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前顧後的堅實後盾

兼前顧後的堅實後盾

專訪:沙田區院牧事工委員會副主席 – 徐錦輝先生

盧:盧惠銓牧師    徐:徐錦輝先生     整理:吳芬芳

盧:知道徐先生曾任專職醫療工作,那時候對照顧服侍病患者有甚麼體會?這與你後來接觸及參與院牧事工有甚麼關係?

徐:那時我在老人院當職業治療師,跟老人家接觸的經驗並不愉快。他們對我惡言相向,發脾氣時又用腳踢我。我也不喜歡那裡濃烈的氣味、昏暗的燈光和局促的環境。我對工作沒有任何使命感,缺乏耐性。老人家找我聊天,彷彿代替別人照顧母親,感覺自己在虛耗光陰。及後我轉做醫療生意。

論到接觸及參與院牧事工,要追溯到早年上教會的日子。那時我認識一位教會姊妹,她年約二十多歲,癌症康復後去讀神學。畢業前,癌症復發,由淋巴擴散到肺部,我擔心她的身體無法應付。但她決意畢業後成為院牧,以自身經歷去服侍病患者。我被她的話深深感動了,當知道她要自籌薪金,甚至沒有得到教會支持的時候,我便以公司名義在資金上和實際行動上支持。公司有貨車和貨運隊,可以幫助團隊運送物資。這樣我便成了院牧部的義工,並漸漸與院牧部熟稔起來。

盧:可否分享你早期參與前線院牧服侍時,可有甚麼深刻體會?後來是怎樣參與事工委員會的服侍?箇中的體會又有甚麼分別?

徐:事委會主席李牧師見我熱心,便邀請我加入成為事委。我不曾修讀病房關顧課程,但作為庶務義工,只覺一切順理成章。我的公司在沙田,方便運輸及提供物資,藉此支援和關心院牧。屈指一算,至今超過十年。

我認為基督徒無論在社會上做甚麼崗位,首要是尋求上主心意,與其他人彼此配搭,好好服侍。我曾想過是否可以更稱職,應修讀一些相關課程,日後更了解院牧的前線工作。但一直以來我在這方面不太積極爭取,因為我的呼召不在這方面。神若要我做,祂會放在我面前要我做,我只需要留心神的心意,並努力發揮。

我的公司也曾經歷財政困難,那位接受支持的院牧表示會自行想辦法,但我回應只要她的身體仍能支撐,我也承諾會繼續下去。神對我說:「你的事由我管!」現在我不單支持一個,還可以多支持幾個,我發覺你若肯將生命、生活、行動和存留交給神,神自會祝福,倚靠神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盧:作為事委多年,你怎樣看院牧事工?如何理解與實踐事委的角色與功能?又怎樣形容事委會與前線院牧的關係?

徐:醫院是一個人徘徊生死邊緣,爭戰最激烈的地方;病房如戰場。我剛剛出席完岳母的喪禮,基督教信仰指出我們死後有永生,面對親人離世的不捨,不用過度傷心,此刻只是暫別,有一天會在天家再見。院牧站在人生最後一個防線,在前線搶救靈魂,而我是後勤,我們要爭分奪秒,因為生死只是一線之間。

我看院牧是神聖的。第一次跟院牧進行面試,我感覺好困難,覺得自己不夠資格去評論對方。院牧除了要具備一般工作經驗外,更重要是職場的心理狀態,蒙召是否清晰,心志在哪方面,是否自覺稱職和有承擔。面試那刻我好像是上司,當他入職進到團隊,我就是全面的支持者。

站在眾多同工之間,總要有人擔當仲裁角色。作為普通人事管理,事委要有承擔,意見要持平客觀。既出心又出力支持同工。在外面的世界,誰出錢誰就是老闆。作為奉獻者,要甘心樂意,因為是為了榮耀神而做。

盧:過去三年疫情期間,沙田區院牧事工曾遇上很大的衝擊,你怎樣與前線同工一起面對這段日子的挑戰?有甚麼體驗與感受?

徐:疫情初期,院牧無論是到病房探訪或接受轉介個案,均有很多限制,奉獻支持也不太穩定,曾擔心是否要辭退一些同工。然而院牧團隊的內部運作發揮得很好。他們利用這空間,加強團隊建立,固本培源;又開發電話關顧服侍,事委與同工之間互存信任。兩年來我們無增聘或減少同工,最難捱的階段已過去了。

盧:從前線專職醫療工作轉而從商,多年來恆常地提供各方網絡和資源支持院牧事工,可否分享你的領受與異象?

徐:神很祝福院牧事工,也祝福參與事工的我。有一年我正籌備公司上市,每晚工作至深夜十一、二時。我負責的工作範疇很多,非常忙碌,經常失眠,身心已經失去平衡。太太埋怨我只顧工作,而我只希望上主多給我幾年時間。這份差事為期五年,只要努力完成,我就可以提早退休。可是越祈禱越感到不安,我不想接受這份工作,但推辭又怕會惹上官非。怎料此時突然發現身上長了個胸腺瘤,可能半年至九個月後要做手術。我在兩日之內辭了六份公職,包括創科局。我本來想連院牧事委這崗位也辭去,怎知同時聽到另一事委說她剛做了第一期癌症手術,雖然病患纏身,卻從沒有想過放下事委事奉,何況我還未開始做手術。誠然,每次我有這想法,就有更強的聲音叫我繼續。

盧:經歷過許多院牧的應聘、加入、離任及退休,可否分享你對院牧的期望?作為事委,你會怎樣鼓勵及支持院牧在聖職及專業服侍上持續追求成長?

徐:我認為院牧的親和力很重要,亦要有大憐憫,像耶穌般對人動慈心。至於院牧,若入職時四十歲,能夠工作的年期大概還有十多二十年,有足夠空間把經驗傳承下去。若要持續進步,則要靠團隊的定期分享,互相鼓勵,這也是我們團隊的特色之一。

盧:你對沙田區院牧團隊有甚麼欣賞和勉勵的話?對團隊未來五年內的發展可有甚麼期許?

徐:我希望院牧事工可造就和祝福沙田區的教會。作為一個商人,我的優勢是思考角度比較廣闊。我在聯繫地區教會的教牧上,或許有些限制,但我可以聯繫商界的人。未來我希望有更多年輕同工加入院牧的行列。想到疫情期間,大家共度患難,現在是叫人鼓舞的時候,所謂撥開雲霧見青天,我們向下一個里程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