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香港政府「地名訂正委員會」決定把將軍澳的英文名稱Junk Bay(垃圾灣)改為Tseung Kwan O,表面是使它與中文的發音接近,其實是為這個地方重新正名,表示將軍澳已告別了作為一個拆船的船澳角色。將軍澳的發展,可說是牽動了整個九龍東,甚至西貢。隨著將軍澳的發展,九龍東的居民,由50多萬增至現時已近100萬,人口翻了一翻。而醫療方面,亦增加了將軍澳醫院,而原來以治療肺病為主的靈實醫院,亦擴大服務,兼顧其他病人。
為九龍東居民健康把關的三間醫院,最早的是靈實醫院(1955),她最初是一間肺病療養院,服務的是肺病的病人,而不是當區居民。及至肺病受到控制,而其他醫院亦能處理相關病例,靈實的服務亦漸漸擴展和落實在地區,但她固有的關注和專長,仍在發揮作用。
由於靈實是一間有基督教背景的醫院,而創院的目的是治療肺病,所以對慢性疾病和心靈關顧是特別注重。因此他們在90年初率先發展了「胸肺復康計劃」,利用結合藥物和物理治療的方法,大大改變病人的病情,隨後更領頭成為首個「愛滋病善終服務」的醫院,而善終(紓緩)治療至今仍是靈實一個重要的服務。
由於靈實是一間有基督教背景的醫院,所以一直得到「基督教靈實協會」的支持。除了院牧的人手相對充裕(現時共有9位),更因為自1995年開始,皆與伯持利神學院合辦CPE訓練,如此無形中亦增加了二、三十位的實習院牧。這對於一間以復康治療為主的醫院,實在是一件美事。
至於隧道另一端的聯合醫院,她全名是基督教聯合醫院。所以這一間開始於1973年的醫院,亦和基督教有關。正因如此,醫院在開設初期就已經有駐院院牧,這比1984年港島葛量洪醫院有院牧早了十年。但由於聯合的規模比靈實大,有病床1300多張,卻只有6位院牧,包括其中2位是由天主教區委派的義務院牧(1位全職及1位部份時間),所以院牧的工作壓力也很大。
聯合醫院是由基督教協進會和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合作開辦的醫院。因此,她秉承了那打素矜憫為懷的精神,亦有協進會社區服務的精神,所以她們一直強調自己是一間社區醫院,無牆醫院,並主動走出醫院,進入社區作教育和服務。而在眾多醫院中,基督教院牧和天主教牧靈部之間的合作,聯合醫院可算是其中最緊密無間的一間。由無牆醫院到無間合作,「聯合」都是身體力行。
隨著新市鎮發展的需要,在1999年12月將軍澳醫院亦正式啟用,她是區內唯一一間政府醫院(其餘兩間皆是補助醫院)。醫院的基督教院牧服務,由將軍澳地區一些教會組成的院牧事工委員會負責。但這一間有病床423張、且有急症服務的醫院,卻只有1位全職院牧。從人手的比例而言,可說是十分不足夠。和有基督教背景的醫院不同,政府醫院的院牧服務經費全賴教會和個人的直接支持。因為在九龍東已有兩間基督教醫院,她們也有一定的教會聯繫。所以將軍澳醫院的院牧在邀請教會、參與和支持方面,無疑需要更多努力。
由於在地理上,東南西北中,只有中是可以四通八達,其餘東南西北,各處一隅,他們只能在地區中努力發展。如新界西、北區、港島東等地區,他們的支持亦只能靠地區。相反伊利沙伯、廣華,甚至九龍、沙田威爾斯等醫院,因為在中樞地帶,或交通主幹,招募義工和呼籲支持,的確更為有利。所以九龍東的三院,如果能流通配合,或許可以產生協同效應,使院牧服務的資源更多更好,事實上,在醫院聯網之下,病人流動是必然的事,如果院牧服務也能「聯網」,相信效益亦會更大。
只是醫院是由中央統管,但三院的院牧服務是由三個不同的委員會管,組織和背景都不一樣,「聯網」只是一個粗略的說法,但彼此之間加強合作,特別是對將軍澳這間「新」醫院支援,卻是真實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