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生告訴我要盡早檢查

當醫生告訴我要盡早檢查

 關展欣 香港浸信會醫院院牧  

在一次常規探訪中認識了區女士,她剛剛完成了正電子掃描,等待明天下午的手術。區女士憶述於一星期前確診腸癌,對她來說實在此料不及……

兩個多月前,她偶然感到腸痛,亦發現大便有血,但當時並不為意,想著自己一直有痔瘡的問題。後來,她經過朋友多番勸告才願意求診。醫生建議區女士應盡早接受內窺鏡檢查,這樣才有助準確地瞭解病情。可是,區女士因聽聞別人照腸鏡前要飲藥水及要放瀉的難受情況,諱疾忌醫,遲遲不肯去檢查。直到兒女們再三勸喻,加上她收到消息,得知自己有位朋友剛患了腸癌,而且確診時已擴散,情況不太理想。此時,區女士便開始擔憂,才誠惶誠恐地願意入院檢查。結果,她萬料不到檢查的結果竟然是腸內有惡性腫瘤。

區女士告訴院牧,起初她實在難以接受,直到探訪當刻仍未能消化此惡耗,多次慨嘆為何自己那麼不幸,心想平日都有做運動及飲食習慣尚算健康,故對於自己患上了腸癌,感到心心不忿。此外,區女士又埋怨自己當初延遲了檢查,怪責自己為何不懂得分辨痔瘡與腸癌的便血原來是不同的,且抱怨自己對此沒有常識。她很擔心是次延遲檢查會引致癌細胞經已擴散。她惟一希望自己不是最壞的情況,期望晚上得知那正電子掃描的報告是沒有擴散至淋巴,她說 :「患癌症的路都已經難行,她不想再難行……。」接著區女士憂心忡忡地向院牧查詢有關化療的事情。她認識的朋友中,也有接受過化療的,她很想知道「做化療是否很辛苦?」、「化療是否會脫髮?」院牧一直坐在她身旁,聆聽著她的擔憂。

區女士說家人不停地安慰她不要多想,但她愈聽就愈是辦不到,她說怎可能不去想。但之後又再自言自語:「不去想了,想了也沒有用,交給醫生罷,希望做了手術就無事。」她又說在確診之後,本來也主動在網上瀏覽有關資訊,豈料知道愈多就愈憂慮。院牧眼前的區女士,難以接受自己為何會患上此病,抱怨自己延遲檢查,恐懼未可知的檢查結果,叫自己不去想卻做不到,等待裡又感到忐忑不安。這時候,她很需要被聆聽、被明白。雖然區女士表示自己沒有特別信仰背景,但她接受院牧的邀請與她一起祈禱,祈求天父的平安在她心裡,尤其在等待中能經歷出人意外的平安。她感謝院牧的代禱,在祈禱後她感到安穩。

不少進入醫院接受檢查的病人,就像區女士起初入院照腸鏡一樣,都會帶著緊張與憂慮的心情。他們一方面是對檢查程序感到緊張,尤其那些本身已很害怕進入醫院的病人,一進到醫院,連血壓也會不其然地上升;另一方面是對檢查結果感到憂慮,擔憂自己會患了甚麼嚴重的疾病。等待的時間愈長,或認為可能出現的病情愈嚴重,他們感到忐忑不安的程度亦會隨之而增加。院牧在關懷過程中,適宜先耐心聆聽及瞭解對象的憂慮及緊張。事實上,有些憂慮是可以減少的,例如若病人只因不明白檢查程序而引起憂慮的話,可以先鼓勵對方向護理人員或醫生進一步瞭解或澄清,從而減低因這方面引致的擔憂。若然病人是對檢查結果感到恐懼,院牧可以先行同理對方的感受,進而探究對象感到恐懼的因由,也可進一步瞭解病人曾想過可能出現的結果等等。

臨床經驗顯示,在安全與信任的情況下,讓對象分享入院的經過與個人心路歷程,會有助對方重整自己的思緒。然而其中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關懷者不應因為自身感到不安,而倉卒及本能地給予對象虛假的希望,要避免輕易或草率地跟對方說出像「不會有事的」這類疑似安慰的說話。對於未可知的檢查結果,牧者實在是與病人一起的等待,在不確定裡陪伴病人一起的經過。有些時候,病人的確需要把自己的不安說出來;因為有更多的時候,或許在旁的親人擔心病人「胡思亂想」,或是親人擔心自己應付不了病人的負面情緒,所以每當病人提說自己的擔憂及恐懼時,就被勸阻或制止。因此作為關顧者,可盡量先讓對方穩定及安然地說出自己的心路歷程,才給予合乎現實的安慰。不過,也有些病人卻需要較多私人空間,好讓自己安靜等候,不太願意多想多說,那時候我們就不宜多問,尊重對方的步伐才是最重要。

與忐忑不安的人同行,我們除了聆聽和明白對方外,就是與他們一起經歷不確定中仍然有平安。那份平安不是確保他們必定無事,或保證報告的結果是好的;而是在耶穌基督裡得著那份真正的安穩。我們可以藉著聖言、詩歌、祈禱,讓對方經驗從神而來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