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寫:梁婉琴
雖然許院牧教學忙碌,卻騰出了一個下午進行訪談。當天她在醫院大堂接我,然後帶我到醫院J座1樓,就是她辦公室的所在地。安頓坐下,她送上一杯特別的茶,茶包是遠從荷蘭買回來的。對她來說,荷蘭可算是她的家鄉,不過,她出生的地方卻在英國。
遊牧民族的童年生活
許院牧的父親十五歲便跟隨了伯父到英國生活,並一直在餐館工作。及後回港探親認識了母親,婚後兩人回到英國生活和經營餐館,她就在英國出生。因為父親負債累累,童年時過的是遊牧寄居的生活,母親在迫不得意的情況下決定舉家搬回荷蘭生活;一方面是為了盡快還清債務,二方面是讓父親有重新做人的機會。由於許院牧的母親未能把女兒留在身邊照顧,只好拜託不同的親戚幫忙,就是這樣她的童年分別在英國、荷蘭和香港度過。直至九歲她才有印象見到自己的父母親,所以許院牧形容自己的童年可說是無父無母。
她不但自小就培養了「鬼妹仔」性格,更形容自己十分「男仔頭」。「我喜歡和男孩子玩,因為覺得女生太斯文,動不動就哭,很難理解。和男生一起就可以四處闖蕩,和他們爬樹、跑山、甚至打野豬。」這些都是她在香港生活的難忘片段。那段日子她由外公外婆照顧,除了上學,還要到田間幫手除草和割菜,更要負責放牛。「我對婆婆家裡的兩隻牛都十分有感情,因為常常要帶牠們到山上吃草,牠們也就成了我的童年伴侶。」小時候,她一直認為婆婆不愛自己,只愛大妹妹,加上她頑皮好動,所以經常都被外公外婆懲罰。不過妹妹很愛錫她這位姐姐,所以直到現在她和大妹妹的感情都依然很好。
九歲那年,父母帶著所有弟妹回港,難得見面,卻還未到一家團聚的時候。「媽媽想弟妹留在香港唸幾年中文,我是大家姐,她當然希望把這重任交給我。」她不單忠於所托,更對弟妹愛護有加。「那些年不單把我們姐弟妹的感情培養出來,更把我獨立和刻苦的精神都訓練出來了。」到她十三歲,父母決定把孩子們帶回荷蘭,她便離開香港,同時告別農村的生活。
不願意一輩子批薯仔
雖然一家團聚看來是父母的決定,但在許院牧心裡卻是天父應允了她的禱告。「還在香港讀中一時,老師帶我信耶穌,我向天父說,若祂真的愛我,就讓我可以有自己的家,不再過寄人籬下的生活吧。」不過,回到荷蘭後,她卻因媽媽反對而未能參加教會;但中學的老師和校長卻不斷寫信鼓勵她,又寄來靈修刊物,讓她看到天父的愛顧。所以每逢暑假,她趁媽媽帶弟妹回英國,便到教會去,繼續認識追求。
誰知四年後這個齊整的家又遭解散。「爸爸依然嗜賭,媽媽變得十分情緒化,同時考慮到子女的升學前途,所以最後決定離開爸爸,帶了我們五兄弟姊妹去英國投靠舅父一家。」原以為這是與爸爸的決裂,怎料最後卻是她與媽媽的決裂。因為媽媽擔心家庭的經濟,叫她輟學賺錢養家。「我當時只有十七歲,試問可以當甚麼工作,我實在不願意一輩子批薯仔!」可憐的孫兒令一直不愛她的婆婆都心痛起來,並且向她道歉。「婆婆終於體會我的苦了,她的一句『對不起』更把多年的委屈和不快都完全抹去了!」於是帶著舅父給她的50英磅隻身回荷蘭去。
神的旨意要在她身上成就
回荷蘭後,許院牧開展人生的新一頁,邊讀書,邊做兼職,後來加入了政府部門工作一段長時間,並從事會計的專業工作。在信仰上,她十分投入教會生活,十八歲受浸,加入了荷蘭阿姆斯特丹華僑基督教會(現為「阿姆斯特丹恩泉宣道會」)。當她的事業和生活越來越穩定下來時,卻又晴天霹靂。在一次身體年檢中,醫生發現她患上癌症。手術後的三個月,她全時間休息,期間對生命有更多反思。「記得某天獨自在公園散步,看著美麗的晚霞,心裡不禁問,既然生命這麼脆弱,我豈不應把握短暫的人生,為神所用?」可是,這個感動當時只放在心裡,沒有進一步的行動。
過了一段日子,聖靈提醒她需要認真回應神。神再三給她印證,甚至為她預備了讀神學的四年學費。另外,她希望可以有三年時間在英國照顧媽媽,並和她修補關係,神也開了路。雖然媽媽對她獻身的決定並不鼓勵,只是她知道神的旨意要在自己身上成就;而和他拍拖三年的男友也有同一的心志,神就帶領他們在婚後回港,一起進入浸信會神學院。「雖然在外國長大,但始終是中國人,所以我們的異象是牧養華人。當年接近九七回歸,更是希望一同經歷這歷史時刻。」1997年她在浸信會醫院修讀暑期CPE,1998年1月起,在葛量洪醫院院牧部服侍,直至8月底完成所有實習學分,便和丈夫返回荷蘭,在他的母會一起服侍五年多。
幫助牧者發揮生命特質
牧會的經驗讓她親身體會到,自我了解和個人成長對牧者實在十分重要。「想起當年讀CPE對自己的幫助,我開始思考未來服侍的方向,並且希望能夠用十年的時間進深裝備,以致他日可以幫助傳道人,讓他們的牧養能夠發揮更好的果效,從而建立更多信徒的屬靈生命。」2003年除夕,夫婦一起回港。翌年,許院牧進入建道神學院,用四年時間修讀道學碩士,主修教牧輔導。期間她又經歷了一個大手術,神不但再次保守她的身體,又讓她對病患與死亡有更深刻的體會。
2008年畢業後,她在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任職助理院牧,主責輔導中心事工。由於之前她已完成四個單元的CPE學習,所以入職後她開始兼讀CPE督導課程,至2014年正式取得督導資格,也是該院第一位成功「出產」的督導。許院牧用「嚴厲」來形容整個受訓過程,「我是個專心一意的人,又有一股堅毅的精神,不輕言放棄,所以即使有多困難都會堅持到底。」說來好像輕描淡寫,但受訓的艱辛歷程的確不難想象。
對於如何看督導的召命,許院牧重申神給她的呼召,就是要與牧者同行,幫助他們認識自己,讓他們發揮神所賜的生命特質。常說學生都是督導的老師,她絕對同意。「不論是院牧、神學生或是教牧,他們都是一面鏡子,也是我的老師,讓我在幫助他們的同時,也幫助自己持續成長。」至於對未來事奉的期許,她希望能夠好好整理服侍的經驗,並繼續進深學習與臨床牧養有關的課題。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是許院牧很喜歡的一句經文。回望她的人生和教學,用「先苦後甜」來演繹也實在十分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