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從外國致電問候,使我有點意外。他問我,30周年的事工是否很忙?我隨意回答:有點吧!他接著就說:應該很忙吧!因為慈聲的「牧關講章」你都沒時間寫了!這時我才明白他特意給我問候的原因。朋友說沒看到「牧關講章」有點可惜。他的欣賞讓我感到鼓勵,但停寫的原因不是工作太忙,而是因為30周年要佔用版面,惟有暫停了。
其實這專頁也是我所樂意寫的,因為喜歡思考聖經,而且寫的過程充滿樂趣。既是如此,也就借意和大家分享最近一篇講章的領會:路加福音15章的三個救恩比喻:尋羊、找錢、浪子回歸。
這三個救恩比喻,每個都能獨立成篇,所以一般都是分開講解。但統合起來看,卻會另有發現。三個比喻有三種關係:牧羊人(按當時的社會狀況,牧羊人一般並非是羊的擁有者,而是受僱或受託照顧羊的人)和羊;婦人(錢幣的擁有者)和錢幣;父親(超越受託與擁有)與兒子。
羊的比例是100份之1、錢是10份之1、兒子則是2份之1。比例不斷在變,但對1的重視卻是不變。尋羊是在曠野,是動態的、緊急的、冒險的;找錢卻是在室內,是靜態的、細心的、耐性的。兩個比喻一外一內,一動一靜,成了對比、平衡、互補,將上帝救恩的心意充份表達。但更精彩的還是第三個比喻,因為它是以「父子」的關係描述。
更值得留意的,比喻裡的父親沒有去尋,也沒有找,而是在家門口等。為甚麼?這是比喻的伸延,尋,尋不著;就找,找不到;就等,直等到我們回來。也是故意的刻畫,因為人不是羊(動物),也不是錢幣(物件),離家的人,浪子的心,只能等他醒悟、回轉。
三個比喻的次序和重點是「尋、找、等」。其中「等」最為重要,也是最難。因為尋和找我們可以操作,但等卻只能期待。因此「等」比「尋找」更加需要和更能突顯信、望、愛。 上帝對所有的人都願意「尋、找、等」,但不同的福音事工,卻有不同的氣質與形態。至於院牧事工,則是既要尋、又要找,更要等。這是我對三個救恩比喻和院牧事工的體會。請您支持我們的服侍,也記念30周年事工。祝
心如夏日 福似甘霖
您的弟兄
羅杰才
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