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己及人—關顧者的自我認識和情緒管理

「顧」己及人—關顧者的自我認識和情緒管理

 湯新南院牧(訓練督導)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臨床心理學家葛琳卡女士在《情緒四重奏》一書(第16頁)中指出,「情緒」是指我們的「心情」和「情感」的狀態,而「感受」就是我們去體驗這種狀態時所得的感覺。她認為人有五種基本的情緒,包括:悲傷、恐懼、憤怒、愉快、驚訝。而在《家庭會傷人》一書(第65及191頁),心理輔導員約翰佈雷蕭將「情緒」(emotion) 一詞,解讀成為E-motion (energy in motion),認為「情緒」是一種動態的能源,幫助我們準備去解決問題和遇威脅的情景。以下我們將會探討,關顧者在關心或探訪受助者時個人的情緒問題。

關顧者情緒產生的三大原因:
1. 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 要關顧的人多:根據政府在2009年2月出版的統計月刊,統計數字顯示本港已超過115萬人屬長期病患者,即是七分之一人口,也表示每個家庭就可能有一位患者。而照顧長期病患者不單只是提供起居飲食,還需要提供心靈關顧。
‧ 社會講求專業化:現時關顧員或探訪義工等需要有相關的訓練或認可的資格,與昔日比較明顯是要求更多了。
‧ 受助者要求高:現在的生活或教育水平越來越高,受助人對服務要求亦相對提升。
‧ 做事講求效率:由於受助者人數越來越多,關顧員人數因資源所限形成人手不足,所以必須抓緊時間。

2. 社會問題激增

‧ 青少年吸毒:現時青少年吸毒情況日趨嚴重,所涉及的不單是他自己,也要顧及家人的壓力。
‧ 婚姻危機:離婚數字上升,令需要接受輔導的人數亦相繼增多。
‧ 人口老化:老人問題包括:健康衰退,自我照顧能力較低,孤單感及其他心靈困擾相對較多。
‧ 疾病普遍化:癌症、柏金遜、中風等病例亦開始年輕化,這些社會問題亦會為關顧員帶來緊張的情緒。

3. 謬誤的觀念

‧ 讓自己感到被需要:時常渴望別人需要自己的幫助,才顯出自己的價值。
‧ 被對方的反應牽動:容易被受助者的景況牽動自己的情緒,不能抽離。
‧ 對自己期望過高:期望自己每次關懷都能對受助者有幫助,但當現實與期望不符時,會情緒低落,或懷疑自己的能力。
‧ 「信念」受衝擊:遇上與自己所學或所堅持的信念不一致時,因未能接受新挑戰而情緒受衝擊。

以上這些因素都會增加關顧者的壓力,並直接或間接影響關顧者的情緒。

當人面對危機時,便會產生自我保護系統去處理情緒,心理學家稱之為「心理防衛機制」。以下是產生機制時出現的五種情況:

  1. 合理化:用一些別人及自己易於接受的想法,去代替自己真正的感受。
  2. 轉移:將對一個比較有權威性的人物身上產生的負面情緒,轉移到一個比較安全的人身上。例如不敢對抗有權威的人,轉而向弱小者發脾氣。
  3. 壓抑:將一些痛苦的情緒從意識中除去,裝作沒事發生。
  4. 投射:因對方與某人有相似,而不自覺地將情感投射到對方身上。
  5. 否認:為了保護自己,不想面對一些不愉快的經歷,於是完全否認這個事實的存在。

除了敏銳自我的「心理防衛機制」之外,也要認識個人表達情緒各有不同,影響自己的情緒反應因由:

1.  天生性格:例如內向、樂觀、暴躁、自信等都會影響關顧者的情緒表達。
2.  家庭教育:李維榕博士將家庭形容為「工廠」,孩子從父母的身教及言教模造出他的一套情緒表達的觀念。
3.  傳統文化:中國儒家思想 (禮、義、廉、恥) 教育了我們與人相處的態度。
4.  個人價值觀:衡量情緒表達的後果。如果接受「贏了一場跤,輸了一個家」,就會採取忍耐、包容的態度。
5.  宗教信仰:不同的宗教信仰會影響情緒的表達。例如:從基督教角度看憤怒,應該是「愛是恆久忍耐,不輕易發怒」和「不可含怒到日落」。

作為關顧者,情緒醒覺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單可以減低情緒的壓力,而且有助關顧者不受情緒影響,使受助者得到正確和合適的關顧。因此我們要適時進行「情緒醒覺練習」,「重溫」一些刻骨銘心的情緒經歷。從而發現自己的性格、家庭教育、傳統、價值觀、信仰如何影響自己的情緒。但重要的是,發現之後要懂得易構負面情緒。例如:

  1. 嘗試將「愛」注入代替發洩憤怒,以便深化及強化對美善一面的認識。
  2. 檢視負面情緒所包含的重要信息,例如:如果感到沮喪,那也許是意味生命有些不對勁了,要想辦法解決它。
  3. 要明白憤怒是要維護自己尊嚴和自我價值,不要一下子就把它壓下去,要從中發現更多。
  4. 憂傷也許帶著道別及結束的能量,在生命說再見和完成生長過程亦有它的位置。
  5. 恐懼可以讓我們有辨別的能量,幫助我們注意到危機所在,並保護自己。
  6. 罪惡感是形成良知的能量,它讓我們對事情有原則。沒有這個能量,人就會麻木不仁。
    (參考約翰佈雷蕭著:家庭會傷人第65-66頁)

關顧者不可能沒有情緒,也不可能完全沒有負面的情緒,其實一些所謂負面的情緒,如憤怒、恐懼,也有它的意義,重要是我們能把握它們,發現真我,這樣才是最重要。

現今的社會充滿了不同的挑戰,關顧者如何能保持一個健康的心靈?

  1. 在強調勝利和成功的社會,強者的定義給扭曲了。何謂強者?應該是不怕面對挫敗及困難,能夠從經歷中反省及學習,將自己的體會及經驗成為助人工具的人。
  2. 能誠實面對情緒及接納自己的情緒反應,並反省情緒產生原因的人,不單是一個成功的關顧者,也是一個健康的關顧者。
  3. 培養成熟靈性是關顧者畢生的學習,我們要嘗試在溫柔和矜憫學習愛,更要對自己有仁慈和關愛。在關顧中要常常默想神的同在,提醒自己要以基督的心為心。
  4. 多做一點,是有愛心的關顧者最常遇上的試探,如何防止透支就是智慧了。要留意身心社靈是否有均衡的生活,更要承認自己的限制。切記人的價值不單是由助人而得來的,是他的Being,而不是他的Doing。
  5. 關顧者的自我成長比他關顧的責任更重要。如果有這樣的可能,要接受靈修指導,處理自己的問題。靈修學大師譚沛泉博士建議:
    ‧  覺察自我:是否以幫助人為自己的人生意義,而導致身心透支?
    ‧  醫治自我:若有創傷未癒,應先處理,以免將情感投射在受助者身上,這樣便不能幫助他人。
    ‧  關愛自我:除了關顧別人外,也應著重自己的感受,不應勉強作自己不喜歡作的事。

(參譚沛泉著:認出誰在路上同行,第141-143頁)

耶穌說:愛人如己。關顧者愛人之餘,必需先懂得愛自己。這不是自私,而是對自己負責任的表現;而且一個成功的關顧者,必然是一個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人。

09年10月12日舉行了院牧服務銀禧情大型聚會 —「全港醫院牧關日」。本文摘記了湯新南院牧所主講工作坊的內容,題目為《「顧」己及人 — 關顧者的自我認識和情緒管理》。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只摘記當中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