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侍同一位神

服侍同一位神

 陳煒嬋醫生(明愛醫院院牧事工委會委員) 

可能因為家人先後患病,所以自小已經立志做醫生了。媽媽是在我讀小學六年班的時候因末期腎病去世的,看見媽媽在患病期間受疾病的折磨,所以很想長大後成為醫生去幫助人。感謝神讓我真的能入讀醫科。然而當我還在讀醫科的時候,爸爸便發現患上癌症。在他最後的日子,癌細胞已經擴散至肋骨去了,連一向不怕痛的他也說要跳樓以求解脫痛苦。及後爸爸經轉介接受紓緩治療服務,除了肉體上的疼痛得到控制外,因著醫護人員的關愛,我第一次看見他在住醫院的時候笑了。因此,當我要選擇專科培訓時,我選了「紓緩治療科」,我希望能幫助像我爸媽一樣的患著末期疾病的人。

「紓緩治療」這一個專科在眾多的科目中算是比較新的科目,一般是為末期癌症病人服務,因此並不是每一間醫院也提供這一科的服務和培訓。神正好安排我在明愛醫院工作,因此才有機會在這一個專科深造。同時,一些醫院也在計劃開設此科以服務末期病的患者,特別是一些非癌症的病人。在未來的日子,我更會參與另一間醫院的「紓緩治療」發展,期望透過這一個服務能夠幫助更多有需要的病人。

在明愛醫院的這十個年頭,最感恩的是神賜給我的同路人,這些同路人就是我的同事和院牧同工。我慶幸能夠見證明愛醫院院牧部這十年間的發展,透過神不斷的供應,明愛醫院除了有全職的院牧之外,最近又加添了探訪幹事,使更多的病人能夠從院牧探訪服務之中得益。

我和院牧黃姑娘的合作最密切,常常找她幫忙,請她去探望不同病症的病人。而在診治眾多的病人時,把特別有迫切需要的病者轉介給院牧是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醫生和護士都是比較前線的工作,能最先接觸病人和家屬。所以我相信醫護人員若能發現病人心靈上的需要,及時轉介給院牧,不單可以讓病人的情緒得到支援,為病者的家人帶來安慰,更能讓他們得到主的安慰。這是一件何等有意義的事。

黃院牧是我親密的戰友,我常常形容我們像是在足球場上的拍擋,彼此之間雖有不同的角色,但卻是向著同一個目標努力。最深刻的要算是「沙士」期間了,陳牧師和黃院牧每當接到轉介,不論是要到甚麼地方,知道有病人需要探訪,他們就立即到病人身邊給予最適切的支援。即使病人是被「沙士」感染了,甚至躺在深切治療部的床上,他們也義不容辭,在最危險的地方把神的愛傳開。在這段期間我也深被感動,因為知道每一天工作的背後有院牧部的同工及院內弟兄姊妹用禱告托住,致使雖然隨時有感染「沙士」的危險,但內心卻極之平安,並深深體會到我們是同屬一個團隊。

很感恩能夠參與院牧部的事奉,與院牧部的同工一起服侍病人。透過彼此的合作,我們建立了一份深厚的感情。如今即將要離開明愛醫院進到另一個工作崗位,一方面為著神給我的新方向和使命感到雀躍,另一方面也為要離開這一群伴我成長的同事和同工而傷感。但我相信,雖然我們日後的工作地點不一樣,但我們仍會服侍末期的病人,更是藉此服侍同一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