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光牧師是香港知名的教會領袖,歷任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主席、基督教協進會主席。退休後,除了擔任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九龍堂顧問牧師外,亦肩負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牧關事工指導委員會主席、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院牧事工委員會委員。李牧師在院牧事工的發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一九七九年舉行的「全人醫治研討會」,李牧師正是大會主席,院牧事工的火把也是由此被燃點起來。今年是院牧服務進入公立醫院已有二十個年頭,我們特別訪問這一位看著院牧服務成長的牧者。
「自從牧養教會開始我就十分重視院牧工作。記得當年自己獻身事奉也是由於常常在醫院佈道而產生了搶救靈魂的負擔。雖然神揀選我做牧會工作,但自己也沒有忘記院牧的服侍。當我奉獻後第一次到外國進修,其中主修的科目也正是院牧。」李牧師回想當年情。
一九七二年進修回港後,李牧師也曾在不同的醫院擔任義務的院牧工作。他深切體會到當人在病患的痛苦中是何等的無助,而他們所需要的正是人的關懷與及神的愛。李牧師對院牧事工的發展有以下的體會:「首先,我認為質素的加強是非常重要。所謂質素,就是院牧本身首先要清楚知道自己是基於神的呼召才投身院牧工作,在服侍中他們要經常保持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態,因為他們每天接觸的都是人生的陰暗面;他們要有充足的能量去服侍,所以院牧有安息年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對於一個較具爭議性的問題──院牧服務的重點是「傳福音」還是「全人醫治」?李牧師認為後者絕對是更加重要。他坦言不贊成以關懷病人作為傳福音的「餌」,這種服侍的動機他不認同。「院牧服務就是透過上帝的愛激發我們去關懷患病的人,藉此去表達耶穌基督無私的愛。人在痛苦時不但需要靈魂得救,更是全人的得救。我們不應該把院牧服務用作一種手段,反之應該視之為福音的伴侶。因此,教會也不應用得救的數字來衡量院牧事工的成與敗。當然我並不否定傳福音的重要性,但一切也是從愛開始,我們先要讓人看到『醫院中的基督』,讓神的愛去感動他。」李牧師要我們把傳統的褔音觀擴闊一點。
談到教會對院牧事工的支持,李牧師認同教會需要更加重視及更具體的參與。他指出教會對院牧事工的認識有限,加上本身的事工繁重,因此未能全面投入,全面關懷,這也是可理解的。因此,必須有持續的教育和推廣,這樣才可以讓教會突破固有的框框,不但接納院牧工作,更把它放入宣教策略中,培養院牧的專才,把服侍伸展至醫院去。
既然需要培訓人才,應從哪方面著手?李牧師表示近年來院牧訓練已趨向系統化和規模化,有些神學院更把院牧訓練放入課程之中,這些都是好的現象。他多次強調院牧服務的質素必須提升,就是要邁向更專業的路向,讓醫療界也認同她的專業性,最終是要讓社會人士也給予認同。
說到現實的人手問題,就目前教會的現況,要更多傳道人到醫院似乎很難做到,究竟怎樣才可以擴大院牧的隊伍?李牧師指出神學生應是最大的來源之一。「在接受神學裝備後,一些對院牧事奉有負擔的可以選擇醫院為事奉工場。另外,在教會中也不乏有質素的平信徒,可以吸納他們為義工,再給予適當的裝備成為高質素的隊伍。」
走向專業化是院牧未來的挑戰,但滿足廣大的服務需求亦同樣重要。因此,院牧要扮演教練的角色。李牧師認為院牧不應只把服侍的焦點放在病人身上,他們也應該堅負牧養醫護團隊的使命。「醫護人員都十分需要支持,因為醫院的工作往往使他們困乏不堪。他們正好是院牧的工作夥伴,他們本身更可以成為關顧病人的資源。」李牧師再次強調院牧事工必須達至「全人醫治 全人健康」的目標,透過愛心和關懷去感染其他醫療人員和基督徒,創造一個新的醫療文化,這樣院牧服務的影響力將會更大,受惠者將會更多。
訪問完成,更深刻體會到院牧事工未來的發展需要質量並重:在質素上要更趨專業,在數量上要開發資源,我們是否已準備好回應前面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