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亞的產期到了,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裏沒有地方。(路2:6-7)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路10:34-35)
曾聽過傳道人在聖誕節以「客店裏沒有地方」(路2:7)作為講道的題目,藉此召喚人空出心房,迎接救主誕降。在剛過去的聖誕節,心裏也不住在「客店」徘徊,而且不但是伯利恆拒絕主耶穌的那客店;還有那耶利哥路上,曾接待被強盜打傷的人的那客店(路10:34)。
聖誕節的安息禮拜
12月22日是冬至,臨近放工,正想趕回家過節,收到陳一華牧師來電,問我在聖誕節能否主持一個安息禮拜。原來他輾轉受托,要為一個喪家找一位牧師幫忙。事緣是一位年老姊妹,晚年時信主受洗,但因體弱,所以一直沒有正常的參與教會的活動。最近離世了,但她的兒女都不是基督徒,對基督教的殯儀亦是一竅不通。只知道母親已經洗禮,用佛道儀式該是不宜,於是就找為母親施洗的教會幫忙。孰料教會竟表示臨近聖誕事忙,不能辦理。
由於喪家無助,就任由殯儀館指點,結果更為他們「選了」一個最不方便出殯的日子—12月25日舉行安息禮拜,26日(禮拜日)出殯。定了日子之後,喪家仍是四處找牧師幫忙,只是就更困難了。事情輾轉到了陳牧師那裏,又到了我這裏。剛巧我當日並沒有不能分身的要務,知道情況,就一口答應了。說得那麼詳細,並不是想表示自己如何,那不過是舉手之勞,應有之義無足掛齒。只是想道出,一個家庭有親人離世,必然會傷感難過,甚至會不知所措。這時求助教會,教會又怎能拒人於外。這才是令我耿耿於懷,思緒不住徘徊「客店」的原因。
客店裏沒有地方
古代社會,並不流行觀光旅行,旅人一般都是僧侶、教士;或是商人、官吏。因此客店並不多,也不能接待大量旅客。由於耶穌降生時,正值「報名上冊」(人口普查),各地散居的人都要還鄉登記戶籍,小小的客店也當然擠得水洩不通,所謂「沒有地方」,其實是沒有人願意空出位置。
然而,在這時還鄉的,都該是同鄉故友,而且當一個臨產的婦人有急需,客店裏的人,總該動點慈心,思想如何幫助。也許在伯利恆的那一夜,這客店裏的人,也曾經為難的,甚至是掙扎的,只是到了最後,大家還是選擇留在客店,享受自己的安舒,讓這「可憐」的產婦去馬棚,是「生」是死就由得她吧﹗這就是曾經唸到的聖誕故事,也是今個聖誕所經驗到的事。
教會也是客店
其實古代除了客店之外,在東方,廟宇、道貫、禪院等地,也是過客求宿求助之處;在西方,教堂和修院,亦為旅人提供庇護,因此,教會也算是「客店」。這就是聖經中特別提到要「接待客旅」的原因(太25:35,來13:2)因為不接待客旅,無疑就是將他們置於徬徨,甚至是交於死地。
雖然在今日社會,教會已無需兼具酒店的功能,但教會卻仍然要具有「接待客旅」的慈心善意。那就是讓徬徨無著的人,得以安頓,淒苦無依的人,得有所靠;受傷受苦的人,得以療慰。其實,古代的客店或教堂,不單只為客旅提供食宿,由於當時的社會並沒有醫院,他們還得負起醫院的責任,照顧有傷有病的人,撒瑪利亞人比喻所講的,正是當時的真實情形。
客店裏可有地方
曾經聽過有牧師講撒瑪利亞人的比喻,將客店解作教會,二錢銀子解作新舊約聖經,店主當然就是教會的牧者了。把二錢銀子解作新舊約的聖經,或會讓人覺得過份靈意化,但把客店解作教會,其實並不離題,而且十分貼切呢﹗因為教會本來就具有客店和醫院的功能—使人得安息和醫治。
在伯利恆的客店,因為沒有人願意讓出地方,以至錯過了迎接救主降生的機會;但在耶利哥路上的客店,卻因願意接待那受傷受苦的人,接待了主耶穌。因為這個著名的比喻,有不同的解說,其中有一個說法是,那被打傷的人,其實就是主耶穌。這說法的根據是在馬太福音25:35。因此我們接待客旅,就是接待耶穌。
今天,客店裏可有地方?我們的心,可有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