點:瑪麗醫院行政大樓賴醫生辦公室

賴福明醫生,一九七○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曾於瑪麗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任內科醫生,八二年起轉從行政工作,出任當時醫務衛生署的九龍區分區署長。醫院管理局成立初期,賴醫生參與重要的策劃和發展工作。○一年他重返伊利沙伯醫院,並任九龍中醫院聯網行政總監,○五年初調任為香港西醫院聯網行政總監,又再次踏足他最初從醫的瑪麗醫院。

■︰ 賴醫生,你是七○年代畢業的,當時正值香港經濟起飛,醫療不斷改善。到九○年代成立醫管局,醫療服務的質素更進一步提升;至○○年因經濟環境逆轉,政府又要再重新制定醫療政策。這些改變你都親身經歷過,對於各個不同階段的變化,你有甚麼看法?

□︰ 七○年代香港的經濟已經迅速起飛,但公營醫療的發展卻並不理想。就以醫院的數目來說,當時大型的政府或補助醫院不多,瑪嘉烈和聯合醫院是七○年代中期才建成,而威爾斯親王醫院要到八三年才投入服務。加上七○年代末、八○年代初人口增長得特別快,因而出現了醫院病房擠迫和儀器設施不足的情況,所謂的「帆布床年代」就是指這段時期。由於當時市民對公營醫療的需求很大,前線工作壓力大增,造成不少的員工離職,而醫生的流失率亦相當高,特別是較為資深的醫生。

■︰ 記得當時社會上開始出現一些批判的聲音,並嘗試藉輿論來迫使政府提升公共醫療服務的質素。你有這個感覺嗎?

□︰ 沒錯,八○年代初市民對醫療服務的訴求不斷增加,亦有不少投訴的聲音。政府決心要來一個徹底的醫療改革,所以聘請顧問公司檢討和進行研究,最後成立了臨時醫院管理局,並於九○年底立法成立醫管局,九一年正式接管所有公立醫院。醫管局在改善整個公共醫療服務上投放了很多資源,例如開設更多的職位,引進先進電腦系統,醫療儀器和設施,並興建新醫院等。但我覺得醫管局成立以來最大的改善不在於「硬件」上,而是它帶出了一個重大的改變,就是一個新的醫療文化──整個醫療團隊致力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亦即是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醫管局推出了很多成功的政策,並透過加強培訓和有效的資源運用,達到了方便病人、以市民為主的目標。醫療服務的發展在九○年代要算是一個突破時期,整體達到快速的擴展和改善。但九七年往後,香港經濟開始萎縮,近幾年更因政府出現財赤以致在公營醫療撥款不斷減少,故此醫管局要面對另一個嚴峻挑戰,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仍然維持高水平的服務。

■︰ 提到財政緊絀,目前公共醫療服務的質素與收費有著很大的落差,而市民又習慣了接受 優質的醫療服務,且視為理所當然。作為醫療政策的策劃者,你認為有甚麼解決的良方?

□︰ 其實醫管局於數年前已意識到醫療融資的問題,所以提出要共同承擔(shared responsibility),以便公共醫療的體制能維持長線的服務。可幸週一嶽局長上任後,亦會優先針對醫療融資的問題作出對策。現在大部份的市民仍依賴公營醫療服務,如果酌量收費,相信對公、私營醫療的失衡現象會有一定的幫助。事實上,由○二年十一月起實施了急症室收費(一百元)後,已有初步的成效,明顯可見的是非緊急的病人求診比例減少了,我相信一部份這類的病人已選擇性地轉到私營或自己的家庭醫生求診。

■︰ 以我自己觀察,市民對於醫療收費,由懷疑、抗拒到開始接受,似乎現在正是適當的時候調整醫療收費,只要加幅合理,相信市民大眾是會理解的。賴醫生,我想轉一轉話題。你分別在瑪麗和伊利沙伯醫院服務,你覺得兩間醫院在文化上有甚麼不同,而病人的需求又有沒有分別?

□︰ 兩間醫院都是所謂的「龍頭」醫院,民望亦相當高。但若在量的需求上,似乎九龍區市民的需要較大,這可能與入息中位數有關。至於服務的質素,我覺得不應該有地區性的分別,只要本著一貫的宗旨服務病人就是了。在文化上,由於瑪麗醫院長久以來是一所教學醫院(港大),所以特別重視科研,對醫生來說,在科研提升方面的要求和壓力相對是較大的。

■︰ 作為一份院牧刊物的編者,最後我想請問賴醫生對院牧服務有甚麼意見、要求或期望?

□︰ 我對院牧服務的認識不算多,開始接觸是我在伊利沙伯醫院擔任行政總監的日子,當時親身接觸過一些院牧和義工,使我對院牧服務有著很大的期望。因為院牧提供給病人的服務未必是醫護人員所能給予的。我認為一些較新的同事多側重於醫療科技的進展,他們會花很多時間在病人的診斷和治療上,但卻稍為忽略對病人的全人關顧。作為醫療工作者,若沒有關懷病人的心,始終是不足夠的。在我多年行醫的經驗中,我體會到病人除了身體上的需要,還有心靈各方面的需要,但對醫護人員來說,即使是有心,也未必能夠做得到全人的照顧。院牧卻能藉著他們的信仰和經驗幫助病人,更能體會他們在心靈上的需要,而心靈關顧對病人的康復進展是有一定的幫助,有時甚至大過傳統的醫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