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葛量洪醫院行政總監—梁秀芝醫生
地點:葛量洪醫院行政部圖書室
■: 梁醫生,你當年畢業後並沒有到醫院服務,卻選擇了到母嬰健康院工作。當中有沒有甚麼特別的原因,這個選擇對你日後的發展有甚麼影響?
□:很多醫科畢業生都會選擇走專科路線,但我很清楚自己的方向是要當家庭醫生或專注預防教育的工作,所以決定到母嬰健康院去。記得當年我選擇了一所最忙碌的健康院,每天要看百多個症,但我卻十分享受教育母親的工作。例如教導她們如何為嬰孩探熱,要用奶粉代替煉奶餵哺等等,當然還有家庭計劃教育。這些都令我初嚐健康教育的滋味,更加強了我日後進修的決心。從美國回港後我有機會學以致用,在衛生署不同的崗位開展公共健康教育。
■: 從梁醫生的分享,可見你在母嬰健康院工作的日子十分投入和充實。當中有沒有令你特別難忘的事情?
□:記得有一天一位母親抱著她的嬰孩來到健康院,言談之間發覺原來這位母親是我當婦產科實習醫生時所認識的。當年她因有流產跡象被送入院,我替她作血色素檢驗後發覺指數偏低,於是立即通知上司,後來外科醫生替她做了脾臟手術,並保存了腹中嬰孩。再次見到這位母親實在使我感到很欣慰,作為醫者能夠幫助病人重返正常生活就是最大的使命和最終的滿足。
在健康院的日子我學習要敏銳病人的需要和勇於提出改變。當年每天未開診已有很多母親抱著嬰孩在門外輪候,於是我建議同事提早一些開門讓她們進來,並向上司建議擴大候診大堂,而上司也贊成並採納了我的意見。如何以病人為中心去安排醫務工作,由那段日子已經開始。
■: 能夠以病人的福祉為優先實在難得。那麼當你九二年上任葛量洪醫院行政總監後,有沒有帶來一些突破性的改革和服務的更新?
□: 當年進葛院時正值醫管局實行醫院管理架構重整,我深知道若不趁此機會引進改變就會錯失良機。所以,我同時引進了兩個新概念,分別是持續質素管理和病人教育。今天聽起來這些都沒有甚麼特別,但在十多年前,對同事來說卻是十分新鮮的事物。但其實我背後的信念是很簡單的,即是「設身處地,將心比己」,也就是說以病人出發。
■: 這兩個概念實際所指的是甚麼?並且如何具體地在葛院實行?
□: 持續質素管理主要是針對資源運用和流程重整。當年葛院成人及兒童心臟內科每年要做千多個心導管檢查,但每個都涉及複雜的程序,以致病症的積壓很多。除了手術的流程,就連病人等候取藥的時間也很長。要達至流程重組,不是靠單一部門就可以做到,必需要有跨部門的協調和合作。所以,我首先要去瞭解不同部門在工作上的實際困難,繼而分析情況,當年我還請了顧問給予意見。當確立了改善的方向後,我便邀請同事參加工作坊,與他們分享和溝通,直到他們明白和認同新的流程。現在葛院每年可以處理的心導管檢查已增加至超過二千一百個,等候取藥時間也減短,這正是由持續質素管理所帶來的成果。
至於病人教育,其實就是將教育融入於治療過程之中,例如病人在做心臟手術前,先向他清楚解釋整個手術將如何進行,手術後治療和康復過程須注意的事項等,如此病人就可以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多的掌握並且負上責任,這樣就可以達至病人自助的目標。
■: 葛院同時提供心臟和胸肺專科服務,並且是全港唯一的兒童心臟科醫院。目前病人對兩個專科服務的需求如何,醫院又如何持續提升醫療技術和服務質素?
□:很多人可能以為肺結核病正不斷下降,事實卻不然。每年肺癆病的個案平均有六千個,所以對治療的需求仍然很大。醫院管理層都要嚴密監控疾病的發展趨勢,絕不可掉以輕心。此外,我們與胸肺科門診診所亦經常保持密切聯繫,隨時準備接收轉介而來的病人。對於專業的發展,我們十分重視研究工作,更與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合作,就病人的治療和康復作交流分享。
在兒童心臟專科方面,由於這是一個極之專門的科目,因此需要特別加強醫生和護理人員的培訓。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的層面,自十多年前兒童心臟基金會成立以來,都有推出不少預防心臟病的教育;而葛院亦有由同事組成的教育組,為家長提供病人教育。同時,成人心臟外科亦提供卓越專業水平及融合了成效管理的醫護服務,並成功縮短病人輪候時間。
■: 葛院由八四年起開始有駐院院牧,亦是全港第一間設有院牧服務的公立醫院。對於我們一直以來所提供的心靈關顧服務,梁醫生有甚麼感受?
□:記得我初到葛院時,我已留意到專科門診大堂有定期的病人聚會,我很欣賞,亦很欣慰,因為知道有院牧照顧病人的心靈需要。後來當我同時出任南朗醫院行政總監時,面對著很多臨終的院友,就更覺靈性工作的重要。所以,我衷心多謝你們多年來的默默工作和對病人付出的關愛。醫院對於靈性工作者是十分肯定的,去年紓緩醫學組舉辦了一個研討會,有來自不同醫院的代表參加,更有來自澳門的代表;而當日除有專家分享外,更有靈性工作者的分享,並介紹了葛院的院牧服務。此外,每年醫院的聖誕午餐會都有員工嘉許,而院牧也在嘉許之列。葛院對院牧服務是絕對的支持,並盼望院內更多病人能得到心靈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