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賽55:8-9)
無法測度的收穫
一直以來,我對病者的牧養關懷有一定的負擔。於是,神學課程第一年的暑假,我首次選擇修讀臨床牧關教育(CPE)課程。然而,當時我正處於一個心靈傷口的「發炎期」。故此,我並非以提高牧養技巧作為主要的學習目標,卻視CPE為一種「屬靈操練」,為的是要「遇見上帝」,尋求祂的安慰與肯定。感恩的是我不單在課程中深切體會到上帝在醫院內奇妙的作為,我更發現自己不擅於辨識自己的情感,更認識到「認識自己」的重要性。轉眼間我已神學畢業了,今次再修讀CPE,首要目的原是要檢視自己於辨識情感方面有否長進,並希望加深對自我的認識。但再一次,我的收穫比預期的更豐富,除了看見上帝、看見自己之外,更遇見一個又一個令我進入深刻反省的獨特生命,踏上精采的神學之旅!
為這牧場的心靈感到心痛
這次學習之旅,有多個病友令我印象難忘。其中有一位八十多歲的婆婆,我第一次遇見她的時候,她用盡力氣,主動告訴我自己是基督徒,渴望我為她祈禱,祈求「主在心中」。我實在被婆婆那信靠主的心所觸動,對自己也是一種勉勵和教導。過了數星期,這婆婆一直喊著辛苦,她的禱告是「希望快點死去罷」,這一刻我就如看見一個詩篇的作者在我面前,要向上帝道出自己的苦情,我只願上帝與她同行每一段路,包括最後一段在世的旅程。再過數星期,直到單元結束,婆婆已不再想祈禱,甚至不想我走近她。這時,我或站在她床邊,或在遠處望著她,就如一個等待子女回家的母親,感受到一陣心痛,是上帝的心痛!
驟眼看去,醫院的病房就如一個「病患者的集中營」,是一個充滿疼痛和苦難的地方,到處也是脆弱無助的生命。故此,有人認為醫院是一個很有潛力的禾場,因為「人的盡頭往往是上帝的起頭」。可是,上帝卻讓我在醫院看見一個比禾場更廣闊的牧場,是一個何等需要愛、需要牧養關懷的地方。儘管我可以作的十分微小,甚至只可站在一旁陪伴病人,但我感到那正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服侍:同在 ― 如同上帝與我們同在,是何等重要的應許、何等珍貴的禮物!事實上,當我們願意進入病人的生命中,與他們同在時,我們也就更確實地與上帝同在,更明白好牧人主耶穌的心懷,就是要親自尋找四散的羊群,讓失喪的被尋見、讓被逐的被領回、讓受傷的得纏裹、讓有病的得醫治。
不一樣的神學旅程
在神學院唸書的時候,我感到自己好像墮進一個「書海」,不停地看書,看書,再看書,很容易把學習焦點放在知識上,忘記了自己的呼召是要建立別人的生命,更忽略了要建立自己生命的重要性。誠然,這生命的建造乃必須源於上帝的生命,所以只有連於基督,才能真正地認識自己,結出彰顯生命的屬靈果子。修讀CPE期間,我發現自己不單在探病的過程中深刻地與主相遇,從而體會到上帝的牧者心腸,而且更在人際關係小組、個別督導、個案研討、撰寫反省周記、逐字報告,甚至在擬定學習契約的過程中,迫切地反省自己的本相,明白自己的優點與限制,以及由此發展出來的牧養模式。這一切的發現與認知,對於一個牧者的牧養服侍、個人成長和人際互動,實在有莫大的益處。
另一方面,「跟隨基督」就是要「背起十字架,行在一條窄路上」,神學家潘霍華(D. Bonhoeffer)甚至認為「當基督呼召一個人時,祂是叫他來死。」那可說明「十字架」的沉重和不受歡迎的程度是令人難以想像的!因此,我相信優質的神學教育必要預備牧者受苦的心志,以及增加其面對苦難的能力。CPE要求的臨床牧養實習,正好讓我對苦難與生死的課題有更實在、更到地的反思,無形中也增加了自己的抗逆能力。事實上,神學家侯活士(S. Hauerwas)亦曾指出,一般人總不希望受苦,總想法子避免苦難的發生或避免承受痛苦的可能。所以,人們不太喜歡與軟弱、患病的他者一起。若是面對著那些在受苦、在軟弱和無助中的他者,一般人的即時反應是避之則吉,以免自己也受牽連,引致情緒不安。可想而知,一個讓人置身於「非主場」的醫院環境中,並以脆弱患病的他者作為牧養對象的CPE課程,確實是一項「實踐基督信仰」的大挑戰,為神學生或教牧提供一個十分不一樣的神學訓練旅程!
感謝主,讓我能參與並完成另一次CPE的學習,也感謝督導及同儕為我的生命加添一分色彩!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伯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