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管生命

誰管生命

 盧惠銓  

編按:院牧服侍可溯源自早年醫療傳道的歷史,今年《慈聲》,換上了「醫‧道」這欄目,用以延續闡述院牧服侍的理念,並嘗試配合近代醫療服務的發展,作心意更新而變化的整合,讓讀者對現今院牧服務的信仰基礎有進一步的反思。

「…看這一切,誰不知道是耶和華的手作成的呢?凡活物的生命,和人類的氣息,都在他手中。」(約伯記12:9-10)

應邀參與醫院聯網之倫理委員會工作已有好幾年。近年,涉及遺存基因的研究項目愈來愈多,有感自己在這方面的認識及訓練不足,故將勤補拙,持續進修。生物倫理是一個涉足甚廣的課題,主要關乎如何在「可做」與「應做」之間取得平衡。醫療科研與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而現時技術發展的速度,亦遠超過倫理道德教育的配套。換句話說,基因科技可以做得到的事已很多。然而,應否廣泛應用這些科技的倫理準則卻欠奉。所以,許多臨床個案反過來催使各持分者,包括科研人員、前線醫護、案主,以及政策制定機關,必須嚴肅地思考如何在應用、實務、政策,甚至法律各方面,回應基因科技引發倫理道德的關注。

過去參加的研討會與講座,絕大部分並非以基督教信仰(或其他特定宗教信仰)角度作反思主導,而是更多以人權、私穩、醫療利益與風險等作為討論焦點。作為醫院院牧,有兩點很值得我們深切反省的。第一、即使現時基因科技如何發達,甚至能提供不少病患的源頭、異變過程與風險等統計數據,都仍不能藉此洞悉案主的靈性狀態與需要;第二、臨床經驗告訴我們,尋求基因科技幫助的案主,往往正因著心底深處的靈性需要,才作出掙扎多時的抉擇。這些靈性需要包括:1.內在平安-希望瞭解潛在的病患風險有多大;2.明天盼望-希望知道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3.生命意義-希望知曉病患的底蘊與緣由;4.自主控制-希望掌握後天可作的人為介入;5.關係從屬-希望尋回自己的真正身分與血緣關係。

院牧每天在醫院裡,正正就是聆聽人的生命故事,與掙扎中的人同行,陪伴及幫助他們辨識自己真正的靈性需要,並引領他們以信心與那位掌管生命與氣息的神,重建靈裡的關係。這既是人與人、人與神真實的生命相遇,更是牧養之道。

過去一年曾參與本地關於生物及科研倫理的研討會及講座包括:

  • Ethical Challenges at the Beginning of Life and End of Life, organized by CUHK Centre for Bioethics & The Hastings Center, 2014.
  • Building Bioethics Capacity in Hong Kong: Ethical Dimensions of Policy for Ageing and Genetics. CUHK Centre for Bioethics Launch Conference co-organized by The Hastings Center in New York, 2015.
  • Practical Workshop on Clinical Research Ethics & Good Clinical Practice, Clinical Research Legal & Regulatory Affairs, and Clinical Research Planning, organized by HA REC, 2015.
  • Ethical and Legal Issues of Genetic Testing: Sharing the Singapore Experience, co-organized by HA and Hong Kong Bioethics Association, 2015.
  • New Forms of Biobanking: “The Measured Man?” organized by Centre for Medical Ethics and Law, HKU,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