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成長、盡心服侍―劉麗儀

繼續成長、盡心服侍―劉麗儀

 採寫:梁婉琴  

未到早上九時,劉院牧已到達聯會。訪問的時間需要提前,因為她要趕及船期,入長洲參加建道神學院百周年的紀念活動。她說難得是自己的休假,回母校與老師和同學聚一聚。有時間確實難得,但心中有情就更加難得。說劉院牧是個有情之人,十分貼切,特別是醫院,對她而言不僅是情之所鍾,更是根之所在。

外表溫柔,內裡堅強

因家境清貧,劉院牧自小就學會分擔家務、自我照顧。父親是個裝修工人,收入不穩定,所以媽媽需要接一些手工藝回家做,四兄弟姐妹也會加入幫補家計的行列。父母的性格比較內斂,對子女的要求不算太高,也沒有給他們很大的讀書壓力。只是她由小學開始,直到中學,都是名列前茅。「爸爸媽媽的確給我們很多空間,但甚少給予肯定。我其實很需要他們的欣賞,所以很努力讀書,希望有優異的成績,得到他們的讚賞。」劉院牧形容自己從小就是目標主導。「我是個目標為本的人,每當一個目標完成,就會為下一個目標努力。」外表溫柔,內裡堅毅剛強,原來這正是她的特質。
在校成績斐然,又常常當領袖生,雖然得到很多肯定,但心裡卻沒有真正的喜樂。「當我越長大,越感到自己的價值不應該從別人的肯定而來。感謝神讓我從信仰找回人生的價值!」因她就讀的小學和中學都有基督教背景,所以從聖經中她知道有一位愛她的神,而且是一份無條件的愛。就在中一的學生福音營,她決志信主。「神讓我看到內心有很多罪,需要主耶穌的救贖,並願意由祂掌管我的人生。」願意順服、學習交託,她的生命不僅被神塑造,更是為主所用。

醫療宣教的觸動

信主後劉院牧參與學校團契,後來跟高年班同學參加宣道會葵涌堂,卻因爸爸的阻止停了年多。「我是家中第一個信主的,爸爸又有民間傳統信仰,對教會抗拒可以理解。我不想和他衝突,所以沒有堅持。」但神為她開路,爸爸後來的態度改變了,她便可以每個周末和主日上教會。她不但珍惜與弟兄姊妹相交的機會,更努力接受裝備,尤其對醫療宣教有負擔。「由於教會鄰近瑪嘉烈醫院,當中有不少當醫護的弟兄姊妹,每次聽他們分享宣教體驗,都十分觸動,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參與其中。」

她把觸動化成行動,就在中六報考瑪嘉烈醫院護士學校,並且成功入讀。畢業成為註冊護士後,她的心願終於得償。工作之餘,她每年都抽時間參與泰北醫療短宣服侍。「我一共去了五次,每次都有美好的體驗,尤其落村探訪佈道,看到村民信主,心裡就感恩不已。」佈道的熱誠不僅在泰北,也在她工作的地方。「當年我是護士團契成員,也認識院牧部,所以也有協助病人福音聚會。」白衣天使固然是神聖的召命,但叫人的靈魂得救,更有永恆的意義和價值。

早在90年的泰北短宣中,她已有全時間獻身的心志。回港和牧者分享後,她明白需要先在神學上裝備自己,再等候神確認呼召。往後四年,她修讀建道神學院晚間信徒文憑課程,94年正式入讀神學院。開課前兩個月,她與當護士的男朋友共諧連理,之後與丈夫一起住進神學院宿舍,並專心完成三年的道學碩士課程。

神呼召她成為院牧

神學院的佈道團服侍,讓她再次踏足醫院,關懷病人和分享福音。97年畢業,她返回母會分堂服侍之前,報讀了浸信會醫院的暑期CPE課程。從中發現自己尚有成長空間的同時,更感到自己也適合當院牧。「我喜歡聆聽病人的故事,也願意作為陪伴者,讓他們得到從神而來的安慰。這些豈不正是院牧須具備的素質?」接著三年,她在位於屯元區的分堂服侍,適值屯門醫院院牧部發展教牧義務探訪,她便以義工身分每星期半天到醫院關懷病人,更從臨床服侍中清楚神要呼召她成為院牧。在母會的祝福下,她離開牧職的崗位,在2000年加入大埔醫院擔任院牧。

她在大埔醫院接觸很多長期病患者,不但明白到人在病患中那份無助感,更體會他們需要多而又多的愛。「我知道自己的經驗尚淺,而且必須有持續的個人成長,才能服侍得更好。」2002年她在那打素修讀第二個CPE單元,並從中對苦難和生死有更多的思考。2006年她轉往基督教聯合醫院服侍,主要關懷末期癌症病人,讓她明白陪伴和聆聽的重要。她亦同時在伯特利神學院繼續CPE的學習,而且開始思想自己成為一個栽培者的可能性。「臨床服侍固然重要,但幫助關懷者個人成長更是意義重大,所以我也開放自己,若神以為美,我願意踏上督導之路。」

學習放下,繼續成長

2008年9月她正式加入那打素的受訓督導行列,至2010年她感到自己身體出現耗損,需要休息,最後安然放下受訓督導學習。其實在2008年3月,她的身體曾受到很大的虧損。「可能事奉和學習忙碌,加上為人母親,身體操勞,沒料到一個普通流感,令我患上急性肺炎,在深切治療部足足住了三個星期。感恩神奇妙的醫治臨到,從死亡的邊緣把我救活。」現在回想,她明白神是要她學習放下,坦誠面對自己。雖然是不容易的功課,但她感恩自己也學會了。

2010年尾她重回基督教聯合醫院,服侍紓緩科病人的同時,也對關顧家屬的負擔越來越大。所以除了個別關懷,也透過每季喪親家屬支援小組聚會,讓失去親人的家屬能夠抒發傷痛、彼此支持。此外,她亦負責牧關探訪員的訓練。「感恩牧關員服侍的心志都很強,但有了愛心還需加上知識,所以給他們適切的裝備十分重要。」教學相長,劉院牧和牧關員的互動也帶給她牧養的反思。繼續成長,並且盡心、盡意、盡力的服侍,她說不僅是為了回應神的呼召,更是她在事奉裡的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