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華醫生 ■:盧惠銓牧師 整理:梁婉琴
- 1984年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擔任內科專科醫生,並取得重症醫學及紓緩醫學的專科醫生資格。
- 在明愛醫院工作接近三十年,2014年9月獲委任為明愛醫院行政總監,同時兼任九龍西醫院聯網臨床服務統籌(內科),專責統籌聯網的內科/老人科、深切治療、紓緩治療、急症護理和兒科服務。
- 多年來積極在中央及聯網層面,推動及統籌紓緩治療及臨終護理服務,並擔任醫管局臨床倫理委員會副主席。
□:謝文華醫生 ■:盧惠銓牧師 整理:梁婉琴
■ 謝醫生,你在明愛醫院服務多年,甚至同事會用「傳奇」來形容你。訪問開始,可否讓我們先聽聽你的傳奇故事?
□ 其實我沒有甚麼「傳奇」或特別,不過對明愛的確有一份「長情」。瑪麗是我實習的醫院,之後就來到明愛,屈指一算,到如今快接近三十年了。這個軌跡,從另一個角度看來,可以說是「平平無奇」。當年明愛並不是醫科生的首選,因為屬於補助醫院,醫生都是九折支薪,而且福利也比不上其他醫院。但對我來說,福利不是我最大的考慮,反而自己是否喜歡才是最重要。直至現在我也沒有後悔當年所作的決定,即使多年來都有朋友鼓勵我要給自己「改變」,我卻仍然選擇留下來。
然而必須強調的是我並非對轉變有負面的看法,相反,我是為更好而求變的擁護者,但我不會認同留下來就等於守舊或缺乏安全感,因為我的信念是「思想的改變不會被環境所局限」,即使在同一個環境,我們仍然可以不斷進步,思維模式也可以跳出固有的框框。雖然在明愛這麼多年,我仍然覺得自己和同事都是不斷求變求進。更感恩的是因為在醫院的日子夠「長」,讓我可以見證和經歷整個醫院重建的過程,足足歷時十多年。這實在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和經驗。
■ 謝醫生不僅鍾情明愛醫院,多年來更致力推動紓緩醫學。在云云專科之中,你為甚麼選擇紓緩醫學?當中的心路歷程和體會又是如何?
□ 九十年代初醫管局成立,所有補助醫院也要歸屬其中,明愛醫院當然也不例外。除了在管理和制度上有革新,醫院的專科服務也在迅速發展。記得當年同事都經常一起討論交流,而大多數的醫生都會選擇器官專科,如心臟、胸肺或腎科等。他們的選擇絕對合理和可以理解,只是我始終沒有對個別器官情有獨鍾,反而覺得不應該只聚焦單一器官,而是一個整體的人。不過心裡雖有這個慨念,卻不肯定到底有沒有這一科。直至後來在明愛參加一個講座,講者所分享的正正就是我所想的,也就是紓緩醫學。
多年以來,我診斷過不少癌症病人,更要與病人家屬接觸和解釋病情等。但當我的媽媽確診患上癌症,自己換上了病人家屬的角色後,我才發現原來以往有很多地方都忽略了。我所指的並不是醫療步驟,而是如何更體貼病人和家屬的需要,繼而提供適切的治療和照顧,包括身體上和心靈上。這個親身經歷讓我更加認定紓緩醫學的價值,亦成為我二十年來的學習和堅持。
■ 由開荒到如今,你如何克服各種障礙?你認為現時紓緩醫學的整體果效如何?在未來的發展空間又是怎樣?
□ 紓緩醫學在1998年才正式成為一個學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發現知識之上,更需要不斷體會;雖然醫學的範疇離不開器官和系統,但對垂死的病人來說,靈性的需要遠比身體重要。就是明白到無論醫療科技發展得有多高,也不會改變「死亡是必然」的道理,我和其他同道堅持信念,那管別人說我們「耕瘦田」,也要努力推動。記得當年為了鼓勵同事午飯時段來上課,我每次都為他們預備飯盒。要讓整個團隊應用紓緩治療於病人身上,必須經過教育和認同,並且要持續實踐。
如今不論是病人或家屬,都對紓緩治療的效益給予肯定,實在給我們很大的鼓勵。我相信未來仍有著許多發展空間,但必須強調紓緩醫學並不是與醫療科學為敵,而是相輔相成,就是各自有其功用,視乎如何適切地應用在不同的病人身上。但正如每個醫學專科一樣,知識和經驗都需要傳承下去,這正是未來的挑戰,也是紓緩醫學要走的下一里路。
■ 紓緩醫學觸及靈性的範疇,也會經常與心靈關顧服務接軌。按你多年的經驗和觀察,醫學與心靈關顧可以如何配合得更好?
□ 其實自加入明愛至今,我的經驗都是十分正面的。這裡有一種關顧的文化和氣氛,記得初入病房時,已感受到護士對病人的體貼;後來認識了院牧,更觀察到他們的主動,猶如醫護團隊的一員。我個人對院牧服務的評估有三個向度,首先院牧必須經常「現身」,隨時去到需要關顧的病人身邊;其次是院牧鼓勵和回應醫護轉介,最後是院牧關顧病人後帶來正面的幫助。不過院牧雖作為靈性照顧者,卻不是超然。院牧需要融入紓緩團隊之中,記得當年的午飯課堂,院牧也是其中一員。合作建基於信賴,所以院牧需要得到團隊的認受,而醫護亦要肯定院牧的角色,大家都以謙卑的態度彼此配合,為的是要更好地發揮整全治療對病人的功效。
■ 堅持信念、持久專注、並非容易的事。請問你在貫徹投入之中,又如何讓自己忙裡偷閒,重新得力?
□ 我常常覺得只要心裡火熱,就能夠堅持下去。我也甚少對所作的決定後悔,既然是自己的選擇,就要相信到底。還有,不要浪費時間,包括自己和別人的時間,所以我會盡量守時,也希望別人守時。曾看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沒有今天的人,是因為他用了一半時間為昨天後悔,又用了一半時間為明天擔心。」我會多加一句,就是那人浪費了今天的時間做了些不太重要的事。善用時間需要懂得安排優次,更要分辨甚麼是重要的事情,甚麼是緊急的事情。相信這並不只適用於管理階層,而是每個人都值得學習和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