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營醫療必須重新定位以達致三贏

公私營醫療必須重新定位以達致三贏

專訪香港浸信會醫院行政總監——趙克暉醫生

羅杰才牧師    趙克暉醫生    整理:梁婉琴
日期:07年10月8日
地點:浸信會醫院行政總監辦公室

趙醫生簡歷:
• 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並於香港、美國及加拿大各大學附屬醫院接受病理專科訓練
• 曾任加拿大西安省大學病理系助理教授及香港大學病理系高級講師
• 80年中至90年中任職多倫多York Central Hospital病理系主任
• 90年中曾任香港政府衛生署特約海外顧問,全面策劃改善該署之臨床病理及公共衛生化驗服務
• 於98年回港開設病理化驗所
• 2006年1月獲委任為香港浸信會醫院院長

趙醫生,你06年上任浸信會醫院院長一職時,私家醫院已擺脫了公營醫院競爭、金融風暴和沙士的衝擊,並且進入一個發展的黃金階段。作為醫院的新院長,你會視這為一個機遇,還是一個挑戰呢?

03年沙士令經濟跌至谷底,雖然04年開始反彈,但大家都不知道經濟能否再次起飛。直至05年底、06年初,經濟明顯好轉,我們才對私家醫院的前境重拾把握。然而,經過10多年的經濟低迷,也不敢一下子大肆發展。一來不肯定經濟會否持續向好,二來畢竟私營醫療只佔整個醫療市場的5至6%,所以管理層都採取審慎樂觀的態度。但隨著每項發展計劃都得到滿意的成果,我們的信心也就不斷增加,並且見到醫院過去兩年的迅速發展實在是史無前例,這對我們來說確是一個機遇,但也是一個挑戰,因我們既要審慎發展,又要同時按機遇提供更多更快的服務。

香港的公營醫院由納稅人負擔,所以需要受社會監督,但私營醫院卻是由個別的「消費者」負擔。你認為私營醫院(包括浸信會醫院)是否也要接受社會監督?它又怎樣主動把自己置放社會監督之下?

首先要澄清的,就是很多人以為私營醫院不受政府監管,其實全港12間私家醫院都要向政府屬下的衛生署直接負責,並需由署方發牌方可經營。而衛生署每年都最少一次嚴格巡查各間私家醫院,更有突擊的檢查。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和仔細,包括醫院的各項設施和運作,以至每個醫療的工序。此外,所有私家醫院都會接受香港私家醫院聯會的專業監察,每兩年一次,還有國際認可的醫療評核機構海外專家聯同本地評估員,到各醫院進行一星期的密集式檢查,如通過審查則會獲發證書,如有地方未符合要求,則醫院須跟進改善。雖然海外審查屬自發性質,但一眾私家醫院都認為值得去做,並鼓勵政府醫院也參考這個做法,因為這樣才可確保醫療服務的質素達到國際水平。過去8年我們共進行了4次審查,而所有的私家醫院也都順利通過,我們將繼續接受國際水平的審核,以確保醫療服務的專業水平。

前中大醫學院院長鍾尚志醫生曾表示憂慮香港的醫療愈來愈商業化、市場化。請問趙醫生,在這方面有甚麼回應?

作為一間基督教醫院,我們十分贊同鍾教授所表達的,就是醫院應該以病人為中心,而不是傾向一個商業的理念。當然我們也要確保收支平衡,因我們需要自付盈虧;但由創院到現在,浸信會醫院的理念都是以病人為先,我們的目標是要讓病人得到最適當和先進的醫療服務,絕不會純粹為賺錢而提供一些沒有實證理據(not evidence-based) 的所謂健康服務。

現在私營醫療相當昂貴,應該是因為求過於供所導致。你認為如何才能有一個三贏的方案?即病人、醫療工作者和醫院經營者都得到滿足?

這個問題實在很難回答,但總的來說,我認為絕大部份的香港市民一直享受近乎全免費的政府醫療服務,對極之昂貴的醫療成本認識不深。試想想一間醫院要有三更的人手,而藥物及各種醫療儀器又日新月異,在在都是不菲的費用。可能有病人覺得私家醫院的收費很貴,但其實若醫院的入住率低過六成,我們就必定蝕本。原因是扣除了高昂的醫療成本後,所得的盈利其實是很少的。以浸信會醫院為例,我們經營了40多年,雖有一定的儲備和盈餘,但差不多已全數用於買地和興建新大樓。這正好解釋了為甚麼對一些大財團來說,經營醫院絕對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而至於慈善團體,由於香港的地價高,政府又不豁免地稅,他們也是有心無力。加上政府未有清楚釐定公私營醫療的市場比例,私家醫院經營者只會作有限度的發展。因此,公私營醫療必須重新定位以達致三贏方案,當供求得到平衡、資源能夠善用,病人、醫療工作者和醫院經營者才能同時得到滿足。

浸信會醫院是一間非牟利的醫院,即它的盈利會作為醫院發展或回饋社會之用。請問浸信會醫院如何計劃利用醫院的資源,惠澤廣大的市民呢?

其實醫院一直也有回饋社會,我們成立的區樹洪健康中心至今已超過20年,多年來服務區內不少老人。此外,我們在國內也有支持學校和醫療的工作。近來我們更與浸信會教會合作,在一些較貧窮的社區提供廉價診所服務;而醫院亦正考慮開設基金,推動更多慈惠的活動。

浸信會醫院的院牧服務是由「基督教事工委員會」負責的,這和醫務是分開的,作為院長,你如何協調和協助院牧的事工呢?

浸信會醫院的創院理念就是要為病人提供全人的醫治,所以我們十分著重病人的心靈關顧和信仰的需要。院方對院牧服務一直都全力支持,我們更開設臨床牧關訓練中心,讓其他相關人士也能得到適切的訓練。作為基督徒,又投身基督教的醫院,我十分盼望見到院內信主的員工與院牧連成一線,以行為和見證,將耶穌基督的愛和福音傳送給每一個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