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是互惠的,我的「你」之影響我,正如我之影響他一樣。我們的學生在教我們,我們的工作在塑模我們。……我們的生活不可思議地牽引在世界互惠的洪流裏。 ~馬丁布白《我與你》
前言
臨床經驗或實習是CPE不可或缺的元素。一般而言,實習時所提供的督導主要是個別單對單的模式。可是,單一的模式並不能滿足學員們各方面的需要。督導者需要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技巧,才可給予學員全面的關顧。除了要有多種不同的教學技巧及方法,督導者也須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予學員。
在傳統的單對單的督導模式之外,CPE亦重視小組的督導模式,其中以「人際互動關係」(IPR)小組或稱之為「成長小組」(Growth Group)最為學員津津樂道。
由於學員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角度去瞭解小組督導模式於學習上及情緒上所產生的果效。以下是一位延伸CPE課程學員於中期評估時,對小組的同儕關係作出的回饋(已得該學員允准刊登):
「同儕文化背景差異,觀點看法不一樣,神學立場的距離,年紀的鴻溝,人生經歷不同,及不同的稟賦。十三週在課堂的學習探求及相處,是神的恩典。我尊重及欣賞每位同儕,同時與同儕間關係相處是按聖經教訓。『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七:12)。……同儕的回饋將銘記在心,有助成長。我享受同儕的坦誠相處,我也會因他們的成功而快慰。我透露一些內心的感受,卻得到同儕的尊重和認同,彼此本能地作出正面、真誠和互相激勵的生命交流。……在互相尊重和瞭解的氣氛下,親密地分享感情、思想及經驗,可使人加強自尊、加深自我瞭解,和幫助同儕相處,這些經驗相信會幫助任何程度不夠健康的人。小組或整體都有著不同的長短之處,各有特色,各有功能。期望努力學習,互補不足。」
豐富的學習機會,多元化的學習經驗
小組督導模式能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及不同的學習經驗,以促進被督導者的牧養專業知識及技巧發展。透過分享、交流個人經驗、處理個案、知識、價值觀、信念及對事物的看法,學員們得到豐富及有用的參考資料,他們的牧養專業知識得以增進,可選用的技巧及手法也得以擴闊。
於小組督導時,組員從其他成員身上,接觸及學習多種不同的工作方式、風格及手法。小組督導提供一個平台給組員進行經驗分享及討論。組員間互相給予意見及建議,以協助其他成員解決所遇到的困難。集眾人的智慧,更多及更富有創意的建議便會產生。
督導與學員的互動
教牧關懷期刊(Journal of Pastoral Care)於一九九六年出版了一本有關研究CPE小組過程的書,名為:Inside the Circle(直譯:《在圈中》)。其中作者收集了一些對小組互動過程的描述,有助我們體會小組學習的互動【註一】:
- 我們通常會以助產士(Midwife)來形容督導者,他/她們不斷嘗試協助或促使小組或個人的誕生。
- 小組好比一個信仰的群體,走在以馬忤斯路上,不斷的說故事、創造和發現。
- 幫助與學員成長,好比與他共舞,並且是按照學員所選擇的音樂和節拍來完成。
- 學員帶著自己生命的針線進入CPE,並且重新為自己編織新衣。
- 小組是交響樂團,督導是指揮,在CPE的經驗,當小組的關係漸漸成熟,他們便懂得彼此合作,共同創作生命之新歌。
- 督導的三種向度:行政管理、輔導治療及建立關係,好比三支釣竿,每一支會在不同的時間,釣不同的「魚」。
- 每一小組都似在縫製一件套裝,這件衣服需按布料的品質和個人的體形來裁剪,正所謂度身定造,沒有兩件是一模一樣的。
誰是我的督導?
在學員與督導的互動中,他們關心的是:誰可以成為我的督導?作為督導者需要經常自我反省和檢視,如何能成為別人的督導呢?這個角色由傳統的「教師」(teacher),變成「學習促進者」(learning facilitator),再變成「啟導者」(mentor)【註二】。
理想的督導者應是一位可以展現高同理、瞭解、無條件積極尊重、彈性、關心、專注、投入、好奇,以及開放的人【註三】。雖然這些人格特質在任何關係中都是很可貴,但是,這些描述幾乎都是完全針對個體的個人內在人際特質。這些特質隱涵的意義,是認定督導者的天生,而非後天形成的。所有參與督導者都把他們的人格特質、知識、能力,以及文化價值帶到督導中,甚至督導者以獨特的方式,展現這些特質於督導角色中。督導者可以藉由運用他們各種人際技巧臨床知識,使他們成為深思熟慮的、有系統,且稱職的專業角色,以增進個人的人際風格【註四】。
- Joan E. Hemenway. Inside the Circle.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Inquiry Concerning Process Groups in Clinical Pastoral Education. Journal of Pastoral Care Publications. 1996.
- 高彥鳴,啟導人師,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5。
- Carifio. M. S. & Hess, A.K. Who is the ideal supervisor?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987.
- Elizabeth L. Holloway. Clinical supervision: a systems approach. Living Psychology Publishers.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