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室禱告

病室禱告

 羅杰才 
最需要禱告的地方

當教牧同工、院牧、探訪義工,甚至只是一個基督徒,一旦踏入病室,離開時,不論探訪的對象是否是基督徒,若是可能的話,總希望能夠為他有一個禱告。事實上,除了祈禱室,病室也許就是世上最多禱告、最期待禱告、最需要禱告的地方。

然而,病室卻又不像祈禱室,有寧靜的環境預備好的心靈,病室往往是充滿焦慮、不安、甚至悲傷、絕望。繁忙的醫療程序──探熱、量血壓、餵藥、打針,穿梭的探病者,都妨礙禱告的進行。因此,病室禱告在時間和空間方面的把握,是首要的事情。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禱告的時間都會是在我們離開病室之前。因為之前有機會交談和鼓勵病者有禱告的信心,也解釋了禱告的目的。只是禱告後卻不要匆忙離開,多留一會再向病者作一些鼓勵和講解會更好,因為經過禱告,人的心會變得更軟,更能聽得到屬靈的話。

信心與愛心並重的禱告

病室禱告不應只為禮儀的一部份,更不應是「例行公事」,病室禱告應當是啟發信心,並讓人感受到愛心的行動。因此,禱告之先應當培育病者及他們的親友,使他們對禱告有多一分的認識和期待。如果病者或親友當中有未信主的人,就更需先讓他們對禱告有所瞭解,才能引領他們的心轉向上帝。因此,在探病的時候,一方面要觀察病情,另一方面更要留心病者的心情。實在的禱告是由心開始,若然我們不能把握病者心裏所著重的事情,那麼我們的禱告就必然落了空。

很多時候,開聲為病人求醫治是最容易的禱告,也是最常聽見的禱告,但卻往往並不是最好的禱告,也不是最有效的禱告。若我們以為引用一些應許的經文,宣佈神是大能、信實、拯救,就等於有信心,事實告訴我們,絕大多數這樣的禱告,並沒有出現所期待結果。這並不是神不信實,更不是祂能力減少,只這樣的禱告,是鳴鑼響鈸,聲音再大也只能震動耳膜,不能觸動心靈。

或許,病者的病是末期癌症,但他卻已心知生之將盡,或坦然、或無奈的接受了事實,心中仍記掛的只是家人兒女,前麈往事中的一些遺憾。若真是如此,求醫治反而是不切實際,也不符病者心中所願。像這種情況,禱告若能集中在為生命獻上感恩││讓他知道自己一生是有價值,是蒙福的;為靈魂交託││讓他知道魂需要有歸宿,並且耶穌是救主;為家人交託││使他能安心面對生命終局而不焦慮,反而更能使病者和他的家人感到實在,並得到安慰,這不單合乎信心,也合乎愛心,妄顧事實和意願的禱告,不會是信心的禱告。

簡單明白的禱告

我們要清楚的知道,雖然領禱的是我們,但主要的禱告者卻是那位病及他的親友。所以我們的領禱最大的目的是引領他們的心向神祈求。因此,我們的言詞、語氣,都要讓他們明白,並且感受到真誠的關心和信心。為未信主的病者禱告,千萬不可又急又快,也不可有屬靈專用語,例如三位一體、要向山舉目、撒旦權勢等等,要用平常人聽見能明白的話語。贅長和複雜的禱告也不合宜,這正好犯上了「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的毛病。一旦對方心裏有了不耐煩,領禱者就算有更美妙禱文和正確的神學也不管用。越長越多的禱詞,只像多餘的砂布,不但無用,反而有礙,禱告就好像用藥,必需適可而止。

若是可能,我們也可以帶領病者或他們家屬開聲禱告,或用以他們為第一身形式去領禱。但這更加要留心禱告的內容,必須是他們會毫無困難能夠口應心和的。經驗告訴我們,越是簡單明白的禱告,越能引發出感受和信心。禱告的言詞成為導線,而不是成了阻礙。

真實的禱告

至於有一些病者,可能受到隱暪而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或是對自己的病情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只希望我們為病得醫治禱告。作為探訪者,我們一方面是要帶給他有安慰和鼓勵,但另一方面,我們卻要避免虛謊,讓病者更深的埋在不真實的期盼之中。然而,這實在是一件教人為難的事。作為一位代禱者,或許並不適宜真接揭穿他們恐懼,但智慧地使他們勇於面對最壞的事實,不單不會破壞他們的信心,而正是建立他們信心的開始。

若然我們能把焦點由身體轉向心靈,由虛幻的期待轉向分享關懷,並建立對神的信靠。我們的禱告會有更多的感恩、積極,並且會有更多的交託。或順或逆、或好或壞,那病者和家人都知道主的信實不變。祈求醫治的禱告,絕對不是在病室中最難的禱告。透過禱告讓病者和家屬能接受事實而不絕望,並且有信心面對最壞的可能,這才是最不容易。禱告的焦點從來就不應當是一個「目的」──或醫治、或成功、或解決問題,而應當是上帝。

正確的禱告不是告訴對方上帝會醫治他,所以他要有信心,而是上帝是生命之主,所以我們信靠祂。這樣絕不會消減信心,當人越深信上帝是生命之主,他的信心、意志與盼望也越強,他也越有力量去面對病的事實,甚至是死的威脅,唯有這樣,他的禱告才會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