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叫我考慮…

醫生叫我考慮…

 羅婉慧   瑪嘉烈醫院暨葵涌醫院院牧  

在醫院的服侍已有一段不短的日子,深深感受到院牧在陪伴病人和家屬的過程中,家屬與病人和院牧會建立一段「親密」的關係。因此他們在面對醫療上的某些抉擇,甚至會和院牧商量。作為院牧,固然要細心聆聽和了解當事人的感受與掙扎,並作出適切的回應,但切記不要給予過多的意見。以下是一個個案的分享:

留意到她的期望

燕媚(化名,約30歲)剛誕下嬰兒約四個月,醫生轉介院牧探訪這位媽媽。因為BB在一個月大時,突然在家呼吸困難,被送進了醫院。醫生知道燕媚很擔心,所以請院牧探訪關心她。燕媚第一次見到我就已主動道出她BB的情況,同時表示自己很懊悔。她原本居於深圳,因為丈夫是香港人,他們都喜愛小孩,也信賴香港的醫療制度,所以選擇在港生小孩。

雖然做足產前檢查,也是足月才誕下BB,一個月大時便開始生病。燕媚當然擔心,當我探訪時,她立即表現出感激之情。她娓娓細訴在醫院的經歷,失望的感受浮上心頭,她似乎期望有一位神能作黑暗中的明燈指引她。我留意到她的期望,刻意讓她放心的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只是在重點中作出回應,讓她知道我在聆聽和明白她的感受。我表示看出她和丈夫很愛BB,願意為BB作出最好的安排,強調有些事我們真不能完全掌握,誠意邀請她一起祈禱。我指出主耶穌是困苦者的出路,祂會祝福和帶領著我們面對種種危機。禱告後,燕媚的心似乎平靜多了。

過份的恐懼

後來再探她,又遇上她的丈夫。BB做了不同的檢查,但是眾醫生們對報告有不同的理解,有醫生認為BB因抽筋而影響呼吸,也有醫生認為BB可能有其他原因引致有時候呼吸困難。無論如何,報告出了之後,醫生叫他們考慮在BB的喉嚨上開一小洞幫助呼吸,暫時解決呼吸的問題。但醫生的提議反而令他們的心情跌進了谷底。

細心聆聽了燕媚的看法和感受,也嘗試去明白BB的處境。燕媚很擔心,覺得小孩子會很辛苦,而且手術有風險。我一直聽燕媚的分享,認同作為媽媽的見到BB辛苦一定會有切膚之痛,但卻感覺到在旁的丈夫有更多的不安情緒,他總是垂著頭嘆息,難過得很。因此,我鼓勵他講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位爸爸經過鼓勵之後講出內心最大的憂慮,卻是擔心BB日後不能「追得上」同齡的小童,手術後會更難學習說話,他更提到香港的小童一般兩至三歲就要上學,顯示出這位爸爸的「過份恐懼」。

雖然我心裡知道這爸爸的恐懼並不對應BB和太太的實際處境,但仍鼓勵他講出心中的困擾和憂慮,在適當時也點頭表示明白。我嘗試問燕媚和她的丈夫,如何理解醫生的建議?燕媚指出醫生知道BB有呼吸的問題,開一個喉嚨造口是幫助BB穩定呼吸,讓BB不會因突然抽筋或呼吸困難而有生命危險,這樣BB有機會出院,否則便要一直留院。看來這母親是明白和體貼BB的處境和需要的,但她仍然是躊躇。

聆聽他們的感受和掙扎

雖然理解醫生要減低孩子的生命危險,讓孩子出院;但由於未能放心讓孩子接受手術,也不急於要帶孩子出院。我就提醒他們嘗試安靜祈禱,再決定此事;又建議他們可再看看醫生所給的藥物是否能控制一些病徵。更特別提醒燕媚要多休息,為的是要有健康照顧BB。又用聖經的說話「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6:34) 鼓勵她只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其他的就交給上帝。

隔了天再去探望燕媚和她的BB,竟然見到BB在母親的懷中投入地啜著奶瓶。原來經醫生調較抑制「抽筋」的藥物,BB的呼吸困難和突然抽筋的現象都有改善了;沒有抽筋的時候,BB可以正常的喝奶。燕媚和丈夫見到BB滿足地喝著奶,都流露快慰的表情。雖然他們日後仍要面對孩子抽筋發作的問題,但已感受到天父有恩典給他們。他們感恩天父,讓孩子藉著藥物,病情得到紓緩。作爸爸的也接受這個BB與其他孩子是不一樣的,也不應作比較。燕媚感謝院牧真心的聆聽她和關心她,也經驗禱告幫助她除去無助的感覺。之後,醫生再沒向他們提出做手術的需要,調較了藥物後BB便可以出院了。

從以上的個案可以看到,在考慮治療方案時,當事人必定經歷心靈上的掙扎,甚至難以作出抉擇。關懷者需要耐心聆聽他們的感受和掙扎,並給予體諒;另一方面也要了解醫生的考慮點或當事人對醫生建議的理解。關懷者在聆聽後應該鼓勵病人細心思考,如果病人或家屬願意禱告,關懷者可藉禱告幫助病人和家屬向上帝祈求,減少他們的無助感。關懷者也要讓病人或家屬認知,過多的憂慮無濟於事,要鼓勵他們將一切憂慮都交托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