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牧養的教會,有一個青少年的團契名叫畢士大。我已經記不起為何這個少青團契會取這個名稱,是諧音「不是大」,還是表示少年人有活力,或是有其他意思?雖然如今這個團契已經解散,當年的少年人今天亦已步入中年,不再「不是大」了。但我高興的是,不少這個團契中成長的團友,如今仍是十分有活力。因這個團契的原故,我對畢士大的印象就特別深刻。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裏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有古卷在此有:等候水動〕〔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水動之後,誰先下去,無論害甚麼病就痊癒了。〕在那裏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麼?」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裏;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猶太人對那醫好的人說:「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他卻回答說:「那使我痊癒的,對我說:『拿你的褥子走吧。』」約5:2-11(和合本)
刻意的選擇
畢士大是耶路撒冷的一個水池,按聖經所記,這裏有五個廊子。如果有去過北京頤和園的,大概會明白甚麼叫廊子。這裏的當然不能和頤和園相比,但有五個廊子,是以表示這是一個寬濶的地方,這裏不但有一個水池,而且還有讓人安息日的會堂(約5:10)。
在福音書裏,不同的作者對耶穌的教訓和神蹟都有不同的取材。約翰福音獨特的選取了耶穌在畢士大池所行的醫治神蹟,這個醫治神蹟和另一個「醫好生來是瞎眼的」(約9:1-7),可謂是互相呼應。一個是叫癱的人行走,一個是使瞎眼的人看見,並且這兩個醫治神蹟都同樣在安息日發生,同樣衝擊當時的會堂的秩序,甚至是法利賽人的權威。
不動的池水
耶穌醫治病人,無疑是出於愛心的行動,但祂為何偏偏要選擇在安息日去做這事呢?這正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他方。因為無論是那病了38年的,還是那生來是瞎眼的,都沒有必要急不及待的在安息日醫治他們。除非耶穌是刻意選擇了這一天,好讓法利賽人反思守安息日的方式、態度和目的。
耶穌曾經和法利賽人申辯,指出上帝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太9:13),甚至指出行善比守安息日更重要(太12:12),但祂的教訓似乎不能改變積習已深的「傳統」。因為對安息日所有細節的堅持,是法利賽人維持他們權力與利益最大的保障。然而,亦因如此,原本是叫人反省、悔罪、感恩、得力的安息日,變成了一個徒具形式、死氣沉沉的宗教活動。耶穌選擇在安息日,在畢士大池,醫治一個病了38年的病人,並且吩咐他即時「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約5:8)很明顯,這裏有一個隱喻。可惜當時的法利賽人不單沒有明白,而且還採取了敵意的態度。
畢士大池被傳說有醫治的能力,所以吸引了各地絕望的人前來「求醫」。所以這裏其實已像一間醫院,或是一個援助中心;更因為這裏有會堂,所以這裏的病人理應得到照顧。但按那個被耶穌詢問的病人所說的,他們經歷的,不單只是自己的不幸,更有毫無幫助的埋怨。「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裏。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約5:7)令人失望的,又何止池水不動?
攪動一池死水
按照傳說,池水要動的時候會有醫治的能力。聖經對這個說法並沒有作出肯定或否定,因此我們亦無需作不必要的詮釋。但耶穌選擇了在這個眾人期待「水動」的畢士大池行這個醫治神蹟,無疑就等於攪動了池水一樣;也就是表示「動慈心」、「行憐憫」,正是安息日的精神。一池死水,對患病受苦的人,是毫無意義的,一個沒有慈心和憐憫的信仰群體,即使他們很「認真」的守安息日,亦是一樣。所以祂真正要攪動的,不是畢士大的池水,而是法利賽人和我們的心。
有人認為耶穌在畢士大池所行的,是一個了不起的神蹟,因為祂醫治了一個病了38年的人。其實,又有那一個神蹟不是了不起的?所以我們毋需刻意分別神蹟的大小難易。反而神蹟以外,有甚麼值得我們思考和回應,才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在這裏,我們有否發現,原來耶穌並沒有把所有的人都醫治了。為甚麼呢?這不單是一個值得深思的神學問題,而且更可能是一個需要切實回應的挑戰。
如果我們查考福音書,無論我們如何肯定耶穌的大能,都不難發現祂並沒有把所有的病人治好。畢士大池只是更為聚焦的讓我們看見個事實。我相信,並不是耶穌沒有能力把畢士大池旁所有的人治好,也不是祂不願意如此去做。然而,在我們的世界,永遠都會有病人和受苦的人,即使耶穌一次醫好所有畢士大池旁的人,也不能解決所有的病苦問題。因此,祂要攪動的是法利賽人心中的一池死水,也是我們心中的一池死水。惟有當上帝的教會「動慈心」、「行憐憫」,病人和受苦的人才有希望。問題是,我們是否願意被上帝「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