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牧台灣體驗學習團反省‧報告

院牧台灣體驗學習團反省‧報告

 編輯室 

2011年4月1-5日,院牧聯會組團赴台灣考察學習,藉以豐富院牧們對生命課題的思考,以及探索更多心靈關顧的知識。一行32人,除院牧聯會3位 同工,團員分別來自13間醫院。行程第一站為國立台灣護理健康大學,主要是認識生命教育的課題和參觀悲傷療癒花園(癒花園);第二站是馬偕紀念醫院,這是 台灣基督教院牧服務最具歷史與規模的醫院;第三站是參觀台北的世界宗教博物館,這館的特色是宗教互融並強調生命醒覺,參觀的目的在於了解台灣的宗教思維與 生命教育如何結合;第四站遠赴花蓮,參觀慈濟大學醫學院、慈濟醫院和了解大體老師的理念與推行。4月12日在職院牧研討會,參加的團友以分組匯報方式,將 觀察與反省作出報告,編輯室整理刊出,與讀者分享。

第一站

第一站:國立台灣護理健康大學及癒花園

分別由吳庶深教授和林綺雲院長(癒花園創建人)作專題分享。吳教授是以個人生命的醒覺談到生命的有限性和豐富性。他的講課特色是以自己的經歷轉變成為教材的一部份,使他教授的「生命教育」增加了吸引力和可信性,這一點值得借鏡。

此外吳教授透過電影《玩轉生前事》進行生命教育,非常有創意。原來他在大學也開創了一科「如何用電影作生命教育」。另外吳教授又用金錢的概念,把原來難以衡量的「關係」、「愛」等量度出來。他舉出一個例子:一位上司因為擁抱了一位女同事,被告到法院,判罰了若干的錢。吳教授就把罰款除以擁抱的次數,得出每次擁抱要多少錢。然後指出我們每次抱抱自己愛人的時候,不用花錢,豈不就等如賺了或省了錢﹗這的確夠創意,也能幫助人更容易明白原來關係也可以量度的。

吳教授講授生命教育的重點是指出要敏感生命,明白自己以及他人;要懂得衡量關係與生命的價值;要為自己的生命掌權,明白要為生命作出選擇。此外,他指出衡量生命(活得)是否有價值,第一是,自己是否喜悅?第二是,是否使他人喜悅?經此一課,我們明白生命教育是要回歸到最簡單,但這也是最困難的。

接下來是林綺雲院長分享悲傷輔導和介紹癒花園。作為院牧的當然重視生命發展與成全,但如何處理悲傷,特別是一些深刻的創傷,也是我們的關注。林院長講解了悲傷輔導的四大任務:一是接受失落的事實;二是經驗悲傷的痛苦;三是重新適應新環境;四是重建新關係再出發。而幫助一個求助者走過失落與悲傷的心理歷程,就要他/她:承認失落;與痛苦相遇(feel the feeling);找到內在新的平衡;探索生命的假設,再確立生命的意義;嘗試改變,重建新生活。而寬恕與和解更是其中一個最關鍵部份。癒花園的設計,正包含這些元素與目的。

從課室出來,我們進入癒花園,由眼淚池開始,一條長長的步道,中間有自我照顧區、砂坑、家庭追思丘、和解花園區以及心願池。癒花園利用了自然環境和空間,讓哀傷者可以更容易釋放和處理內心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要讓哀傷者能夠為人生許下一個新心願,並且再出發。能夠利用環境和空間作悲傷輔導,是我們所欣賞、所羨慕,所期盼的。

(匯報團友:羅文浩、張堅愛、王璇、許配靈、溫淑儀、樊麗蓮)

第二站

第二站:馬偕紀念醫院

馬偕紀念醫院 (馬偕)有清晰的理念和具體的核心價值,全院上下都著重「全人醫治」的理念。他們秉持:尊重生命;那裡有需要,就往那裡去;愛在醫院永不止息的精神。對所有在醫院服務的人,包括院牧,都一律要求:對醫院有情—認同;對人有愛—付出;對上帝有信—委身。清晰的要求,使人感到他們的認真。

院牧部主任潘美惠牧師分享,由於馬偕貫徹為一間基督教醫院,所以院牧的位置與角色都十分明顯。院牧部負責馬偕美德事工,包括:培養馬偕員工實踐馬偕美德,以達成醫療傳道的目的。每月更有一主題推廣美德教育—感恩、專注、熱誠、謙卑、信心、真愛、喜樂、真誠、創新、堅毅、寬容、分享;都是由院牧同工編寫美德教材帶領員工學習與禮拜的材料。院牧在馬偕的重要性和影響由此可見。

此外,馬偕的院牧對醫院員工的牧養尤其注重,院牧會分佈在不同牧區,負責關懷員工的生活、工作、家庭、婚喪喜慶等,可謂無微不至。原來馬偕雖然是一間基督教醫院,但基於基督徒醫護人員不足的現實,院內只約有20%的基督徒員工,因此牧養員工不但是一項責任,更是讓醫院能夠貫徹使命的重要工作。

馬偕的院牧事工會讓人有「牧養架構與教會相似」的感覺。他們分工仔細,每天院牧與義工早禱,然後再分區到病房,義工們當值更要打卡報到呢﹗而他們的探病檔案更做得十分妥當。這些都值得香港的院牧帶來思想震盪。雖然馬偕在各方面已有很好的發展,但卻看不見他們在跨院的院牧訓練上有甚麼參與。但他們在強調醫療宣教的傳統上,已更多實踐「尊重病人與家屬對信仰的選擇」,並且把傳道義工改稱為關懷義工,這從院牧的角度而言,是值得欣賞的。但在傳福音與「尊重病人及家屬的信仰選擇」中如何取得平衡,亦是我們要不斷反思和追求的。

(匯報團友:杜雪珍、袁麗芳、周碧霞、林麗玲、張芸菁、羅婉慧)

第三站

第三站:世界宗教博物館

來到世界宗教博物館(世宗)之前,我們只知道這裡是融合世界各大宗教,並且以「生命」醒覺作為一個匯合點的展覽和靜思場館。我們團隊的手冊提供的指引要我們在這裡靜思默想,體察不同宗教的生死觀有甚麼共通之處,再思基督教的生死觀有甚麼獨特。這的確是一個嶄新的體會。

來到世宗,才知道原來它座落於繁榮的商業區,但進入館內,卻又馬上感到它的寧靜。從淨心水幕開始,經過60多米長的步道,耳中反覆傳來七個問題:誰創造了世界?真的有神嗎,祂是誰?現在我又是誰?知覺是甚麼?為甚麼我們懼怕死亡?為甚麼有記憶的存在?真的有來生嗎?一些是我們認識的宗教問題,一些似乎不是,但都惹人沉思。

世宗以尊重每一個信仰,包容每一個族群,博愛每一個生命為設館的理念,而當中亦大致平均地安置各種宗教,包括猶太教、基督宗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道教、佛教、錫克教、印度教、神道教、回教……,但仍讓我們感到它有偏重佛教的傾向意味。但對於一個由佛教團體所設的館,竟把基督宗教和其他宗教置在其中,對我們難免帶來思想和感受的震盪,作為基督徒的我們,能夠怎樣回應?

世宗技巧地利用了宗教共有的元素,像愛、捨己、生命醒覺、靈修和來生等等,並且以一種泛宗教、超宗教的方式來演繹,似乎給人一種博大包容的感覺,而且又藉著空間—讓人放鬆,哲語—讓人開啟,關懷—讓人感動,這樣的「宣教」場所實在不容易忽視,更是值得我們反思。

今天基督教的傳道模式與場所,是否把握到這些重要的元素—愛、捨己、生命醒覺、永生、並善用空間、哲語(聖經)、和關懷?院牧的關注,正是生命向度的演繹和心靈的關顧。也許現時我們不能複製一個世宗,但我們相信跟從耶穌的腳踪,比那條步道更能導向永生。

(匯報團友:陳麗嬋、梁子健、周翠梅、方衛心、沈麗雲、羅杰才)

第四站

第四站:慈濟大學醫學院、慈濟醫院

從台北到花蓮,乘火車差不多要三個小時,此行目的之一是要了解「大體老師」。在要了解「大體老師」之先,負責接待的王英偉主任,先讓我們了解慈濟大學的人文教育。這裡每一位學生都必需先修書法—學習待己;茶道—學習待人;花道—學習愛自然。隨後我們觀看一短片,內容是介紹「大體老師」(捐出自己的遺體作醫學生解剖,幫助醫學生成為醫人的醫生,又稱「無語良師」)。

慈濟是先在觀念上改變人對自己身體的想法,提出「生命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然後再把願意捐出身體作醫學生解剖的人,稱為大體老師,並且以菩薩視之,在解剖學習完成之後,再加以供奉。而且學生們在認領遺體時,需要必恭必敬,充份表達對死者(生命)的尊重。因此醫學院由最初沒有遺體作解剖,到現在已經是多於所需。大體老師可說是一項特風易俗,化腐朽為神奇的工程,受到台灣甚至全世界的注意。

「大體老師」的確讓我們有深刻的印象和觸動,更讓我們對「身體」所蘊含的意義,有更多的思考。我們對人身體的態度和照顧,以及對人死後的處理,如安息禮拜或遺體的處理,可怎樣與我們的信仰連繫?這都是教牧和院牧們重要的課題。

從慈濟大學移步到慈濟醫院,醫院大堂有一幅大璧畫,上面是佛祖為一個害他的人治病,寓意和好撒瑪利亞人相似。慈濟以醫療、慈善、救災為傳道和組織信眾,也視之為實踐信仰的責任。如今更重視人文、人道,並且放開腳步,嘗試改變文化和社會,在台灣及世界都有相當影響。

一直以來,基督教都重視愛、關懷、尊重生命、重視行動、人文關懷、社會關注等普世價值,但這些年間,台灣的佛教也以「人間佛教」取得社會重視,作為基督徒,我們實在要反省,也應該警醒。

(匯報組員:陳碧雲、羅麗芳、楊麗玲、梁燕雯、吳美玲、王素香、姚慧施、湯新南、陳惠玲、黃天安、羅桂蓮、黃惠珍)

終點站

終點站:台灣之行對院牧專業發展的啟迪

負責今次行程學習的盧惠銓牧師,分別在台灣和重聚日的分享會中,提醒每一位團友,要不斷學習「信仰與生活之間互動對話」,因為提供訓練的最佳場所就是日常生活。所以我們要「持著認真的態度,讓新的思想或經驗與既有的思想及經驗坦誠對話」。而神學反省亦是「以嚴肅及開放的態度反覆檢視那些習以為常的信仰理念及實踐方法」。

盧牧師特別提醒團友們要留意在行程中「深刻的第一次」,如何對我們的信仰、牧養理念或角色帶來衝擊,我們亦要留意自己「當時的反應,感受和處理方法」,因為這顯露了我們深層和真實的「自己」。但千萬不要馬上就下斷定,要讓自己有一段時間沉澱。所以他定下一周之後,大家把領受整理出來,相信這是一個合適的時間,不會太衝動,也不會忘記了。

在重聚分享會中,盧牧師再提醒大家,要對院牧的身份定位:我們是誰who we are?我們在那裡where we are?我們在作甚麼what do we do?我們往那裡去where do we go?我們更要思考,在人文主義的靈性關顧新趨勢下,怎樣才能顯明基督徒信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