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關懷者的個人素質

臨終關懷者的個人素質

 盧惠銓 香港浸信會醫院臨床牧關教育督導   

臨終關懷者往往會把學習的焦點放在知識和技巧層面,卻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元素,就是關懷者的個人成長背景。其實個人的成長背景正是直接地影響著他們所關懷的對象,而他們所表達的也反映了關懷者本身是一個怎樣的人,和他們內心的問題。因此,個人的成長背景是每個關懷者必須先去瞭解和掌握的,若一個關懷者未能真正認識到「我是誰?」,即使有更多的知識和技巧,恐怕也不能提升關懷牧養的果效。

臨終關懷者三種典型的反應
  1. 退縮的反應:關懷者因著自己在情感上未作好預備,未能接受臨終者快要離世的客觀事實,因此不能與臨終者坦誠和交深地談論死亡,相反只用積極的說話,鼓勵臨終者要努力活下去。
  2. 急進的反應:關懷者對死亡抱十分開放的態度,而且覺得自己對這話題駕輕就熟,所以即使未到成熟的階段,他也極之主動地去與病者談論死亡。
  3. 轉移的反應:有些關懷者會把關懷對像投射到自己一些離世的親人身上,而因為以往親人離去的悲傷還未好好處理,所以當面對相同的處境,非但不能抽離,更是傷心得好像對方猶如自己親人一樣。

面對臨終處境,關懷者在身心社靈四方面都要作好準備,而其中靈性和心理上的個人素質更是尤為重要。

靈性上的個人質素

臨終關懷者必先清楚自己是否純粹因有感動而去關顧臨終者,還是確實有從神而來的獨特呼召。關懷臨終者是十分沈重的任務,若關懷者只憑著內心的感動,而本身在靈裏沒有足夠的承托力,他們很快就會心力耗盡而枯竭。不少人的「感動」是出於一種補償的心態,就是自己曾親身經歷過親人或朋友的離世,但內心的失落或創傷卻沒有處理好,所以他們很容易在關懷過程中把情感投放在臨終者身上;另一種「感動」是關懷者希望透過服事別人來使自己過往的傷痛得到治療,並且能夠因而成長;還有一種「感動」,就是關懷者已經過了康復過程,並且願意回饋,以過來人的身份去幫助過來人。

面對臨終處境,關懷者本身也會往往感到矛盾、無奈和無助,因此必需有靈裏的滿足,才能有足夠的資源去關顧。首先,關懷者要常常提醒自己,生命的主權在於神,而不在於人,所以關懷者要記得自己的角色不是要去改變,而是陪伴。其次,關懷者要有活潑的靈性,吸收更多正面和快樂的情緒。若關懷者本身的性格傾向消極灰暗,則應考慮是否適合作臨終關懷者。最後,關懷者必須有充裕的靈性支援。即使是屬靈強人,也要有群體的支持,否則同樣很快就會燒盡。

心理上的個人素質

1) 敢於促進有建設性的死亡對話

啟動死亡對話是臨終關懷者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因為唯有病者知道自己的生命已在倒數,他才能為自己的離世作出預備;開心見誠談論死亡往往正是臨終者家人最害怕觸及和不知如何表達的,因為有預計不到的反應和情緒。臨終關懷者必須能夠承載當中的張力,包括來自臨終者、家人或其他親友等的張力。而另一方面,關懷者必須尊重臨終者的步伐。每個人對談論死亡的開放程度都不同,若關懷者在不適當的時候啟動死亡對話,可能會弄巧反拙,所以不要有一種操控的傾向,並強迫臨終者與自己對話。要記得我們要做的是「促進」,而不是「勉強」對話。

2) 安於與臨終者同步同行

臨終關懷者一個很重要的素質就是能夠安於緘默。作為一個陪伴者,我們需要問問自己是否一個不說話就按捺不住的人?因為事實是臨終者很多時候都不能夠給你太多的回應,所以關懷者不應該關心對方有沒有反應,相反的是,關懷者應該要問自己的存在有否成為臨終者的壓力?關懷者要具備一種平靜祥和的素質,不應硬要找個話題給臨終者回應;其次就是要能屈能伸,不介意臨終者的生理變化、不介意對方對自己的種種反應,並且多透過身體的接觸表達對臨終者的尊重,讓對方覺得沒有被厭煩或被遺棄的感覺;最後要懂得收放自如,平衡自己的情緒,知道甚麼時候要抽離,甚麼時候要有情感的交流和釋放。

3) 釋然地讓臨終者離去

作為臨終關懷者,雖然我們扮演著一個助人的角色,但其實我們也是投入其中的。因此,我們要誠實地面對個人的感受,並且健康地容許自己悲傷。生離死別從來都是不容易經歷的,即使臨終者有永生的盼望,但也不能蓋掩地上分離的悲哀。所以我們要坦然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同時健康地過度悲傷,否則帶著未處理的情緒再去關懷下一個對象,不論對自己或是關懷的對象都不會帶來益處。

“PEOPLE DO NOT CARE HOW MUCH YOU KNOW IF THEY DO NOT KNOW HOW MUCH YOU CARE.” 中文的意思是,別人所關心的是我們對他們有多關懷,而不是我們認識多少關懷的知識。要記著,個人素質比技巧更重要,因為這正是關懷者能夠常常得力和持續服事的要素!

盧惠銓牧師於09年8月17日應邀擔任由基督教靈實協會福音事工部主辦的「生死教育課程」其中一個工作坊講員。本文摘記了工作坊「臨終關懷者的個人素質」的內容要點。