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油的燈──香港仔浸信會

有油的燈──香港仔浸信會

 思澄 

踏進香港仔浸信會,撲面而來的是一陣天拿水氣味。原來教會正在裝修。林守光牧師說:「教會明年是九十週年了,因為教會的發展,好些地方都要裝修,配合事工的需要。」

十二年前,林牧師返回這個成長地方,開始踏進他神學院畢業後的第一個工場。「當時,連達傑牧師和我是一起開始的,那時,我仍不是牧師。連牧師為教會打下十分好的基礎,這十二年來,我們看見教會有很好的成長。」謙厚的林牧師,沒提及自己有甚麼功勞,但卻不忘記前人的貢獻。

教會目前大約有七百人,年青的當然不少,但仍有相當一部份是年長的。林牧師強調說:「香港仔是一個老漁村,我們有一些漁民教友,他們甚至是不識字的。雖然如今青年教友增加了,也有不少是有知識的人,但我們認為教會應該照顧不同的教友需要。」牧者心腸,真的明白教會是家。「近年,我們十分著重崇拜更新。而這方面亦算是做得頗有成績,因此也帶動了教會的增長。」

所謂崇拜更新,一般就是拋棄傳統的程序、方式,以流行聖詩及樂器取代,藉以加強感性接觸,吸引年青人。但林牧師卻給我們一個「新穎」的答案。「我們的崇拜,仍然有啟應經文、詩班,這些所謂傳統的部份,講道是十分受到重視的一環。」既是和傳統一樣,到底更新了甚麼?林牧師說:「我們是深化對崇拜的投入,每次我們會有預習。並會特別講解詩歌、經文和程序的各環節,務使會眾明白。此外,教會訓練當主席的,要成為崇拜聚會的領航員,而不只是一個報幕員,領詩的,不只是唱得大聲,而是真的是可以領會眾進入詩歌敬拜。我們要讓大家都知道,我們聚集是要敬拜上帝,每一個都是參與者,唯一的享受者只有上帝。」

促使教會在崇拜更新上,以深化崇拜中的投入,而不走活潑感性的方向。林牧師解釋說:「一方面,我們認為傳統的詩歌和程序,仍是十分有價值的,我們不可以輕易放棄。另一方面,我們的確有不少年長的教友,他們已習慣了傳統的崇拜形式,若以另一種形式取代,他們必受影響。如果有兩種崇拜形式,我們不認為是一件好事,因為崇拜應著重合一。經過了努力,如今的崇拜很得到弟兄姊妹的肯定,也帶來增長。」只要有油,燈就能亮,盛器的新舊,反倒其次教會真的明白更新並不是更換,是注入「油」,而不是換上另一件「盛器」。

由崇拜更新到教會關懷,林牧師告訴我們,教會除了辦有兩所學校之外,對區內之的青少年亦關心,他們有外展的籃球隊接觸青少年。此外,還有一個服侍自閉症兒童和家長的小組,這個小組默默的做了十年。談到院牧事工的參與,其實教會在七十代,已開始到根德醫院、南朗醫院等地方探訪。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就正式加入了葛亮洪醫院的院牧服務。兩三年前,又開始了定期在瑪麗醫院的探訪。「教會如今是港島西南區院牧事工的委員之一,我們派出一位同工成為代表,教會每年亦有實質的支持,一年的奉獻是六萬元,另外還會鼓勵弟兄姊妹和團契奉獻。」

除了在經濟和行動上支持之外,教會是以實在的行動參與。「目前,定期到瑪麗、葛亮洪醫院探訪的,都有專責的小組。還有黃竹坑護理安老院,雖然不是屬於院牧部的工作,但我們也有一隊人特別關心那裏的長者。每次有二三十人。其中初信者也有這樣的事奉,因為這樣不單可以幫助別人,亦可以使弟兄姊妹有一個很好的信仰操練。」

「我會特別的呼籲沒有佈道/傳福音崗位的弟兄姊妹參與作院牧義工。我不希望醫院探訪成為那些經常參與佈道的人,另一個佈道責任。結果,一些以為自己沒有能力的人,參與之後就覺得可以幫助別人。他們的信心和自信心都增加了。」林牧師從實踐的經驗中,再一次證明了施比受更為有福的道理。有油的燈,發光就成了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