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感需要感染和傳承

使命感需要感染和傳承

專訪:九龍中醫院聯網護理總經理—廖綺華女士

廖綺華女士簡歷:

  • 1982年畢業於香港瑪麗醫院政府普通科護士學校,成為註冊護士。
  • 1985年完成產科課程成為註冊助產士。後來獲澳洲La Trobe 大學護理學士學位,並於1996年獲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醫療行政碩士學位。
  • 現任九龍中醫院聯網護理總經理及伊利沙伯醫院護理總經理
  • 多年致力於醫療風險管理,近年熱衷於加強醫患關係,發展護理專業及護理人才培訓。
  • 曾參與編製書籍包括《拆走醫院的炸彈》、《最愛護士》,《煮出幸福的味道》、《準媽媽的好煮意》

■:盧惠銓牧師 □:廖綺華女士 整理:梁婉琴

■:成為一位白衣天使是否你從小的志願?你的入行故事又是何?

□:記得中學時有一次學校請了護士來與同學們分享,她不但清楚講解護士的工作和意義,而且表達得十分有感染力。我心裡有一種很強烈的感覺,將來自己一定要成為白衣天使。 可惜當年中五畢業時還未符合護校入讀年齡,加上媽媽不太贊成我當護士,反而希望我投身商界。我完成商科課程後曾在一間跨國大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雖有前途,但我知道當護士才是自己最大的志願。那段日子媽媽不幸得了腎病,我便悉心的照顧她;也許過程中使她對護理工作改觀了,當我重提投考護士,她也不再反對。

■:你曾在難民營服務了三年多,你會如何形容那段日子?又有甚麼深刻體會?

□:1985年當我在伊利沙伯醫院完成產科學習後返回瑪麗工作,那時正是越南難民年代;當年還未有醫管局,醫務衛生署指定所有註冊助產士都要到難民營工作半年,協助懲教署同事照顧產婦和嬰兒,而我就被派到歌連臣角難民營。當時整個難民營人口有大約600人,按當時衛生署的人手比例分配,只能安排一個護士。其實說這是一件苦差,一點也沒有誇張,因為除了產婦多,營養不良的嬰兒就更多;還有惡劣的衛生環境,孩子們有頭蚤已不在話下,更試過整個難民營出現德國麻疹。半年後我回到瑪麗,但心裡仍然十分記掛他們,所以主動要求重回難民營工作。 我會形容難民營是我在前線護理生涯中最難忘和精彩的一段日子,更讓我發現原來解決困難的方法總比困難多。在極度有限的資源和人手中,讓我更懂得變通和善用,並且鼓勵難民彼此互助。當見到他們信任自己,健康情況又得到改善時,心裡的喜悅和滿足實在難以言喻。與難民相處的日子中,更有機會聆聽他們的故事,大大豐富了我的人生,所以當目送最後的一批難民離營時,既為他們高興,心裡難免有點不捨。

■:能夠帶著使命完成任務,實在難得。可否和我們分享多一點你如何看使命感?

□:其實不論在前線或管理的崗位,使命感都同樣重要。從事護理的人,應該更明白和尊重生命的價值。我選擇產科,因為迎接新生命是一件十分喜悅的事情,更是上天賜予的禮物;雖然已沒有參與臨床接生多年,但我仍然十分熱愛產科,而且熱衷推廣母乳餵哺,所以當去年伊院成為全港首間愛嬰醫院時,實在要為整個團隊鼓掌,並且鼓勵同事要繼續用「心」發揚愛嬰醫院的精神。我用這個例子,就是想說明使命感不單是個人的,更是可以感染整個團隊的,而且需要持續的傳承。

■:那麼你又如何幫助前線同事燃點和持續服侍的熱誠?

□:我們常常都希望同事用愛心服侍病人,將心比己,同事豈不也期望得到上司的關心和明白?而首要的是培養同事們的歸屬感,所以我會用「細佬妹」來稱呼他們,尤其是新入職的同事,希望他們以成為「九龍中」人為榮。其次是雙向溝通,不是權威訓話,而是細心的聆聽,了解他們的難處,尤其是年青一代,我會鼓勵他們多體諒,多從別人的角度出發,更要學習自我反思。當然對於他們的合理訴求,也要給予回應和跟進。對於年資較深的同事,則要理解他們的難處,並幫助他們內心那團火能繼續燃點下去;更要提醒他們不可忽略家人和朋輩支持,工作之餘也要有輕鬆減壓的時間,讓自己身心平衡,這樣才可以增加持久力而不輕易耗盡。

■:醫院是一個吊詭的地方,有出生,也有死亡。你如何看全人醫治?院牧為病人及家屬提供的心靈關顧,你有何意見和鼓勵?

□:生命的開始和結束都同樣重要,在臨終和善別等課題上也有不斷的學習,更認同生死教育的意義,所以在護校的課程中也會鼓勵同學對臨終和死亡作更多反思。對於臨終病人,尤其是癌症病人,除了身體的照顧和紓緩,陪伴和關懷更是重要,院牧在這方面正好擔上了適切的角色,發揮所長。可惜醫院未能有足夠空間提供更完備的臨終照護,這也實在是硬件上的限制。不過,正如我一貫的信念,使命感才是最重要,有熱誠就會有積極的行動,病人和家屬都會感受到服侍的果效,身體如是,心靈更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